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七)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杆菌 矸石 杆子 互相攻讦 不刊之论 ..... B.劈柴 癖好 譬如 霹雳闪电 避重就轻 ..... C.嘀咕 摘要 锋镝 滴水穿石 嫡系后裔 ..... D.手帕 湖泊 船舶 拍手称快 松柏后凋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清理基本建设的再建项目,坚决把投资大,公期长、收效慢的项
目砍下去。
B.马拉多纳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为阿根廷队攻近一球,将比分扳平。
C.古人称校对为“校雠” ,雠者,仇也。视书籍中的错讹为“寇仇” ,由此可见决心之
一斑。
D.他跋山涉水来到深山中的“麻疯村” ,为许我村民治逾了这种“不治之症” 。
3.依次填人下列横线上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①形势发展的这样快。________很多人感到要重新学习。
②老王________太不会讲话了,挺有趣的事儿差点没把人讲睡着了。 ③他为什么______不说,这会儿才说?
④老赵关切地说:“看电视________看电影,一会儿我陪你去电影院。” A.以至 未免 刚才 不如 C.以至 不免 刚才 不及
B.以致 未免 刚刚 不如 D.以致 不免 刚刚 不及
4.下列括号内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不正确的一组是 ( ) .....①人死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年至高龄而寿终正寝,有的未及成年遽然夭折(突然死亡)。 ....②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长期在这里掠夺矿产资源,伐木毁林,使山岭变成童山秃岭(不毛之地)。
③“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澹然(冷静的神情)的回答,仍然没有抬..
头向我看,出去了。
④谈话中间,毛主席关切地问起了我国天然气的发展远景。李四光用乐观而肯定的语气答
复了毛主席的垂询(上级对下级的询问)。 ..
⑤李老今年八十有三,耳不聋,眼不花,说话底气足,走路腰板直,真可谓精神矍铄(精神..健旺的样子)。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⑤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
历史常给人以警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善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众判亲离,葬身火海的下场呢?________? 反过来说,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不善纳人言者,亡;善纳人言者,昌。
①假若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实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 ②假若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告,何至于病人膏肓而一命呜呼呢? ③假若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呢?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春节后,家电产品的价格愈演愈烈,有的品牌的价格甚至下降了1~2倍。 B.我们肩负着早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国家的责任。 C.我们大家都被这种敲锣打鼓的热烈场面愣住了,啊,原来他们是在欢迎我们。 D.当前,我们应该采取各种办法,提高和培养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水平。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7~10题。
金属历来都是通过采矿、冶金制取的。可是80年代初期,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种塑料具有金属的一半特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人造金属”。近年来,它的发展极为神速,人们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双炔类等。这种人造金属不仅具有金属光泽,还能导电传热,其用途十分引人瞩目。
“人造金属”最奇特的功能是它的导电性。与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属”塑料具有一种独特的线型结构,许多同样的分子能奇妙地结合起来,并带有较多的“自由”电子,这就使原来的塑料改变了物理性能,能够导电。它的导电率比铜、银还要高。普通金属的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成为超导,但这种低温度很难得到。而人造金属却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因此导电性增大,在常温下呈现出超导电性能。
实现超导,由低温变成常温,这是“人造金属”创造的一大奇迹,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超导电线将使远距离无损耗输电的设想成为可能。使火车悬浮在轨道上高速运行,并将使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最终解决能源问题。
“人造金属”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用它制成的新型电池代替笨重硕大的铅蓄电池,可以使人们长期盼望的用蓄电池做动力汽车有了现实的可能。“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l0倍的电力,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l000次以上,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人造金属”在外压和光的作用下,能产生电场效应,把它装在扩音器上,能将声音放大;把它放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此外,“人造金属”塑性大、易加工、重量轻、耐磨蚀性能好、强度大、成本低。
7.下面对“人造金属”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造金属”和普通金属的制取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 B.“人造金属”是由聚乙炔、聚苯乙炔、聚苯硫醚等材料制取的。 C.“人造金属”既有金属光泽,又能带点传热。
D.“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是金属中的一类。
8.对“人造金属”导电性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造金属”改变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够导电。
B.“人造金属”在常温下得到电率比金属比金属在常温下的导电率高。 C.温度越高,有时导电性能强。
D.“人造金属”实现超导的温度略比常温高。
9.对“人造金属”用途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 B.“人造金属”的超导功能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 C.“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比常规电池高10倍的电力。 D.“人造金属”可能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
10.下列判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①“人造金属”之所以称为“人造金属” ,是因为它能导电。 ②“人造金属”的导电率比铜、银还低。
③“人造金属”电池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
④“人造金属”电池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不污染环境。 ⑤“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
⑥“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第Ⅱ卷
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1~15题。
访 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长的兰草了。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是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选文有改动)
(贾平凹《访兰》)
11.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什么?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