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研究 设计者单位: 所属年级: 课题组成员: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 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高中新课程补充了大量的政治制度史的内容,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政治制度,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了解古代中国政治结构,以及政治制度设计和变迁基本原理,也有利于对其他政治制度的理解。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通过本课题研究,从横的方面来讲,可与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相比,使学生认识到中西选择不同的政治制度是由当时具体的国情决定的;从纵的方面来讲,明清以来,专制主义制度调节能力越来越差,这就构成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背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了解古代中国政治结构,以及政治制度设计和变迁基本原理,也有利于学生对其他政治制度的理解。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纬目标阐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分封制、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演变和特点; 2、 分析分封制、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复杂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等)收集资料,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 选、整理、分析。并学会辨别一手材料和二手材料,分析不同种类史料的价值。 2、经历小组合作学习,初步学会如何灵活运用历史的、发展的、联系的和全面的评价方法。初步学会如何与人交际、与人协作。 3、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能写出研究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政治制度的设计离不开特定时代提供的土壤;时过境迁,政治制度要进行相应的损益。 2、通过研究活动,群策群力,增强相互关心、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3、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及相应的政治文明,既不盲目自大,又不自怨自艾。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级 设计日期: 指导教师: 1
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智力因素方面: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 非智力因素:动机水平、归因类型、焦虑水平、学习风格。 1、开展研究性学习,形式比较新颖,学生对其有一定的兴趣,能够保持一种好奇的心态进行学习研究; 2、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有助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3、学习者已具备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进行学习研究; 4、研究性学习的设计必须要关注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注意特征。一方面,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各专门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网站、经过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各种网络教学课件,要尽可能图文音并茂并且内容形象、生动,使之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避免一些无关的、新颖的刺激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鲜艳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上,忽视了学习研究的目的和学习研究的任务,因此,在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研究时要注意对学习者进行必要、及时的引导。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是什么: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研究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生、发展及其膨胀的过程; 2、探讨其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成为左右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 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研究; 2、 中国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及其特点的研究; 3、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的研究; 4、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 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还是其他形式): 每个小组都有一篇研究报告或论文,每个小组都制作相应的手抄报或多媒体课件PPT,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份来自自己、同组组员、他组以及老师评价形成的综合评价。 五、资源设计 2
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1、书籍:司马迁《史记》,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韦庆远《中国官制史》、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等。 2、网络:历史课程网,国学网等。 3、影视:《汉武大帝》、《贞观长歌》等影视作品的相关片段。 4、评价量规。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 已有相关知识,家谱、祠堂等。 六、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在这里先概述一下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的安排,以及各活动之间的关系,包括评价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1课时 第一阶段动员1 接触、讨论问题。 1、认识研究性学习。 和培训阶段2 了解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2、利用演示文稿介绍本(初步认识研次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意义。 究性学习、理方法。 解研究性学习3 学习了解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的研究方法) 步骤、方法、要求。 3、呈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介绍以往研究性学习的经验。 第二阶段 课题成立课题组 提出和选择课题 列举课题名称 提供课题选择范围 1 、组织学生讨论。 4课时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家庭背景等讨论提出课题2 、与学生一起筛选课题,确定研究课题。 名称,确定以下研究主题: 5、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研 究; 6、 中国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及 其特点的研究; 7、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 成及其影响的研究; 8、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 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 1、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课题,自由组成课题研究小组; 2、各小组成立后,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小组长; 3、在课题组内进行分工负责的研究任务。 1、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安排到工作。 2、制订合作学习规则(或者合作学习评价量 3
准备阶段 规)提供给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 形成小组实施各小组讨论研究,根据分工制定1、设计“研究方案”模版,指导学生制订研究研究方案,分配研究时间,细分方案和计划。 研究内容,预定成果等。 2、设计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1、召开开题报告,组织学生聆听并讨论各组的研究方案,并对研究方案进行评审,提出研究方案的建议和修改意见。 2、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建议。为学生提供研究结果的评价量规。 小组成员按照实施方案开始课1、组织学生到博物馆、一个学期 题研究,制定实施阶段的学习目祠堂参观,查阅家谱等; 标,了解、收集课题所需要的各2、提供相关的书籍、网项信息。 站、影视媒体、光盘资1、了解当前课题所需要信息: 料等,指导学生采集、上网、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整理、分析所需要的资料,了解研究主题的背景,开阔料; 研究视野,为自主实施探究做好准备。 3、监督各小组按研究计方案 1、各小组向全班同学陈述研究方案,回答导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 开题报告和评审 2、小组成员根据所制定的计划,所须完成的任务,所须呈现的成果,共同制定评价标准。 第三阶段 4、给组长发放“研究活 课题实施阶段 3、参观采集、处理、分析资料: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通过书籍、影视媒体、光盘资料、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资网络资源等去获得所需要的资料; 料。 4、各小组在研究过程中,各成5、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员既分工负责各自的任务,又相互配合,团结协作。 研究活动进行的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保证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1、各小组分组汇报自己将近一老师根据一个学期以3到4课时 学期的研究成果,可以把成果制来,各小组研究活动情作成PPT,也可以是一些图片、况,利用(评价表3)给出教师意见。老师根2、参观博物馆、祠堂,查阅家谱等。 划进行课题研究; 4
第四阶段 评价、总结与 反思阶段 手抄报、研究报告等。 2、各成员参照(评价表1)进行自我评价,由小组长收集,整理汇报。 3、小组参照(评价表2)汇报小组自评。 4、当所有组成果汇报完毕,各小组还要参照(评价表2)整理意见,对其他小组的活动成果展开评价。 5、各成员集成自评、组评、他评和教师评价,填写完成(评价表4)。 据整个活动过程给出评价意见和指导意见。
评价表1 学生自评
自评内容 (1)你是否一直对参与的研究活动感兴趣? (2)你是否参加过研究活动主题的? (3)你收集信息、资料的途径有哪些? (4)你在研究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5)本次研究活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6)你对研究活动成果是否满意? (7)本次研究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8)研究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评价表2 同学互评
互评内容 (1)小组成员合作是否愉快? (2)你们在研究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 (3)你们是怎样合作克服困难的? (4)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评价表3 教师评价
方式 每一个主题研究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组长执笔用描述性评价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收入档案袋中。 方式 每一个主题研究活动结束后,填写“研究性学习记录与评价表”或用描述性语言的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一次自评,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收入档案袋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