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市更新中的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生
作者:刘婷婷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35期
【摘要】当前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旧区城市更新的大规模建设,而密集的更新建设却对历史建筑及文脉的保护产生了一定的破坏,本文在分析当前现状及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实际工作项目为例探讨了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历史建筑及文脉保护的设计手法。 【关键词】历史;文脉;城市更新 引言
自工业时代结束,第三产业兴起和消费时代来临,全球城市均开始进行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的转型。大量原本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城市开始衰败,它们不得不寻找城市更新的机会。新产业所需的发展空间除了可在不断扩张的新城区获得之外,更希望在旧城的功能转换中兑现。 一、当前城市更新与历史文脉保护的现状
在中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的新兴房地产业、服务业和旅游业不仅在郊区农村进行征地发展,同时也介入旧城改造,通过大规模的拆迁获取它们所需的空间.城市化水平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迅速提高,城市更新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城市化已从”建设时代”逐步转向”重建时代” ,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屡见不鲜,我国大部分城市已出现以大拆大建为特征的城市更新,仅保留一些核心文物建筑,而对文物周边的建筑大规模拆除新建,并且完全割裂与文物建筑的内在关联,仅仅体现商业开发价值。而这些建筑往往与文物建筑有着历史的关联,与当地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承载着记忆及多维价值,具备了社会性,它们与历史文物建筑是以整体的完好性、组合性和连续性来展现自身价值的,更全面地反映了历史上某个时期的社会概况、生活、商业、文化等。如何对待已形成的历史街区,城市环境,文化传统,这些问题已引起建设规划界的重视.对城市中客观存在的历史环境如何保留继承乃至更新的问题,无论是建成千年的古都,还是近代崛起的现代都市,都应在规划中认真考虑。 二、保护历史文脉与城市更新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
对于历史建筑首先是保护,但保护不等于怀古恋旧,而是要在新的城市环境下既保护它,又赋予其新时代的功能,将文脉以建筑规划特有的语言传承下去,再利用,不是乱拆乱改,不是以文物保护建筑之名随意的进行“艺术”发挥,而应进一步的上升到其所传达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信息上。巴黎的旧城改造在此方面做的很好,表明看来巴黎的旧城已在逐步建设中被逐渐更改,但在旧街区的基础上不断的满足城市对新功能的要求,城市的精神被继承下来,文脉也在逐年累进的建设中变的丰厚起来,如今没有人可以否认这座古城在现代都市中散发的魅力。 三、创造有历史特色的现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