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我校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我校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作者:曾辉藩 邓婷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第31期

【摘要】以我校制造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为对象,分析了顶岗实习的现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管理制度,学生心理干预,转变学生顶岗实习观念,企业、学校双方协商对口岗位设置,网络平台过程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与思考。 【关键词】顶岗实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44 【文献标识碼】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148-02 我校制造类专业主要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电子专业。顶岗实习实践环节在我校制造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均有设置,且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制造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该环节在我校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一般安排第六学期,共计17周完成,计10学分。就近几年而言,我校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的落实在学校教务处、二级学院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过程管理欠细致,有效

学校教务处和二级学院虽制订了一些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但对过程管理缺乏有效的监控,部分学生一旦进入顶岗实习单位,基本交由单位进行管理,学校的派出校内指导老师很多停留在网上指导等指导形式,很难真正做到现场指导或面授,偶尔安排校内指导巡回指导,督查工作也只停留于形式,未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顶岗实习提高质量效果的目的。 2.校企合作不深入

由于与一些就业单位校企合作没有深度,学校与实习单位的校企合作不连续顶岗实习中有的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技术含量不高,且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内容单一,工作量较大,学生难以学到真正需要的专业综合技能。

3.顶岗实习考核流于形式

学生顶岗实习远离学校,学生比较分散,指导老师难于有效的过程监控,最终考核时,凭学生提供的企业单位评价和企业指导老师评价依据,校内指导老师很难做出准确而合理的考核评价,对个别学生的考核流于形式,存在随意给出成绩的现象。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待顶岗实习观念与顶岗实习环节培养目标偏差较大

由于学校在顶岗实习单位选择制度上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因此有些学生有其他非专业对口就业的渠道,实习中就选择非专业对口而自生感兴趣的单位实习,从而达不到顶岗实习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2.实习单位变换频繁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安排第六学期正值学生就业高峰期,学生很多精力都投入在就业单位的落实方面,许多单位为能招聘到真正想要的人才,常常设置一个试用期,短则几周,长则几个月,这样造成了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频繁变换单位。 3.学生缺乏强力的环境适应能力

近几年,顶岗实习大部分安排在异地,且一般要求时间为17周,时间较长,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平时管理差异较大,个别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不强,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个别家长对学生过于溺爱,为学生说情,私自离开工作岗位,给学校统一安排顶岗实习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同时各顶岗实习单位间的管理也存在差异,有的企业有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有的相对较宽松,导致学生产生比较心理,对于严格的企业,有些学生难以适应,出现中途离岗现象较多。 (三)实习企业存在的的问题 1.实习岗位难以对口

一些实习单位给学生安排了与所学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的岗位,部分岗位安排与制造类相关专业不对口,起不到工作岗位主导培养目标。 2.学生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在顶岗实习,企方、校方、学生三方的目的不同,校方主要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首要目标,学生主要通过顶岗实习锻炼,练就符合专业要求的技术技能本领,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

为主要目标。因此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使得三方在许多方面的认识有偏差,一些实习单位在学生的实习补助、工作时间、学生学习生活问题上不能提供有力保障。 二、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对策与思考

(一)学校在制度上要求教师做好实习考核工作

学校应较全面的考核管理办法,要求指导老师重视过程考核和评价,包括考核学生的出勤率及态度、实习项目完成情况及效果、实习和工作纪律遵守情况、团队精神、安全意识等,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二)学校要加强实习指导教师力量

在实习过程中,选派的指导教师要充分起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桥梁作用,及时科学地和三方进行沟通交流,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即要求教师做好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有很好沟通协调能力。同时要求指导老师在注重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社会能力特别是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网络化管理,完善过程监控体系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准员工的双重身份,必须接受学校与企业的双重管理,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形成学校与企业、教务管理与学生管理、专业指导教师与实习指导导师之间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运行机制。同时,由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主要任务时间在企业完成,因此学校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平台方式,学生上报各种实习内容,远程与指导老师交流互动,实现过程管理,完善过程监控体系。 (四)做好学生实习心理调适工作

实习中邀请辅导员老师加入实习管理工作,辅导员老师应对学生在顶岗实习观念转变,正确对待实习报酬等问题上做好思想工作,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所在。 (五)加强与社会责任意识强的企业深度合作,做好制度保障

学校在顶岗实习单位考察时,应选择深度与专业长期合作的企业,同时要求企业针对校企合作项目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完善实习管理制度,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相关的劳动合同、工作流程、人员安排等,以保证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保证学生在实习中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我校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我校制造类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作者:曾辉藩邓婷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第31期【摘要】以我校制造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为对象,分析了顶岗实习的现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管理制度,学生心理干预,转变学生顶岗实习观念,企业、学校双方协商对口岗位设置,网络平台过程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与思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qntf682zo3gznb0gt563y3j84vsiw00af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