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新版上市]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二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名校最新资料 鹤壁市淇滨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司马迁《史记太公自序》中评价诸子百家中的某学派“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下列思想主张也属于该学派的是(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治大国,若烹小鲜 D.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2.有一年,位于辽东的高祖庙和长陵高园殿发生火灾,董仲舒起草了一篇《灾异之记》奏稿,在奏稿中指责在辽东立高庙不合礼制,发生火灾是上天的警示。皇帝应该整顿吏治,杀一批不法皇亲和大臣以谢天。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 )

A.春秋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感应 D.君为臣纲

3.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 A.“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 B.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C.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4.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5.复旦大学的校训取自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该思想家应该是(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6.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最新资料,欢迎下载! 名校最新资料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C.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7.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

A.诚敬存之 B.读圣贤书 C.发明本心 D.端坐澄心

8.南宋思想家朱熹和陆九渊在鹅湖寺会上相遇,两位思想家关于“理”的认识和方法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你认为二人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是否继承和保留儒家思想问题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 C.探究获取“理”的途径方法问题 D.是否保留理学思想中封建伦理道德的问题

9.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10.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11.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

A.从对立统一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12.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主张“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知( )

最新资料,欢迎下载! 名校最新资料 A.朱熹和李贽都肯定人的正常私欲 B.李贽的思想源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 C.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 D.朱熹和李贽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

1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14.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劳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

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 )

A.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B.缺乏创新和逻辑 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D.与农业息息相关

15.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有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汉赋和唐诗 B.风俗画和文人画 C.元曲和摊戏 D.话本和小说

16.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属于( )

A.骚体 B.宋词 C.元曲 D.明清小说

17.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鸟巢盛装开幕,它“通过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示了中国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展现了中国的自信和力量。”上图是开幕式表演中的一个画面,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最早的( ) A.丝绸之路 C.雕版印刷术

B.造纸术

D.活字印刷术

18.下列哪一项是对下图所反映史实的正确描述 ( )

最新资料,欢迎下载! 名校最新资料

A.这项发明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 B.毕升改进后提高批量印刷速度 C.是书写材料一次伟大的革命 D.直接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形成

19.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下列诗句中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是( )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 ) A.山水画

B.写意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

21.“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 时“他”属于中国近代的( A.地主阶级抵抗派 C.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2.“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 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这说明(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民主共和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D.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23.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了许多新词,如参议院、众议院、总统、进口、出口、新闻纸、铁路、火轮机等,这表明魏源( )

A.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最新资料,欢迎下载! 名校最新资料 C.关注西方新知识、新技术 D.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24.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25.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

C.将西方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26.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27.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28.有一位民国时期的诗人(1896—1931)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B.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C.辛亥革命对新青年的影响深远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片面性

29.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对专制统治 D.反抗外来侵略 30、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是在 ( ) A.新文化运动兴起后 B.俄国十月革命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二.材料题(共3小题,合计40分) 3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共经历了两次大的改造。第一次改造在汉代。它是由汉武帝支持,由

最新资料,欢迎下载!

2020[新版上市]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二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名校最新资料鹤壁市淇滨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司马迁《史记太公自序》中评价诸子百家中的某学派“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r1rj7omih6trx01723y3gzju6vsnw00dg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