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案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课堂上谁更需要话语权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人教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用书《语文》(实验本)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属于教读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之旅”,教育定位于取先人感悟人生之经验,助后人设计未来之人生,即为学生开启人生之门,带学生探索人生意义。入选本单元的课文有古代议论性散文、当代小说、古代和现代诗歌等。《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处女作,讲述了一个刚满十八年的青年,也就是小说中的“我”离家远行的故事。文中自始至终充满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景,离奇漂浮的感受,令人宛如梦中。叙述上强烈地突出“我”的个人意识,使遥远陌生的前方在读者眼中充满了变幻莫测。

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职高二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将成年未成熟的人生阶段,这篇小说的题目以及内容,尤其是极其不合常情具有强烈的荒诞性的情节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本人在教学本课时,以情节为阅读的切入点,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荒诞情节背后隐含的寓意,体会新奇独特的语言。教学中尽量地把阅读赏析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运用原有知识挖掘作品的主题,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认识,渗透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二、情境描述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独自一人出门远行的想法吗? 生(齐):有!

师:是的,青春年少的我们总会有如此的冲动,我们厌倦了周围熟悉的一切人和事,渴望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能够摆脱所有的约束与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发挥自我,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伟大的理想和抱负。那么,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一切真的会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吗?《十八岁出门远行》将给我们讲述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其实,外面的世界远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出代价,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这个导入设计没有新颖性,主要目的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文中来。] (二)整体把握

学生默读课文。[阅读了解文本内容是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

师: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十八岁出门远行》,为什么是十八岁,十八岁是怎样一个年纪呢?

生:成年。

师:成年又意味着什么呢? 生:成熟。

师:课文里写到了吗?

生: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

师:嗯,这代表着什么? 生:生理上的成熟。

师:除了这句,还有写到有关“我”成年的语句吗? 生:有。递烟的动作。

师:为什么写到这个?能看出什么? 生甲:知道怎么与社会上的人打交道。 生乙:心理上成熟。

师:课文里的“我”十八岁了,觉得自己成年了,想干什么呢? 生:出门远行。

师:“我”远行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吗? 生(齐):不是。

师:他遭遇了哪些事?请概括地说。

生:“我”开始很高兴,可到了黄昏,“我”开始焦急地寻找旅店,找不到旅店就找汽车。后来找到一辆汽车,可走了一段路程车又坏了。后来有许多农民突然出现抢劫车上的苹果,我去阻止被打伤了,背包也被抢走,司机也走了。最后 “我”在破汽车里过夜。

师:概括得很好。那么“我”在这过程中心情怎么样?发生了哪些变化了吗?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思考并同桌交流讨论。

生甲:快乐——焦急——愤怒——伤心

生乙:兴奋——担忧——高兴——焦急——困惑——愤怒——伤心

(板书)[鉴于职高学生阅读能力相对较弱,让学生自由交流、讨论,相互启发,不断完善,以求训练学生的概括综合能力。]

师:大家还有补充的吗? 生:最后应该还有“温暖”。 师:为什么?

生:在课文后面。“它的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 师:很细心,好!(补充板书,加上“温暖”)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主人公,在被打伤之后又被抢,你会有温暖的感觉吗?

生(七嘴八舌):不会…….

师:可见这个小主人公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可以全面的概括一下吗? 生甲:乐观。

生乙:勇敢、善良、富有正义感。

师:都是褒义词,总之是美好的。(板书)那么司机和那群农民呢? 生:司机善恶不分,还有点莫名其妙。农民们惟利是图、冷漠无情。

(板书)[经过学生补充完整,就按照学生的说法板书,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自信,对职高学生的发展无疑特别重要。]

师:好像用的都是贬义的。司机哪些地方莫名其妙?举例子说说。 生:那个司机被抢了苹果却没有反应? 生(七嘴八舌):他们是一伙的。 师:你同意他们是一伙的说法吗? 生甲:同意。

生乙:我觉得不一定是一伙的,因为事情比较奇怪。 生丙:可能他的车也是偷来的。

师:车也是偷来的?有没有道理?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生甲:被抢了,司机还笑哈哈的。 生乙:他们是一伙的嘛! 生丙:我觉得不一定。

师:那么看到人家抢苹果,司机为什么反而笑哈哈的? 生甲:可能他也被抢过。 生乙:他见惯不怪了。

师:好,很有见地。还有哪些地方莫名其妙? 生:司机老是笑嘻嘻。 师:这不好么?

生甲:我跟他讲道理,他也笑嘻嘻的,对人很不尊重。 生乙:他还很狡诈。 师:为什么?

生:他只有笑这一种表情,令人难以捉摸。 师:还有觉得莫名其妙的地方?

生: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文字很有意思,有点怪。比如用了“屁股”“他妈的”,比较少见。 师:确实如此,小说的情节和语言有些似乎违背了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显的有些荒诞。这种打破以现实做基础的叙事方式是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新的文学思潮,即所谓的“先锋派小说”。 为了更好地解读小说我们先了解小说的作者。

[到这里,了解小说的作者已经成为学生的需要,这样介绍才有效果。] (三)讨论主题

(出示幻灯片:余华名字和余华照片。) 师:知道余华么?请说说。 生:不知道。

(出示幻灯片:余华及先锋派小说简介。) 师:小说荒诞的描写的目的是说明什么? 生甲:人心难测。

生乙:而且有些人就是不可理喻。 师:怎么讲?

生:比如我们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就有不要孩子的妈妈。 师:哦?

生:我刚生下来的时候,我妈就跟我爸离婚了,到现在她一直没有来看过我,她就住在离我不远的城镇。

师:那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悟呢?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案例

课堂上谁更需要话语权——《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人教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用书《语文》(实验本)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属于教读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之旅”,教育定位于取先人感悟人生之经验,助后人设计未来之人生,即为学生开启人生之门,带学生探索人生意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qh2x0v3t855t2h95x553fre38hi55011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