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水和空气
第3课《空气是什么样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3课。本课从问题入手:我们看不见空气,哪里有空气呢?学生可以从身边的现象来感受空气的存在,从而认识到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既然周围都有空气,那我们就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观察一下空气的特点。然后,再与水比较一下,空气与水有什么相同的特征。空气除了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外,还可以流动,通过在水里挤压装满空气的袋子,让学生观察到空气流出来的现象。本课最后一个亲子活动是加深学生对“空气可以流动”这个特征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空气很熟悉,但他们未必会留意到空气在哪里。学生能说出空气是看不见的,但他们很难说出空气的颜色、气味。在观察能力上,他们有观察水的经历,并会用眼看、鼻闻、舌尝等方法观察。该年龄段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弱,需要教师的示范与指导。
三、教学策略
1.在比较中,加深对空气特征的认识。
水与空气有很多相似的特征,把水与空气进行比较,能加深学生对空气特征的认识。
活动可以这样进行:把一个装满水的袋子与一个装满空气的袋子放在一个黑色袋子里,让学生不用眼睛看只用手去摸,看看能否猜到两个小袋里装的是什么。学生在摸袋子的时候就会根据它们的特征去进行猜测,从而引发他们对空气特征的关注,激发了他们观察空气的兴趣。
2.搭建踏脚石,帮助学生解释实验现象。
在让学生进行“让空气流出来”活动前,先让学生进行一个预实验,用吸管在水中吹气。这是一个学生熟悉的活动,当吹气时会看到水中有泡泡冒出来,停
第 1 页
止吹气泡泡就消失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泡泡是从哪里来?学生就能理解泡泡其实就是他们吹的气。
进行完这个预实验,再来让学生进行在水中挤压空气袋的实验,这样学生就能解释“泡泡从哪里来”“泡泡是什么”“实验说明空气有什么特征”。
四、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3.学会观察空气的简单方法。 4.比较空气与水的相同特征。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教学难点:
比较空气与水的相同特征。
六、教学准备
塑料袋、水槽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问题:万物生存离不开,在你身边看不见。猜猜是什么? 媒体:出示本课课题:“空气是什么样的”。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我们身边的空气
问题:我们周围有空气吗?可以通过哪些现象说明空气的存在? 交流:《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的图中哪些现象说明空气的存在。 小结: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 2.活动2:观察空气
第 2 页
任务:空气是什么样的?空气有什么特征? 活动: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
演示:用眼睛观察袋子里的空气,用鼻子闻袋子里的空气,在袋子上扎一个小洞听听声音。
活动:学生观察空气。 交流:空气有什么特征。
小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3.活动2:让空气流出来 演示:用吸管在水中吹气。 交流:泡泡是从哪里来?
问题:在装满空气的袋子上扎一个小孔。把袋子放入水中,挤一挤,会出现现象呢?
活动:进行“让空气流出来”的实验。 交流: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小结:空气可以流动。 4.活动3:比较空气和水
问题:这里有两个袋子,你能通过手摸猜出哪袋是空气,哪袋是水吗? 活动:学生用手摸两个袋子,猜出空气袋和水袋。 问题:空气和水有哪些共同特征?
活动: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第2问。 交流:空气和水的共同特征。
小结: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三)拓展
任务:课后完成亲子时间的活动。
八、板书设计
第3课 空气是什么样的
第 3 页
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