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市虹口区2020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唯见长江天际流
小时候也曾听说过长江,以为是很遥远很古老的故事,长江就这样从一个小孩子的一个耳朵里穿进去,又从另一个耳朵穿出来,流走了。
然后长大,我认识了长江,唐诗中的那些写长江的诗句,总是令人心动不已,吟诵不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终于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文学的天空翱翔,去了解长江,长江与我不再是陌生的了。 ..
但这毕竟还只是纸上的长江,诗中的长江,古人笔下的长江。
我与长江的结识,缘于恋爱。他是正宗的长江北边的人,我跟着他回家了。
记得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我头一次见到了长江。我们坐在肮脏破旧的长途汽车上,汽车开到江边的渡口,停下来,大家下车;空了身子的汽车开上停在江边的渡船,下了车的乘客,再逐一步行上船。混浊的江水就在脚下,滔滔的波浪拍打着渡轮,水花一直溅到甲板上。虽然很冷,我却没有像其他乘客一样急急地躲到车上去,毕竟,这是我头一次见到长江呀。
生于江南长于江南、习惯了江南和风细雨的我,确确实实被这个长江震撼了,甚至震惊了。这尚且是一个风浪不大的冬天,江水便已是如此雄壮而粗犷,如果碰上雨季风季,这个长江又会是怎么个样子呢? ..
那样的样子,有一回终于是让我赶上了。一个深秋的日子,我独自一人回苏州。一上路就已是风雨交加,车到江边时,一眼望出去,真是长江滚滚向东方,那滚滚之势,让那样巨大的渡轮可怜得就像一叶小舟在风雨中飘摇。
我们停在岸边等候渡船,渡船却在江上遭遇了危险,有关部门通知封江。
这是我头一次听到“封江”这个词。封江了,所有的汽车都停在江边,排起了长得望不到底的长龙。大伙儿似乎也不怎么着急,也没有见谁慌慌张张,到处打探的,不像现在,哪怕一个小小的堵车,大家都会烦躁不安,跳起脚来。虽然大家很泰然,我心里却很不安然。长江南边,父母等着我早早归来;长江北..边,丈夫也等着我到家后跟他联系,我却两头没着落地停在了江边。一急之下,我便顶着风雨,下车去探听消息。可是除了风雨,哪里有什么消息。是呀,谁又能知道这风雨什么时候才肯停息呢!
结果倒是火了江边的小食店,生意大好。我又冷又饿,又惊又慌,赶紧躲进一家小店。想喝点热水,却连茶杯也没有,借了一个碗,买了一碗热水,哆哆嗦嗦刚端上,还没送到嘴边,一阵狂风过来,打起了门帘,门帘又打着了我的手,碗就从我的手里摔出去,打到地上,碗碎了,水泼了。那卖水的妇女皱着眉头朝我看了看,又拿出一个碗来给我,倒上热水,可我竟然又犯了一个完全相同的错误!那妇女也急了,指着我连连说,你这个人!你这个人!我没有听到她后面说了什么,她可能也确实没有再说什么。当然,最后我还是喝到了热水,也吃到了东西,吃的什么虽然忘了,但毕竟没有饿着自己。我虽然打碎了那妇女两个碗,但她还是给“你这个人”提供了喝的和吃的。我早已经忘记了她的模样,但我知道她是一个住在长
江边的妇女。
“封江”一直封到第二天早晨。这一夜,乘客们在车上坐了一夜,车外风声雨声,车上大家却很安静,该睡的睡,该闭目养神的闭目养神,也有人细声交谈。我的烦乱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最后就坐在座位上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风雨停了,渡轮也开始工作了,我们的汽车上了渡船,汽笛长鸣,朝着江南去了。 后来与长江的联系,就渐渐多起来了。在第一次看到南京长江大桥时,我在雄伟的桥头堡那里留下了一张黑白照片。如今那照片已经发了黄,但还在我的相册里坚守着时光呢。
有一段时间,常常乘坐江轮在长江上来来往往。当我们在长江上漂来漂去的时候,北京的作家朋友总是在天上飞来飞去,千里江陵,一个时辰就往返了,所以我们还被他们嘲夸为“饱览长江景色”。
在长江上一走就是好几天,现在回忆起来,似乎从来没有什么焦虑、烦躁之类,也没有迫不及待火烧火燎的感觉。慢慢走,慢慢看,慢慢享受。只是不知道现在的人怎么了,一旦出门在外,总是急急地要返回去,恨不得就是早出晚归了。
几乎是一夜之间,我们的速度就上来了,裹挟着时代的狂风,携带着世界的信息,领着我们急急匆匆往前赶。
现在再从苏州去盐城,只需一个多小时,过长江有几座桥可以任意走,高速连着高速,大路通坦。但是去盐城的次数反而少了,觉得太近了,太方便了,随时可以去,结果,这个“随时”往往就变得不随时了。速度解决了我过长江的难题,但是我却再也找不到那个冲着我皱眉,连说几遍“你这个人”的妇女,喝不到她倒给我的热水了。
速度是我们所渴望所需求所追求的,现在,我们每天都看到很多的抱怨,都是因为慢而产生的,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干什么,只要速度稍稍慢了一点,立刻抱怨声四起。
一切都加快了,只有长江的流水,一如既往。比起人类来,长江似乎更有定性一些,它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规律,向着东方行走,既不更快也不更慢。
这真是唯见长江天际流啊。 (取材于范小青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翱翔:形容自由自在地想象。 B.震撼:情绪受到强烈的冲击而波动。 C.粗犷:形容长江波浪滔天,冲击力大。 D.泰然:不放在心上,形容行为从容如常。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长江的认识是从文字开始的,因此第一次见到长江的时候深深惊叹于实景的壮阔。 B.在波涛滚滚的长江面前,渡轮就像一叶小舟,这样描写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 C.封江令作者心焦,“结果倒是火了江边的小食店,生意大好”,写出了小店主的唯利是图。
D.现在,从苏州到盐城有好几座桥可以走,去的次数反而少了,作者痛心于家人亲情的淡泊。 3.本文所回忆的往事多与在长江上坐船有关,为何要写自己至今保有在南京长江大桥留下的照片? 4.综观全文,谈谈本文以“这真是唯见长江天际流啊”结尾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1.C 2.A
3.①内容上形成了过去(南京长江大桥、黑白照片、已经发黄)与现在(过长江有几座桥可以任意走,去盐城的次数反而少了)的对比;
②情感上形成过去(对生活越来越便捷)的骄傲喜悦与现在(对生活中一慢就抱怨)的不满与反思的对比;暗示了作者对现代浮躁喧嚣生活的反省,对不为时代风气所动的“定性”的赞美。
4.①本文自始至终写“长江”,通过与长江有关的片段回忆,写了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变化。以此句结尾,能够收拢全文。
②借“唯见长江天际流”突出了长江的定性(“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规律,向着东方行走,既不更快也不更慢”),反衬现代社会生活中人心态躁动和轻易改变,表现了主题(作者对自然伟大的讴歌和保持本性的精神境界的赞美)。
③嵌入古诗句,含蓄蕴藉,富有文采。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C项,结合文本内容“这尚且是一个风浪不大的冬天,江水便已是如此雄壮而粗犷,如果碰上雨季风季,这个长江又会是怎么个样子呢”分析可知,“波浪滔天”“冲击力大”不合文意。有大气磅礴的意思。故选C。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错误,写出了当时长江的恶劣天气。C项,“写出了小店主的唯利是图”无中生有。D项,“作者痛心于家人亲情的淡泊”过度拔高。故选A。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结合题干要求“本文所回忆的往事多与在长江上坐船有关,写自己至今保有在南京长江大桥留下的照片”的原因,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在第一次看到南京长江大桥时,我在雄伟的桥头堡
那里留下了一张黑白照片。如今那照片已经发了黄,但还在我的相册里坚守着时光呢”“过长江有几座桥可以任意走,高速连着高速,大路通坦”分析可知,内容上形成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结合“后来与长江的联系,就渐渐多起来了。在第一次看到南京长江大桥时”“在长江上一走就是好几天,现在回忆起来,似乎从来没有什么焦虑、烦躁之类,也没有迫不及待火烧火燎的感觉”“我们每天都看到很多的抱怨,都是因为慢而产生的,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干什么,只要速度稍稍慢了一点,立刻抱怨声四起”分析可知,情感上形成过去的骄傲喜悦与现在的不满与反思的对比。结合“比起人类来,长江似乎更有定性一些,它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规律,向着东方行走,既不更快也不更慢”分析可知,写作者对长江不为时代风气所动的“定性”的赞美。
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能力。结尾常见的作用: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耐人寻味等。本文以“这真是唯见长江天际流啊”结尾的作用,首先,化用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嵌入古诗句,富有文采。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可知,全文都是围绕“长江”展开的,以此句结尾,首尾呼应,收拢全文。结合“一切都加快了,只有长江的流水,一如既往。比起人类来,长江似乎更有定性一些,它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规律,向着东方行走,既不更快也不更慢”分析可知,突出了长江的定性。结合“我们每天都看到很多的抱怨,都是因为慢而产生的,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干什么,只要速度稍稍慢了一点,立刻抱怨声四起”分析可知,以长江的定性反衬现代社会生活中人心态躁动和轻易改变,表现主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醒醒吧,知识付费只是一种学习幻觉
近年来,互联网的风口刮向知识付费产业。一时间,各大宣称知识付费的平台纷纷出现,迅速累积起成千上万用户。这不禁让人们感叹,知识终于值钱了。
目前,知识付费主要包括两种模式。如有些平台的模式是平台花钱请一些“答主”,聚拢人气和流量,接下来才会考虑向用户收费的问题。
而类似“得到”“小密圈”这样的付费专栏,则直接在用户和作者之间建立了金钱协议关系。所谓“20个铁粉”定律,就是指你的专栏只要售出20份,每份11元,一年能有20万的收入,似乎是一个“知识人”体面的保证。薛兆丰的专栏卖出20万份,可以说是知识人里面的富翁了,更新了人们对教授的观念。
不管模式是什么,“知识付费”的核心观念就是花钱获得阅读特权,从而节约自己的时间。某APP中的听书服务,受众群很大。一本书有20万字,先找人整理一个5000字的干货,再制作成语音。你听一本书,只需要花一元钱和半小时的时间,因此,朋友圈突然就有了一些一年“读”200本书的读人,那不是自己读,而是听别人读出梗概。
到底什么是知识?就这个根本问题,人们都无法达成一致。但是,不管你是听很多书,或者追随薛兆丰这样的名家,阅读一年的专栏,你获得的都不是整体性知识,而是一堆“知识”的碎片,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比如,薛兆丰会根据一些热点问题,做出经济学的解读,但那并不是经济学本身。如果你要真
的提升自己的经济学知识,还必须自己下功夫获得。
人们用“海洋”这个词来形容知识,说明个人无论如何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对一个人来说,关键是结合自己的兴趣,构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或“阅读谱系”。人和人最根本的不同,就是知识体系的不同。人有了知识体系,就能获得一个思考的支点,此后,你只需要不断延展它、丰富它。那些比你厉害的人,很有可能是知识体系更合理。
恰恰在构筑知识体系上,“知识付费”是很无力的。过于追随一个人的“专栏”,容易成为他思想的应声虫,而大量听书的梗概的人,也不可能获得什么真正的干货。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和网络热点一样转瞬即逝,对构建你的知识体系来讲,实在毫无作用。这也是很多人的体会:为什么付费听了一年,回头想想自己却并没有记住什么,生活和对世界的认识,也都没有什么变化。
我观察过薛兆丰专栏的数据,20万付费订户,但是每篇文章的阅读数在2万左右,也就是说,只有10%的读者打开了专栏(更谈不上认真阅读了)。那些付费而又没有读专栏的人,他们购买的只是“我花钱购买了专栏”这个行为而已,这是十足的学习幻觉。这是“知识付费”热里最经典的场景,有知识,有付费,这是一个买卖,而和学习无关。
本质上讲,任何有价值知识的获得,都要付出时间和辛苦的努力。幻想花钱能够买来捷径,最终却只是成就了别人的致富捷径。学习需要吃苦,试图偷懒的人,最后会一无所得。 (摘自《新京报》 2017.11.24,作者张丰,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催生了知识付费产业,并不断发展壮大,作者认为知识真的值钱了。 B.知识付费主要包括两种模式:其一平台花钱请“答主”;其二向用户收费。 C.“知识人”过去是靠授课来获取体面的保证的,而现在却是靠卖出“20个铁粉”。
D.“知识付费”把“花钱获得阅读特权”当作核心观念,人们通过“知识付费”获取的只是一堆知识的碎片,不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4段作者首先交待本文写作的背景,接着介绍“知识付费”运行模式,然后剖析“知识付费”的概念内涵。
B.第5段从知识的概念分析入手,论证知识付费只是获得了一堆“知识”的碎片,真正的知识还必须自己下功夫获得。
C.第6—7段首先介绍了构建知识体系或阅读谱系的重要性,继而提出知识付费无法构建这种体系。 D.第8段通过举例分析,回扣论题,指出付费而没有阅读专栏只是一个买卖行为,是十足的学习幻觉,与学习本身无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只是一种学习幻觉,要想真正地获取有价值的知识,还得付出大量时间和辛苦的努力。 B.知识付费只是试图偷懒的人,幻想花钱来买个获取知识的捷径而已,最终会一无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