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县第三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13
主备教师 潘文芬 小组教师 龙成 潘文芬 课时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 第 周第 课时 累计 第二节 细 菌 课 题 [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学科网ZXXK][来源:教学目标: 1.理解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2.描述细菌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殖的方式。 3.认同细菌繁殖速度快,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细菌的主要特征,巴斯德实验的理解。 教学方法及措施: 指导预习,合作探究,点拨总结 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堂流程 【学习流程】:自主学习+展示+点评+练习 【授课流程】:导入+新知呈现+小组展示+巩固练习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中的微生物吗?它就是细菌,个体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的形态。今天就让我们一块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2.在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见过这些现象:你生病拉肚子,医生告诉你要注意饮食卫生,吃饭前妈妈总是让你先洗手,吃剩的饭菜存放久了就会腐败变质,这些实例都与什么生物有关系呢?(细菌)那么细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究 1.细菌是谁发现的? 2.细菌具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 3.细菌是怎样进行生殖的? 三、小组展示 [来源:Z,xx,k.Com]修订、增减 教师点拨 第二节 细菌 (一)细菌的发现
1. 发现者:列文虎克 2. 证明细菌来自空气的实验: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三)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 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 2. 结构特点:没有成形的细胞核3. 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4. 躲避恶劣环境:形成芽孢 [来源:学科网] 导学案 一、预习检测 快速阅读教材71~74页,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最先发现细菌的人是______(国家)的 _________。[来源:学#] 2.被称作“微生物学之父”的人是______(国家)的 __________ 。他通过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明了引起鹅颈瓶中肉汤变质细菌是由来自_________的细菌在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的。 3.按照细菌的形态可分为 _______形、_______形和 ________形细菌。 4.细菌的基本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 ___________。有的细菌外面还有可以运动的 ______________,有的细菌外面还有起到保护作用的 ________________。 5.细菌通常的生殖方式_________。 6.有的细菌在生长繁殖的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__________。 二、当堂练习 [来源:学+科+网]【课堂反馈检测】 1.细菌的发现者:荷兰人_______,发现于17世纪后叶。 2.细菌的来源: (1)证明者:_______。(2)实验过程。 ①将肉汤放入鹅颈瓶中,煮沸杀灭其中的_____,一年后肉汤仍然_____,没有细菌繁殖。 ②打断_____,一天后瓶中的肉汤_______,细菌在肉汤中_____。 (3)实验结论:细菌不是_________的,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4)其他贡献:①发现了_______、_______,②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来源:学§科§网Z§X§X§K]___________以及防止_______的方法。 二、细菌的形态、生活方式、结构及与植物的区别 1.大小:细菌的个体_________,要用_________________才能观察到。 2.形状:有_____、_____、_______等形态。 3.生活方式:细菌都是___个体,每个细菌都是____的。 4. 如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最主要不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2)一般细菌的[4] 细胞质 内都没有叶绿体,其营养方式只能是异养 。 [来源:学。科。网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