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
在建设东堰口水库的同时,对其规划灌区范围内罗山、羊兰、红旗三座小(1)型水库灌区现有渠系及建筑物工程进行续建配套。在下浒山灌区东干渠上从杨家老屋至公岭镇引出三桥支渠,从三桥支渠查家岗引潜山支渠,灌溉潜水左侧青楼至三桥地带3.2万亩耕地。在皖水和潜水上建设3座活动坝,改善五丰河、幸福河、乌石堰、余井、小市闸中型自流引水灌区取水条件。对花凉亭水库灌区总干渠刘湾岭段进行拓宽治理达标,对北干渠袁家畈段、孙家埠段倒虹吸段进行裁弯取直及相关渠系建筑物配套工程,加强其他中小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
1.8.4 主要灌区灌排系统规划
近期在黑河二级支流白沙河上修建东堰口水库,灌溉黑河以北丘陵区1.1万亩及黑河以南花园圩0.7万亩耕地。
在下浒山灌区东干渠上从杨家老屋至公岭镇引出三桥支渠,全长8.2km,从三桥支渠查家岗引潜山支渠,经杨花塘、杨家咀、大刘庄、芝麻岭、庙庄、丁家面坊、陈家屋至油坊,全长13.5km。分水闸及节制闸,灌溉潜水左侧青楼至三桥地带3.2万亩耕地。
皖河流域已建灌区大部分已经运行几十年,灌区总体范围、干、支渠布局已基本定型,本次规划以不变动已建灌区的总体布局为原则,重点对已建灌区渠系进行整治、配套、防渗和部分渠道延伸,以达到扩大灌溉面积和提高灌溉保证率目的。
已建灌区配套建设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渠道清淤、整治、防渗衬砌、延伸处理,渠系建筑物续建、改造和增建,新建、改建量水测水建筑物等。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1207万m3,土方回填383.3万m3,干砌石15.44万m3,浆砌石32.28万m3,砼及钢筋砼50.39万m3,钢筋制安12155t。
1.9 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规划 1.9.1 供水现状
主要城镇岳西、太湖、潜山县城和怀宁石牌镇的日供水能力在0.75~5万m3。
上述4个县级城镇外,流域内还有90个人口相对集中的集镇,有的已经实现集中供水,规模基本满足现状供水要求,供水能力500~2000m3/d,有的只能部分满足现状供水能力,供水能力200~500m3/d,还有一些集镇还没有集中供水设施。乡村生活用水一般直接取用河、塘、溪水。
各工矿企业生产用水以自备水源为主,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普遍偏低,仅20%左右,个别县的水重复利用率仅为5%,加之多直接从河道取水,供水保证率低。
现状供水存在问题有:①供水水量不足;②供水基础设施薄弱,供水水质得不到保障;③水的重复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④供水水源污染日趋加重等。
1.9.2 规划目标
城镇生活用水供水保证率为95%,局部供水水源有困难的严重缺水地区供水保证率取90%,工业用水保证率为90%。
2020年以前每个集镇均有一座以上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规模水厂,至少能够满足生活供水;
2030年以前,以“建设节水型和生态型社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减少输、配水系统的“跑、冒、滴、漏”,降低漏损率到10%以下;减少废水排放,减轻工业企业废水污染,改善水环境,提高工业用水率到20%以上,工业污水处理回收利用率达10%。借助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形势,结合正在实施的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既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更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在集中式供水工程中,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2006)的要求;受水源、技术、管理等条件限制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农村
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
1.9.3 需水预测
根据预测,流域城乡生活及工业2005、2020、2030年总需水量分别为0.129亿m3、0.275亿m3、0.418亿m3。
1.9.4 城镇近期供水工程规划
岳西县城新建水厂,供水水源为规划兴建的天堂水库,将水厂供水能力扩建到5.5万m3/d;
通过潜水活动坝建设,改善供水环境,将潜山水厂供水能力提高到8万m3/d; 新建太湖县城二水厂,将水厂供水能力提高到5万m3/d,扩建3万m3/d; 石牌镇将水厂供水能力提高到3.5万m3/d,扩建2.75万m3/d;
90个一般集镇共将水厂供水能力提高到19万m3/d,扩建14.7万m3/d。
1.10 水力发电规划
皖河流域理论蕴藏量共29.0万kW,其中理论蕴藏量大于1万kW的有长河、潜水和皖水,共18.7万kW。本流域水力资源较丰富,上游潜水、皖水河道坡降大,有混合式开发水力资源的条件。
规划到2020年,以扩建花凉亭电站5#机组为主,开发长河、潜水和皖水上的21座梯级水电站,总装机7.2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15738万kWh。
1.11 水土保持规划
皖河流域现状水土流失面积达1844km2,占总面积的28.6%,其中中度以上流失面积691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7.5%。皖河三大支流长河、潜水、皖水中上游山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流失对流域造成危害主要表现在:①破坏土地资源、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业生产;②恶化生态环境,导致洪旱灾害频繁发生;③淤塞河湖库塘,抬高河床,降低水利工程效益;④影响水环境,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
规划至2020年,完成对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即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km2,占现状总流失面积的38.0%,减少土壤侵蚀量320万t,水土流失治理程度70%。流域内25°以上坡耕地全部实现退耕还林,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80%,森林覆盖率达到65%,减沙效益达到70%以上。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体系初具规模,各县(区)建成相互独立但又密切联系的预防监督网络,出台水土保持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执法机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达到80%以上。
规划至203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0km2,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
1560km2,减少土壤侵蚀量370万t,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5%。流域内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85%,森林覆盖率达到70%,减沙效益达到80%以上。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日臻完善,水土保持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达到95%以上,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12 河口整治规划
皖河口的整治遵循河口河床演变规律,因势利导,稳定和发展河势,恢复皖河出口原有排水能力;整治任务是对红旗圩、许家小圩(红丰圩)进行单退,对沙帽洲沿江构筑物占用的行洪过水断面进行补偿。为了使小阳河枯水季节死水变活,袁柏村低坝处可建一过水涵,设计流量视环境用水情况而定。
规划沿老河槽疏浚拓宽,拟定拓宽河道底高程6.9m,底宽200m,边坡1:3,疏浚长度1600m,疏浚土方工程量100万m3。
根据石门湖防洪、灭螺、景观、通航、地形等因素综合拟定石门湖岸线方案,规划拟以现有圩坝、道路及山嘴18.2m(相当于20年一遇洪水位)等高线为规划岸线,沿此岸线进行整治,消灭岸线以北地区钉螺。石门湖原湖面面积约25.7km2,岸线以北占用水面1.07km2,占石门湖水面的4.0%,沿此岸线整治对石门湖行洪蓄洪影响甚微。石门湖岸线与水面线之间区域作为规划保留区。
1.13 水资源保护规划
1.13.1 规划范围、目标与指标
皖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长河、潜水和皖水,花凉亭水库及武昌湖等水域,总面积6441km2。规划范围内皖河干流河道长度46.0km,支流长河河道长度136.0km,潜水河道长度122.0km,皖水河道长度90.0km。水资源重点保护区域为花凉亭水库库区、武昌湖湖区,岳西、太湖、潜山县城及石牌镇等主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
规划目标:至2020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规划区域内的城镇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以上;控制排污总量,加大对老污染源的治理,使流域水质不劣于现状。至2030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通过水污染综合防治措施,使规划区域内所有城镇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工业废水
处理达标率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均达100%,水资源保护呈良性循环。进一步优化水质监测站点布局,逐步开展水生态环境监测、遥感遥测等。
1.13.2 水功能区划
根据《安徽省水功能区划》,皖河流域共划分一级水功能区5个,其中保留区3个,保护区2个。即皖河太湖怀宁保留区、潜水岳西潜山保留区、皖水岳西潜山怀宁保留区、武昌湖望江自然保护区和花凉亭水库太湖河流源头保护区。
1.13.3 水质现状
水体质量总体较好,干流、主要支流及武昌湖水域水质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Ⅱ~Ⅲ类水。
据统计,现状流域内各县区城镇污废水年排放总量达3038.5万t,其中工业废水1118.5万t,生活污水1920万t。污废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为COD和氨氮,其中COD排放量为5752.8t,氨氮排放量为149.1t。
1.13.4 地表水保护规划
根据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结果,各规划水平年排污控制总量,即2020年COD排放总量5897.5t,NH3-N排放总量为152.4t;2030年COD排放总量6074.2t,NH3-N排放总量为164.8t。
地表水保护措施主要是:①确保“限排方案”的落实;②加强主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管理;③加强流域内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林建设。
集中式供水水源地严格按照《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管理。
1.14 其它涉水规划 1.14.1 采砂规划
皖河干流石牌大桥北桥上下计2km、潭子湖800m河段,长河黑河口以下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