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 并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批注阅读的方法欣赏诗中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2、用对比阅读法、讨论法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学习诗歌对音乐的描摹技巧,欣赏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读——赏——写,批注阅读,合作探究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初中内容,引入新课。

1、学生齐背初中所学白居易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观刈麦》 2、课前布置一名学生做相关准备,课上介绍白居易诗歌内容和风格,主要突出诗人提倡的“新乐府运动”的创作主张及其成果。

3、师生共同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1

二、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及情感。 三、自主阅读与小组合作探究: (一)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问题及要求

1、合作探究:

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共鸣?你怎样理

解“同是

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要求课文中划出相关 词句并作总结,每一问都要求每位同学至少总结两点思考。) 2、合作探究:

本诗的音乐描写非常出色。白居易曾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试就第二段中有关琵琶女调弦的运作神情和音乐效果的描写,说说诗人是如何表现琵琶女弹奏时的“声”和“情”的。

(要求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几句进行赏析,在课本空白处作批注,赏析时要突出诗句如何表现“声”和“情”。) (二)请学生分析教师设计以上两大探究任务的用意和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三)要求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批注阅读,做好小组内讨论交流的准备。 (四)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合作作书面总结。 四、课后作业

选择一种声音作描写,要求不能直接写出是什么声音,下节课与同学交流,让同学通过你的描绘猜一猜是什么声音。(1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一、 诵读诗歌 1、 全班齐读

1

2、校诗歌朗诵比赛一等奖获奖学生朗诵,学生说说同学朗诵表现诗歌意境 和情感到位的地方。

二、 小组展示第一课时学习成果,全班进行交流讨论,教师点拨、启发,

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升华。 (一)“合作探究一”成果展示 1、第一小组展示对问题一的探究成果:

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共鸣?你怎样

理解“同

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

2、第二小组补充第一小组没有总结到的思考和答案,也可提出质疑。 3、第三小组继续前两个小组没有总结到的思考和答案,也可提出质疑。 4、学生自由提出前三小组尚未总结到的思考和答案,也可提出质疑。 5、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既表达了对琵琶女身世苦楚、美人迟暮的深切同情,也有诗人遭贬谪的自我悲伤之情怀。在这两种交织的情感中,哪种情感更打动你?学生自由发言表达看法。

6、教师总结:诗人少年得志,才华横溢,报效国家,满腔热情――不料遭此打击,从天上落到地下。长期以来压抑在内心的悲痛、愤怒、伤感之情无处宣泄,即便有人倾听也可能无法理解,更谈不上产生共鸣了。琵琶女 的悲惨遭遇无疑和诗人的坎坷人生非常相似,琵琶女的琴声早就勾起了诗人痛苦的回忆。当听了琵琶女的悲惨身世经历后,诗人仿佛找到了能够理解自己的知音,他再也控制不住长久以来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感情――“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如同一

1

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如同一个行走在茫茫黑夜里的过客,突然遇到了别人的施舍,突然看到了一线光明。琵琶女也被诗人感动了,她无法想象眼前这个名满天下的诗人竟然会有如此不公平的遭遇,“良久立”三个字把琵琶女内心翻江倒海般的复杂感情表现得含蓄蕴藉。我们可以想象,琵琶女眼中满含泪水,为了诗人,也为了自己,再尽情地弹一首。诗人痛哭流涕,泪洒青衫。“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两颗心连在一起。至此,我们明白了: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原本就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同的命运构成了同一个艺术典型。这就是《琵琶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悲剧美之所在,也就是它千古传唱的根本原因。 (二)“合作探究二”成果展示:

本诗的音乐描写非常出色。白居易曾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试就第二段中有关琵琶女调弦的运作神情和音乐效果的描写,说说诗人是如何表现琵琶女弹奏时的“声”和“情”的。 1、第四小组展示对问题二的探究成果:

2、第五二小组补充第一小组没有总结到的思考和答案,也可提出质疑。

3、第六小组继续前两个小组没有总结到的思考和答案,也可提出质疑。 4、学生自由提出前三小组尚未总结到的思考和答案,也可提出质疑。 5、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引导学生重点解决三个问题:①大量地使用比喻的效果②运用留白、烘托的艺术手法及其效果。③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全过程及其效果。

三、你来写,我来猜

1

学生出示上节课完成的课外作业,朗读自己写的片段,让学生猜一猜写的是什么声音。

学生作业片段摘录:

初时,那声音人们还无法立刻听见,然而那股风雨欲来,惊天动地之势仍使人不禁害怕地扶住墙壁。“嘭——!嘭——!”那声音渐渐大了起来,其中难以掩抑的雄浑气势叫人心头一颤。我感到大地在震动,似是在瑟瑟发抖,草木在摇晃,仿佛低声啜泣。在这毁天灭地的震动下,一切生物都只能俯首称臣。“嘭——啪!嘭——啪!“仔细一听,那巨响之中还夹杂着凌厉的鞭声,一下又一下,就像是残暴的君主在鞭打他的奴隶,这是上天的惩罚吗?骇人的震动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集,此时,天地为之变色,世界隆隆作响,仿佛预示着末日的到来……(杨文妍跳绳的声音)

有人说这是悲伤时的哭泣,可我认为这是喜悦时的歌唱。看那地面上,绽放后又凋零的花朵,虽然结果注定是消失,可我仍听见绽放时的声音。看那树枝头,拥抱后又注定分开的相遇,虽然结果注定是远离,可我依然听到拥抱时的歌。 (答案:雨声) 黄东明

忽闻身旁苏子笑,恰似银铃作响乱入耳,又如鸟啭燕莺啼醉人心,时或蝶飞蜂舞,哼哼嗡嗡,婉转悠悠天外音;时或三溪涌水迸,呵呵哈哈,震荡人心断魂声。 (答案:苏子力的笑声)李建兴

清脆悦耳,婉转动听,站在枝头歌唱,打破静谧而更加和谐,每天清晨的呼唤,给人以愉悦心情,迎接新的一天。 (答案:鸟鸣)

夏天总少不了的叫声,那一声尖叫,让人觉得夏天更加热辣了,尖利刺耳,随声而望,黝黑的身体与枝干相融,只见其声,不见其虫。 (答案:蝉鸣)

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批注阅读的方法欣赏诗中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2、用对比阅读法、讨论法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学习诗歌对音乐的描摹技巧,欣赏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三、教学难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s6ks3kt3i570pk9t8239nplx1m5bx00aj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