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最后一课
作者:阮旭日
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2年第07期
“如果苏兰老师的网页哪天不更新了,就表示我已经不在了;但大家可以继续去观看学习,这个网页永远存在。”2012年4月22日,刚做完第二次癌症手术不久的苏兰老师从宝岛台湾来到南宁,参加由我社主办的“小学语文‘两岸四地’教学观摩研讨暨十年课改成果报告会”。在会场上,当苏兰面对台下数千名听课教师笑着说出这句话时,大家无不感受到心灵的震动,对这位看似柔弱实则坚强、把生命献给了语文教育的女子肃然起敬。没想到这话竟一语成谶,5月24日,苏兰老师在睡梦中悄然离世,终年52岁。 经营教学也是经营人生
36年前,因为家庭的缘故,苏兰踏上了教师这条路。
“16岁那年,我的母亲得了癌症。本来我也考上了很好的高中,但因为是家中的长女,母亲自然希望我能选择没有升学压力的师范学校,这样当她不在时,我能负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苏兰说。其实从小很多人都认为她适合当老师,她小时候还常常拿着小黑板到家门口,对着街坊小朋友进行“教学”。
苏兰坦言,在踏进台北市立师范专科学校的那一刻,她的心中仍有不甘,但她告诉自己:在选择之前可以后悔,但选择之后,就不能后悔了;人如果活在悔恨之中,将会白白地浪费生命。
也许是家庭的这一份责任让苏兰变得比同龄人成熟。进入台北师专后,苏兰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得很充实,然而心中对大学的渴望一点没减少。从师专毕业参加工作后不久,苏兰便考入了台湾东吴大学(大陆称苏州大学)中文系,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回想起那段日子真的很辛苦,”苏兰说,“但走上教师这条路,我从没有为这样的选择后悔过。”
在刚接教新班级的时候,外表生涩、看似“冷傲”“强势”的苏兰还被一位家长担心她什么都不懂,教不好学生。当时的苏兰并不善于和陌生的学生、家长交流,但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时间相处的,日久见人心,只要真心对待学生,便能逐渐地让学生和家长接受自己。在担任班主任时,苏兰会对班上的学生进行许多额外的辅导,如要求学生写“每日一句”、每周必背唐诗、写一篇读书心得等。她的想法是,小学是奠定基础能力的阶段,就算是国语课本都已经学透了,也不可能成为语言人才;而不管学生的未来兴趣如何,语言能力都是必需的,会陪伴学生一生。苏兰会让学生自由选择唐诗三百首等课外内容来学习。班上一般的学生都会挑选最简单的五言绝句来阅读,但有个男孩却令苏兰印象深刻:他总是挑选《长恨歌》《琵琶行》等最长的诗来背,而且背得相当流畅。就这样日积月累,直到后来这个男孩考上了国立台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