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教学设计
生物组 刘鸿雁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文是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一节。从整个章节的角度来分析,本章是围绕着剖析生态系统概念的实质展开的,本节课文是本章的统领,并为后面各节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文的教学要为学生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列出生态系统的判断要点。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能以实例简述食物链(网)的概念
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体会系统科学的研究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展示生态瓶: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1、 在生态缸中有什么成 分?各成分有何关系? 2、 如何使生态瓶维持的时间长久? 3、 池塘水和自来水哪个更好?为什么? 1、通过学生对生态瓶组成分的分析讨论,构建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学生通过识图认识各种生态系统引导学生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类型 学生活动 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并进行分析、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 通过学实物,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发其思考,导入课题。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 讨论交流,并构建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及范围。 学生通过识图认识各种生态系统,对个生态系统进行分类。 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识图认识各种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发掘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及关系。 组织学生分四组各自扮演生态系统的四个成分,讨论各自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对另外三个成分的影响。 请两位同学在黑板画出他们建构的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图 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更正自己所建构的模型 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图5-4,根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引出食物链。 读成语,学生物:引导学生分析两句谚语是否构成完整的食物链并说明理由。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主要指浮游植物)”。 进一步引入食物网的概念,并分析图5-5,以某陆地生态系统为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食物网中个生物之间的关系。 课堂引导学生归纳本课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小结 要内容。 归纳。 能力。 揭示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阐明自己的观点。 学生讨论,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学生重新完善自己所建构的模型,有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分析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交流讨论,由学生总结并回答问题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各组分及联系。 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建构模型能力 通过最后的总结让学生明白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让学生掌握食物链的计数方法、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2、生产者 3、消费者 4、分解者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六、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活动 以生态瓶实物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引导学生讨论生态 系统各成分的关系 教师活动 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生态系统成分学生对生态瓶的分析,构 建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组织学生分组扮演生态系统的四个成分,讨论各自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 以池塘生态系统为 例,分析各成分 放大到地球上 的各种生态系统 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阐明自己的观点。 学生通过分析得出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 学生通过识图认 识各种生态系统 学生讨论,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学生结合已有知识体系,尝试写出食物链,并分析 请两位同学在黑板画出他们建构的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图 引导学生更正自己所建构的模型 通过图例分析食 物链和食物网 学生通过探究、交流、应用等,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总结知识点,并引 导学生用生物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