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练习导学案十一
1、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B.曾益其所不能 C.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D.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解析:答案 D
A项“女”通“汝”。B项“曾”通“增”。C项“慊”通“惬”。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盛大流行的样子) B.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同情,怜悯) C.今日病矣 (疲累,倦困) D.安居而天下熄 (指战争平息)
解析:答案 B项“闵”应为“忧虑,担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A.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B.岂不诚大丈夫哉
C.无违夫子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析:答案A浩然:古今都是盛大的样子。
B丈夫:古义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今义男女结婚后,女子的配偶。 C 夫子:古义丈夫,今义指老师
D然后:古义指这样做了以后,今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富贵不能淫 B.贫贱不能移 C.揠苗助长 D.苦其心志 解析:答案C
A使动用法,使……迷惑 B移:使用用法,使……动摇 D苦:使动用法,使……痛苦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C.而良人未之知也 D.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解析:答案B 例句和B项均为判断句,A项为状语后置,C项为宾语前置,D为定语后置
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塞于天地之间 塞:充满
B.行有不慊于心 慊:通“惬”,快心,满意 C.丈夫之冠也 冠:帽子 D.得志与民由之 由:遵循
解析:C冠:名词活用为动词,举行加冠礼
7.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民之归仁也
A、丈夫之冠也 B、行天下之大道 C、往送之门 D、其子趋而往视之
解析:答案A 例句和A都是主谓之间,取独 B结构助词,的 C动词,到往 D代词,代指禾苗 8.翻译句子。
(1)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它作为一种气,极其盛大,极其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这气)就会充满整个天地。
(2)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这气是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做一件合乎义的事就可以取得的。
(3)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认为集义养气没有用而放弃它的,是种庄稼而不锄草的人;促使它生长的人是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用处,而且还损害了它。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威武不能压服他的志:这样的人就是大丈夫。 9.名句默写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代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尚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2).虽说“闻道有先后”,但韩愈在《师说》中告诫人们从师学道,不分长幼的句子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这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所表达的看法是一致的。
(4).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好古文”,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
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5). 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对于从师的错误认识:“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种认识受到了魏晋六朝门阀制度观念的影响。
(6). 韩愈的《师说》中,提到老师不一定要比弟子贤能,并揭示了其原因的两句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7). 《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8). 《师说》中韩愈提出了他心目中老师的作用是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那些童子的老师,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这并不是韩愈所推崇的老师。
(10)、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1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2)、《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13)、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4)、《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5)、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而耻学于师”,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16)、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7)、“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