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课型 新授 (1)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报告的方法。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 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学会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仪器 小刀、烧杯、镊子、 蜡烛、澄清的石灰水 火柴、小木条、学案、课件等 教学用品 药品 其它 环 节 情 景 导 入 教 学 问 题 活 动 设 计 二次备课 问题1: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教师播放、展示或讲述有关 “我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国古代炼金”、“炼丹作坊”、 “西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 方18世纪中叶的化学实验室”、“拉 瓦锡纪念馆的一角”图片或故事。让 问题2: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那么这些炼丹、炼金术有哪些主要的贡献? 问题1:学习化学主要途径是什么? 问题2:蜡烛是由什么组成的?能否描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图片、了解化学故事,感悟科学探究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明确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板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生阅读圈划。教师检查学生预习及学案自主学习完成情况 自 主 学 习 述蜡烛的物理性质? 问题3: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了那些变化? 知识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 出示一根蜡烛,过渡到知识点1: 学生讨论,按照课本及学案设计方案,利用桌上的物品分工合作,仔细观察并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的结论。如实记录并认真填写学案表格。小组交流,班内展示,讨论评价谁观察的现象多,谁描述的更准确。 究 一位使者到另一个国家,国王有意刁难使者,就说,我给你一枚铜圆(相当于今天的一元钱),你买的东西要能充满整个皇宫,不然就要杀头。聪明的使者去买了一盒火柴和一支蜡烛,点燃蜡烛后,小小的烛光顿时充满了整个皇宫,烛光在照亮皇宫的同时,也为使者 探 究 与 交 流
带来了生的希望。同学们,你仔细观察过燃烧的蜡烛吗?如果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问题1 点燃前:蜡烛是由什么组成的?初步观察、感知蜡烛具有哪些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用小刀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2 燃着时: (1)观察并探究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现象?分别属于什么变化?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 ⑵请你设计实验比较蜡烛火焰三部分温度的高低?给物质加热时应放在火焰的哪个部位? 教师引导每组学生观察分发给各个小组的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闻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看其是否沉入水底。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 【小结】燃烧前蜡烛是白色圆柱状固体,略有气味,硬度较小,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教师巡回指导,各小组学生观察燃烧过程,记录燃烧现象。取一根火柴梗迅速放入火焰中,1秒钟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前后的情况。 【小结】蜡烛熔化并燃烧,发光发热,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芯。其中外焰最明亮,焰芯最暗。 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觉按照科学探究的六个必要环节进行蜡烛火焰温度的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火焰温度最高的是哪一部位? 假想猜测:A、焰心 B、内焰 C、外焰 设计方案:取一根火柴梗迅速放入火焰中,1秒钟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前后的情况。 实验探究:火柴梗从中间到两端逐渐变黑。 获得结论:火柴梗两端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 反思交流:给物质加热,应该在火焰哪个部位?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将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小结】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后,过一会儿,烧杯壁有水雾生成。说明 探 究 与 交 流 ⑶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 还生成了二氧化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 问题3 熄灭后: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并进一步探究白烟的成分是什么? 问题4 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问题5 如何设计和填写探究活动实验报告? 实验 对现象的观察和步骤 描述 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提示学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可将干而冷的烧杯换成用石灰水润湿内壁的少别或将上一步中的烧杯取下,迅速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4)蜡烛燃烧在生成水的同时,振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小结】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指导学生:现在请大家熄灭蜡烛,会发现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立即点燃的火柴去点白烟,看看有什么现象会发生。 【小结】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说明白烟是石蜡蒸汽或石蜡固体小颗粒。 引导总结学习化学的特点1.关注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现象 教师指导发现并收集问题,并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如 1.“烟”与“雾”的区别 “烟”粉末状固体小颗粒形成的“雾”液体小液滴凝聚而成的 2.现象与结论的不同 现象是能够看到的或感知的,结论往往由现象推出的,属于本质的,二者不可混淆 可以采用个人设计、小组合议、班级交流、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设计出美观、实用、科学的实验探究报告。 分析指导:这道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1)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就要联想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
【例题1】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猜测: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 A.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进行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因为 。 设A。实际上,蜡烛燃烧的产物之一就有二氧化碳,会对判断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实验造成干扰。(2)“干而冷的玻璃片”一般是通过凝成水珠判断是否有水生成。(3)因为石蜡能燃烧,而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能燃烧,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答案:⑴A 蜡烛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造成干扰。⑵水蒸气 ⑶C A、B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不能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梳 理 整 合 探究步骤 组成 点燃前 燃烧时 熄灭后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颜色 状态 密度 硬度 生成的产物 火焰的分层及温度 烛身的变化
诊 断 练 习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是( ) A. 计算 B. 测量 C. 实验 D.推理 2.下列关于蜡烛性质的述说错误的是( ) A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C常温下,蜡烛呈固态 D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蜡烛时的白烟,蜡烛不能重新点燃 3.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了(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什么变化都没有 4.下列现象中与蜡烛燃烧的现象不相符的是( ) A.发光放热 B.照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滴生成 C.蜡烛逐渐变短 D.有黑烟生成并伴刺激性气味 5.10、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作 业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书面作业:教材P16页习题1 课外作业:学们有兴趣的话,可围绕今天的探究实践,写一篇关于蜡烛的习作。体裁不限:综合报告、科技小论文、科普小小说、科幻故事……题目自拟:如“蜡烛自述”、“烛光探秘”、“小小蜡烛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