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李俭
来源:《丝路视野》2017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出发,论述二者的关系,就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分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涵养进行论述,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积淀和价值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关键词】借鉴;传统文化;涵养;核心;价值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长期形成和发展积淀起来,具有稳定性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那些经过时间检验,传承到当代,并对当代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内容包括诸子百家、琴棋书画、宗教哲学、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戏剧等。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博大到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它又精深到取其沧海一粟,便足以受益终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代社会共同体价值观,在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中居于支配和统领作用,并为全体成员提供信念和理想,凝聚力量,共谋发展。
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上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方面提出了国家发展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的价值准则。
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吸收马克思主义和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又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 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吸取精华,剔除糟泊,将会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积淀和价值认同,也将有助于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中华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涵养
“文明以止”、“保合太和”等的现代启示是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易传。彖传上。贲》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化成天下。”这段话是说气候有冷有暖,是天的运行规律(气象)。文治教化而(让百姓明白)有所止(止乎礼之类),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观察天道运行规律来明晰季节变化,观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教化世界。“文明以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伦规范、国家有序的强烈渴望。而富强是国家有序运行的物质基础,民主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以“文明以止”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同不赞同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才能取得最终胜利。《易传。彖传上。乾》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用来说明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只有保持、符合各自的特点,才能形成普遍的和谐,有利于各自的成长发展。”保合太和“是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是繁荣美好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与“保合太和”气质契合的就是文明和谐。在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存在于人与自然关系之间,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存在于人与人关系之间,如“礼之用,和为贵。”存在于人与社会关系之间,如“(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存在于身心关系之间,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高道德修养达到身心和谐。还存在于国与国关系之间,如“协和万邦”“万国咸宁”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中国人,大都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传承这种优良品德,整合当下失散的人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等,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果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弘扬,必将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支持。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涵养
“天人合一”思想的升华和“中正之道”的导引就是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天人合一”这一词语虽到宋代有张载提出,但“天人合一”思想却早已有之。《吕氏春秋。贵公》里有云:“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民”。强调众生平等,雨露均沾,佛光普照。认为人类社会中不应该有不平等的现象出现。热爱自由、人人平等更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 “从心所欲,不逾矩”概括了我国古代自由思想。而要想“从心所欲”,古代思想家提倡主要通过自身的学习和道德修养,克制私欲,不为外物所役是达到自由的必由之路。 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中国式的自由平等观,虽有其局限性,但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却能给予我们已提醒,它可以启示我们在弘扬自由、平等理念时,要努力探索更加合理的方式,要想真正地达到自由、平等的社会氛围,除了制度保障意外,加强对公民的道德建设也尤为重要。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至。” 君子应有什么养的美德,才能为天下民众敬仰。中正之道,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蕴含着公正、公平之意。虽然古代中国“重礼治、轻法治”但并不是说中国古代社会不存在法律体系和制度,而且古代先贤们也认为在执法过程中要不偏不倚。孔子曰:“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措)手足。”墨子曰:“听狱不敢不中。”“中正之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建设方面的价值目标起到了导引作用,是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法治的渊源。 (三)中华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涵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礼乐之教”的现代内容和“至诚天道”的现代体现是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礼乐之教”在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中一直占据一席之地,古人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前文提到,“礼”有着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约束个性发展的局限性,故我们应该赋予“礼乐之教”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内容,因此,爱国敬业也是现代“礼乐之教”的内容之一。中国古人不乏爱国主义情怀,陈汤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抱负,戴叙伦的“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云门关”的气魄,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等,古往今来,这种威武不屈、舍身为国的爱国情节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成为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极有说服力的教育素材。“敬业”在中华传统中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荀子曰:“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韩愈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东汉张衡作浑天仪,“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古代先贤们的敬业精神为当代中国人做出了表率。《礼记。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道与人道相通,“至诚”既是天之道又是人之道。人应该诚实不欺,庄子曰:“不精不诚,不能动人。”除了内诚于心,人还要外信于行。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是从。”友善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不胜枚举。如要宽己待人,“君子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周易。谦》曰:“谦,亨。君子有终。”此外,仁爱孝悌、助人为乐也是友善的应有之义,都是我们必须弘扬的传统美德。当前借鉴之,可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开辟未来不忘本,更好创新要善于继承。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和特色,使中华民族在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立于不败之地,有必要发扬民族精神、固守民族根本。 参考文献
[1] 梁国植.中国传统文化教程[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 李思.媒体推动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3] 赵壮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03). 作者简介:李俭(1991—),女,汉族,河南商丘人,中共党员,学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