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其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炎和心内膜炎。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病例属轻症,预后良好,但重症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乙组和甲组)、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以柯萨奇病毒乙组(1~6型)最常见。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在疾病早期病毒及其毒素可经血液循环直接侵犯心肌细胞产生病理变化,此外还有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参与。 二、临床表现:
患儿多有不同程度的前驱症状,主要为发热、全身不适、咽痛、肌痛。腹泻及皮疹等。轻症者可无明显症状。心肌受累明显时患儿常有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头昏及乏力等。体征为心脏扩大,心动过速、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部分出现奔马律或心包摩擦音,常出现心律失常,一般无明显器质性杂音。重症患儿可发生心力衰竭、昏厥或突然出现心源性休克,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如反复发作心力衰竭,则心脏明显扩大,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或栓塞等,预后很差。 三、辅助检查:
1.心电图检查 多数表现为ST段偏移和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可有 QRS 波群低电压,QT间期延长多在重症病例中出现。窦房、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较常见。各种过早搏动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可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颤动,甚至心室颤动。以上改变极为常见,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2. X线检查轻症者心影正常,伴心力衰竭或反复迁延不愈者,心影均明显增大。有心包积液时,心脏搏动减弱,心影增大更显著。
3. 血清酶的测定 病程早期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功酶均增高。 4. 病毒学检查 疾病早期可从咽拭子、咽冲洗液、粪便、血液、心包液中分离出病毒,但需结合血清抗体测定才更有意义。一般采用病毒综合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此外还可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及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查等方法证实病毒的存在。 四、治疗原则:
本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治疗在于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代谢及心脏功能、促进心肌修复。可静脉滴注大剂量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危重症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五、常见护理诊断:
l.舒适的改变,胸闷、心悸 与心肌受损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3.潜在并发症
(l)心律失常:与心脏的自律性及传导功能障碍有关。 (2)心力衰竭:与心肌收缩无力有关。
(3)心源性休克:与急性心排血功能障碍引起组织和器官血液灌注不足有关。 七、护理措施:
1、减轻心脏负荷 强调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肌功能恢复,在急性期至少应休息到热退后 3~4周。有心功能不全及心脏扩大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一般总休息时间3~6个月。直至心脏大小回复正常和心功能恢复后,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2、严密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并记录心率、脉搏的强弱和节律,注意血压、体温、呼吸及精神状态的变化,以便对病情的发展作出正确的估计。对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多源性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扑动、颤动,需立即通知医师并采取紧急措施。 3.对症及用药护理
(1)有胸闷、气促、心律失常者应给予供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了解所用药物的性能、特点和副作用。
(2)烦躁不安者应给予必要的解释及安慰,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必要时适当使用镇静剂。
(3)需要静脉输液治疗时,应注意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发生心力衰竭。
(4)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时,应注意由于心肌炎导致对洋地黄制剂较敏感,容易中毒,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若心率过缓或其他副作用出现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妥善处理。
(5)对心源性休克应积极做好输液准备,及时有效的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4.健康教育 最根本的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等病毒感染,流行期少到公共场所,一旦发病及时就诊治疗。注意营养,严格按心功能状况保证休息。接受医务人员的康复指导,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