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含有字母的数字表示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学会求简单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
3.★▲初步学习用符号语言进行表述、交流,能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
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学时,可以通过课件或图片等资料向学生介绍黄河漂流活动的情况,让学生对这一活动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重点引导学生解读记录表,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问题,展开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知识的学习。
教学媒体:
黄河漂流的图片、自制课件、微机、电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这节课我们继续向下学习。 二、共同探究、学习新课。
(一)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
1.出示正方形卡片:看,我这里有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怎样求这张正方形纸片的面积和周长呢?
2.指名答并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周长=边长×4
3.合作探究: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吗?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4.指名答。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板书:正方形面积:S=a×a,正方形周长:C=a×4。) 5.教学a2 。
教师说明: a×a通常写成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当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省略乘号,用点表示,相同字母的话就写一个字母,再在字母的右上角写上2,是谁就读做“谁的平方。” 6.区分a2和a×2。
大家说“a2”和“a×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a2”表示a×a,是2个a相乘的积。 “a×2”表示2个a相加的和。
如果a=3,你能分别算出这两个算式的得数吗?(a2=9,a×2=6) 如果a=4呢?a=5呢?
当a=2时, a×2=2×2=4
小结:当a=2时,虽然a2 和a×2的结果相同,但是它们的意义不同。 判断:a×3=a2 25=52 a2=a×a a2=a+a a2=a×2 (二)用字母表示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 1.出示长方形纸片:我这儿还有一张长方形纸片。 请同学们先写出文字表达式,再写出字母表达式。 请同学们直接填写在书的第9页。
2.学习自主完成,填完纠正:S=ab C=2(a+b)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推导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然后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究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6题。
(1)谈话:快来帮忙找朋友,看谁连的最快。 (2)指名回答,集体纠正。 (3)说一说,应该注意哪些题目? 注意:a+a=2a a×a=a2 x+x=2x x×x=x2
(4)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写成一个数或一个字母的平方的形式?
2.补充练习:
在○里填上“>”、“<”或“=”。
172 ○ 17×17 15×2○ 152 42○16 63×2○63+63 (1)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2)指名订正,全班交流。 3.补充练习:
c
a b (1)左边小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右边小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3)大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1.认真看图,说一说做题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集体交流纠正。
[设计意图:补充的两道练习题都是本节课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延伸,不要求全部学生都掌握,对于学困生不能强求。每一道题都要让学生说说要求什么,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