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儿歌 诗歌
儿童诗歌是具有诗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节奏,以优美简洁的语言表现儿童生活,抒写儿童情感的充满童趣、洋溢真情,张扬童心的儿童文学体裁。包括儿歌和儿童诗两种具体形式。
第一节
儿歌
导入:比较下列作品,判断文体特点:
小老鼠 阳光
小老鼠,上案板, 阳光,在窗上爬着, 见猫来,打战战, 阳光,在花上笑着,
猫走了,再玩玩。 阳光,在溪上流着,
阳光,在妈妈的眼睛里亮着。 一、 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以低幼儿童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短歌。 从唱诵者的角度划分,儿歌可分为母歌和儿戏两类。
母歌——又称育儿歌,是育儿者唱诵给婴幼儿听的,或者是边唱边让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儿戏——幼儿自己唱诵的儿歌(包括在幼儿园里唱和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儿歌的审美特征:
1、单纯形象,具体稚拙美。
单纯:内容结构单纯,用最简单的句式结构和最短的篇幅集中描绘幼儿的某一活动,介绍某一事物,简明地说明某一种道理。
形象:表意方面与儿童直观形象思维相吻合,儿歌所描绘的任何事物,所介绍的任何知识、活动都是具体的,突了形、色、声的特点,能给幼儿造成感官上的印象。
例1:《学鸭子》(薛卫民) 例2、算术题 鸭子走路, 算术题,一道道, 一摇一摆, 一排等号像小桥。
小孩学它, 算对了,就过桥, 一瘸一拐。 算不对,过不了。 身子左扭, 老师引我上金桥, 屁股右歪。 向着科学大路跑。
左扭右歪, 注:两层次,结构清晰简单,表意形象。
绊倒挨摔
注:形象,幽默,稚拙。 《今天我来当爸爸》N038
2、重音乐节奏,具音乐美。音乐性是一切诗体作品的共同特征,儿歌与其他诗体作品相比,更强调音乐性。因为儿歌以幼儿儿童为接受对象,而幼儿对文学的接受更侧重于感官性接受。因此,儿歌强调听觉,重音韵效果,有很强的音乐性。 儿歌的音乐性表现在鲜明节奏和押韵上。
(1) 鲜明的节奏——由诗句的停顿构成明显的节拍。节拍有三种构成情况: 节拍字数一致 例:《排排坐》:
“排排坐,/吃果果,/ 你一个,/我一个,/ 弟弟睡了留一个”。9
节拍字数不一致。《狗熊打蚊子》
蚊子叮,脸上痒, 狗熊接抬手就一掌! 蚊子没拍住, 嘴巴打得响。
节拍不固定。《小猴上楼梯》(教材P90) (2)押韵。押韵有四种情况:
句句押韵 例《弯弯腰》 弯弯腰,弯弯腰,弯成一只大香蕉。 隔句押韵。例《学猫叫》 小老鼠,哭又闹,
大老鼠,学猫叫。 猫叫学得太像了, 大老鼠自己吓一跳。
变换韵脚。(连锁调) 例:《小鸟多快活》 鸟多快活,天上遮云朵, 云朵遮不着,树上排排坐。 排排坐,做什么? 嘀里嘀里学唱歌。 用一字押韵——一字韵 《好孩子》
撺桌子,抹椅子, 拖得地板像镜子,
照出一个小孩子。
小孩子,卷袖子, 帮助妈妈扫屋子, 忙得满头汗珠子。
3、歌戏互补,具有游戏性。儿歌的一个实用价值是辅助游戏。诵、唱、戏、笑合为一体,因而具有明确的游戏功能。它往往与游戏配合,游戏也总是与相应的儿歌相伴随,歌戏互补性成为儿歌的一个鲜明的特征。
例:迷语歌——猜迷; 数数歌——玩中识数 踢键子歌——辅助踢键子
传统歌谣《摇摇床》——摇呵摇。摇呵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说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 吃了糕饼上学校
《拉大距》《开火车》 二、 儿歌的结构特点
儿歌具有口头文学的特点,所以从句式看,不固定,有二——七言不等,从分节看,有1——3节,儿歌的句式和分节便构成了儿歌特殊的结构特点。
1、 儿歌的分节:一节式、两节式、三节式 (NO 39) 2、 儿歌的句式:具有2——7言不等的句式。 三、 儿歌的特殊形式
儿歌的特殊形式是指儿歌受到汉语语音、词汇的影响,在世代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殊形式,这些形式有的因内容造成,有的因功能造成,有的因语音造成,有的因词语造成。常见的特殊形式有以下几种:
1、 摇篮曲 “从母亲嘴里听来的歌倒是孩子们最初听到的文学”(泰戈尔) 2、 问答歌
3、 连锁调 (NO41) 4、 颠倒歌 (NO41) 5、 数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