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是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含义: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是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衡量的,其计算公式为:市场价值=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产量。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 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 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点上存在的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7)人均GDP,它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而GDP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2、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有局限性的: 1不能反映社会成本;2、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3、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4、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5、忽视了道德因素:计入犯罪活动和色情活动创造的价值。 6、计
入不增加社会福利的活动创造的产值。 7、错误和遗漏:(1)忽视地下经济:黑市交易;( 2)忽视非市场活动:如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家务劳动等等(3)一般转移支付、证券的买卖、旧货的交易等等; 8、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3、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体系
国民生产总值 GNP(GDP+本国居民来自外国要素收入-本国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 NNP 国内生产总值 GDP(√)国内生产净值 NDP(GDP扣除资本折旧 [设备消耗]) 国民收入 NI (NDP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上政府补助金)(√) 个人收入 PI(NI-社会保险税-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付)(√)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五个基本总量的含义和他们的关系:
(1) GDP=C+I+G+(X-M)[C--居民个人消费 I--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 G--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X-M)--进出口差额]{支出法}=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收入法}
(2) NDP=GDP-折旧
(3) NI=NDP-间接税-非税支付-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对现期政府企业的补贴-现期
政府企业的盈余;其中,政府企业的盈余不是分配给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故不构成国民收入;)
(4)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个人利息和红利收入
(5) DP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付)=I+S
储蓄一投资恒等式: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以两部门经济为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Y=C+I Y’=C+S Y=Y’)这样根据定义,储蓄恒等于投资,进而得到储蓄一投资恒等式I=S,这里的储蓄恒等于投资,是指整个经济而言.同理扩展到三部门,就得到三部门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I=S+(T—G).((T-G)--政府储蓄[可正可负] T--政府净收入 G--政府购买性支出)
1. 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2.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3.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4.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
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5. 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6.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7.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8.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9. 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
10.名义GDP和实际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名义国内生产总(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的市场价值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
国民收入的决定
1.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厂商).(2)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因为在短期中,价格不宜变动,或者说具有黏性,当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
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则有:Y=GDP=NDP=NI=PI=DPI. 2.均衡产出或收入: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和总需求相等的收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总需求只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
均衡产出公式:y=c+i(y--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或收入 c--实际消费 i--实际投资 E--支出)经济均衡条件:E=y(可以用i=s表示)可知,
c+i c+i 要增加均衡产出,关键是增加总需求. E c (消费函数) 均衡收入:给出公式:i,c=α+βy, 得均衡收入:y=(α+i)/(1-β).(图中E点) (储蓄函数) 均衡收入:给出公式:i,c=α+βy,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即i=y-c=s, 而储蓄函数s= -α+(1-β)y
同样得均衡收入:(α+i)/(1-β).(图中E点)
α+i α 45o 0 α/(1-β) (α+i)/(1-β) y s,i E s i i 0 -α α/(1-β) (α+i)/(1-β) y 3.消费函数: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的多,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倾向,用公式表示:C=C(y). 4.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