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度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随堂巩固:第课时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分离定律 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业水平合格测试]

1.下图是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自然状态下,豌豆不能进行如图所示的杂交过程 B.高茎豌豆是父本,矮茎豌豆是母本 C.对母本去雄时,应该在花蕊成熟以前

D.人工传粉的时机是在雌蕊成熟以后,且传粉之后要套袋 [解析] 因为豌豆是严格的闭花受粉,所以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只能进行自交,不可能进行如图所示的杂交过程。从剪刀和毛笔的操作以及花粉的传播方向可知,高茎豌豆为母本(去雄且接受花粉),矮茎豌豆是父本(供应花粉)。去雄的时间是在花蕊成熟前,传粉的时间是在雌蕊成熟以后。无论是去雄后还是传粉后,都需要对母本花朵进行套袋。

[答案] B

2.下列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1的性状表现与亲本的正交和反交无关

B.亲本的杂交与F1的自交均是在自然状态下实现的 C.F1仍是纯种

D.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

[解析] 孟德尔在做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无论正交还是

反交,F1都是高茎;亲本的杂交需人工传粉;F1是杂合子;F2中出现3∶1的分离比是孟德尔经过多次、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得出的,不是偶然得出的。

[答案] A

[学业水平等级测试]

3.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是指( )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D.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解析]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是指: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本题强调的是孟德尔的实验结论,而A、B项是实验现象,D项是测交实验验证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答案] C

4.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演绎内容

[解析] A、B项所描述的内容均是实验中存在的事实或实验现

象,不属于假说内容。“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测交实验是演绎过程的实验验证。

[答案] C

5.下列关于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隐性纯合类型―→测F1遗传因子的组成

B.通过测定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测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是根据F1×隐性纯合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解析] 由测交概念可知: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必须是隐性纯合子。孟德尔通过测交来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通过测交后代是否出现两种性状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度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随堂巩固:第课时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分离定律 含解析

[学业水平合格测试]1.下图是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自然状态下,豌豆不能进行如图所示的杂交过程B.高茎豌豆是父本,矮茎豌豆是母本C.对母本去雄时,应该在花蕊成熟以前D.人工传粉的时机是在雌蕊成熟以后,且传粉之后要套袋[解析]因为豌豆是严格的闭花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qivy2j0of00kc5204u903ypi6bk1500j3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