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礼议之争”
白泽德
大礼仪之争,起于正德十六年,止于嘉靖三年,源于明武宗逝后无嗣,只得由堂弟朱厚熜入继大统,进而引出一场关于皇考,皇伯考的争论,最终以左顺门事件代表着嘉靖的胜利而画上句号。
大礼仪事件,既是礼仪之争,也是一场政治斗争。
既是一场争斗,那便有不同的立场。在这场争斗中,大臣大致分为三派:以杨廷和为首的反对派,以张璁为首的议礼派和以费宏为代表的平和派(中间派)。而嘉靖,一位16岁少年,这场争论的发动者,作为议礼派的坚定支持者,或应说张璁是嘉靖的坚定支持者更为妥当。
这是一场礼仪之争。说大其大,“国有大事,唯祀与戎”,一套繁琐而又庄严的祭祀礼仪,关乎祖宗之法,关乎君主昏贤,关乎多少臣子心中理念,甚至于关乎天下苍生福祸。说小其小,这只是一位16岁少年不愿认他人为父,不愿见在世的母亲时却要自称为皇侄的合理争论。然而,规矩早已定下,改变时,从来都不会那么容易。因为,人类,最害怕矛盾,当脑中的固化理念与现实冲突时,人就会不安,就会恐惧,就会要寻找平衡。然而,祖宗之法之所以足畏,祖宗之法是旧物,是脑子中已形成的理念,甚至已成为了自己是现在的自己的基础,不尊祖宗之法,即意味着对自己的毁弃;于此上升一个层次,祖宗之法之所以足畏,祖宗之法是旧物,象征着先贤,象征着祖先,更改祖宗之法,即意味对他们的不尊重。
对此,王安石的“三不足”应值得推崇,尤其是在礼仪这方面。 这是一场政治斗争,是正德旧臣与新帝嘉靖之争,是文官集团与皇权之争。当其为政治斗争之时,便不能就事件本身谁对谁错的角度去看。朱厚熜的皇帝是从天上砸下来的,自南方而来,在诺大的朝廷之中,孤单一人,要想掌控朝廷,施政做事,势必要寻一些“亲近”自己,支持自己的朝臣。可以看到,大礼议初期,反对派力量强大。历经成化、弘治、正德的风风雨雨,60多岁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多次封还嘉靖御批,有些轻视刚刚上位的小皇帝。聚集在杨廷和身边的朝臣大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朝臣大有“劝谏皇帝”成功而“自豪”的心态。而反观议礼派,最初基本都是“小兵小虾”。于是,这场政治斗争,就这样以礼仪为载体而演绎出血雨腥风,有了张璁等新派上台了,杨廷和等旧派走了下去,有了冤假错案,有了左顺门事件等。
最终,嘉靖取得了胜利,只继统而不改父并给父亲上了尊号,在朝廷里站稳了脚跟。这,既为他后续政策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也为他疑臣轻臣,重己而专制埋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