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课文讲述了“我”的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如,对母亲转过身来时的描写,将一连串动作分解、细化,像慢镜头一样出现、聚焦,虽然是短短的一瞬,画面却十分清晰、刻骨铭心,表达了“我”看到劳碌的母亲转过身来时的惊讶、酸楚。同样,母亲给“我”钱之后的几个动作、连续使用了几个“立刻”表明母亲工作时的动作快、节奏快,写出了母亲不辞劳苦、争分夺秒工作的状态。第7自然段出现的七八十台破缝机、七八十个女人、七八十只灯泡、“七八十”这个词语的反复使用,勾勒出小工厂极端拥挤、闷热嘈杂的环境。
教学目标:
1.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辞、抑”等12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
2、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3.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教学建议:
课文展现的是母亲在极端贫困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对孩子读书无私的支持和爱,这是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教学的重
点在于引导学生借助“我”的视角,感受到这份母爱的特别之处以及“我”在其中的成长。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认读、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理清层次,初步把课文内容。然后找到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细细品味,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母爱和“我”情感的变化。最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写“鼻子一酸”的经历。教学时应该以学生阅读交流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引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辞、抑”等12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了解时代背景。 一、古诗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还记得赞颂母爱最经典的一首古诗——《游子吟》吗?
母爱细腻又深沉,在看似平常的一件件小事中却饱含着母亲的深情。(板书“慈母情深”)
2、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课题——《慈母情深》。(板书课题) (1)当慈母这两个字印入你眼帘的时候,你闪过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 把自己的想象、感情带进去读课题 。
(2)再深情地朗读课题。(指导读出情深的感觉)
3、读了这个课题你有问题要问的呢?(作家笔下的慈母情深表现在哪儿?)
“慈母的情深在何处,有多深,这让你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感受。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出示自学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不理解的词语圈画出来。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1)出示会认的字
“辞、抑、碌、吊 噪 脊、竟、龟哇、忍、酸、权” ①学生认读。②互相提醒易读错的音
“龟(jun)裂”的“龟”是多音字。(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攥”是平舌音,做动作理解。“攥”字我数过了整整23划,伸出左手,再伸出右手食指在左手掌心写一遍。
(2)出示生词
挣钱 广播 压抑 噪声 忙碌 机械 疲意 耽误 衣兜 龟裂 陷入 攒着钱 震耳欲 失魂落魄 缝纫机
①指名读②交流不懂的词语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龟(jun)裂: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裂开,出现许多裂纹。 (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同桌先相互说说,教师再指名汇报
预设: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顺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2、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你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概括主要内容。
起因:家境贫寒的我很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
经过:我进工厂找母亲要钱,辛劳的母亲不顺同事的动阻,毫不犹像地给钱。我用母亲给的钱为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结果:最后,母亲又凑钱给我买书。 四、精读课文,体会“穷”境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买书的经验,引出家境状况。
(1)同学们,今天的你们向母亲要钱买书困难吗?买一本书给家里经济造成负担吗 ?
(2)向母亲要钱买书是很正常的事,可文中的“我”为会为什么作者买一本一块五的书要钱时会那么犹豫、不忍心?那么纠结不安呢?
预设:穷、缺钱。
2、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从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感受到“我”的家境“穷”,很缺钱呢?
预设:
(1)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①一元钱当时上个世纪60年代能买多少东西? 例如出示梁晓声作品集《母亲》片段:
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当年,父亲远在外地,三年才回来一次。母亲是临时工,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梁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点左右。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不着母亲的面孔,就为了那每月27元的工资。一元五角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要买本一元五角钱的书就是最大的奢侈了。即使是这样,每次我要钱买书,母亲都很大方,从不让我难堪!至今我都珍藏着我的第一本课外书《青年近卫军》。
②从“从来没有”“一次给过”“一次要过”这些地方看出这一元多钱对于“我”家来说是一笔“巨款”。一元多钱,在当时是一家人几天的生活费。而“我”是个懂事的孩子,从没有问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2)“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
这句中看出,“我”家竟然把收音机都卖了换食物,而且还是个“破”收音机,可见“我”家当时很穷连吃饱饭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没有买书的闲钱。
(3)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又在一个加工棉胶鞋帮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