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管理)教学设计价值
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教学设计
山东省北镇中学李炳慧
【设计理念】
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的理念是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针对高二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恰当处理课堂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力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和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在心理思维上已经具备了壹定的求知探究能力,对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善于合作探究、勇于思索、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认知结构上具备了壹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的标准有了自己的判断,所以不应该只大量灌输和拓展较多的空洞理论,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借助感人的生活素材和熟悉的生活案例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体悟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让每壹位学生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谐的发展。
【教材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第3版的思想政治-④必修《生活和哲学》第四单元十二课第三框题。课题内容主要是落实《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本课题分三目,包括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壹中实现价值和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才能实
现人生价值,拥有幸福人生;而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所以必须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个人和社会的统壹中实现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仍需要壹定的主观条件,所以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砥砺自我中才能走向成功。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明确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②过程和方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课前准备和课堂活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侧重学生主体参和的体验过程,让学生从过程中学会和他人交流、合作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重、难点】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故正确理解和把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导,通过情景导入、案例分析等方式,恰当运用指导—自学、讨论—交流、引导—探究、体悟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
态度及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Ⅰ[创景激情-关注人生]
播放《5.12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影像资料,且提出问题:
四川汶川地震
◇问题探究◇
①根据视频内容谈谈抗震救灾中的哪件事或哪句话让你感动,为什么? ②在抗震救灾的大军里,你是哪壹个?温暖的色彩给我们什么启示? ③对待人生的真正意义你又作何感想?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壹步得出结论从而引出课题。
Ⅱ[感悟温情—感悟人生]
壹、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多媒体展示(抗震救灾图片集②‘生命的色彩’): 在残酷的天灾面前,这些温暖的色彩 给人们以希望,让我们更坚强!
◇问题探究◇ 总理,小心! 设问①:结合抗震救灾中的感人照片和漫画,谈谈劳动对人生价值的创造有何作用? 探究:学生在老师启发、指导下进行交流、讨论,积极回答设问①:军旗在玉树飘扬,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为“抗震救灾”做出了突出贡献,令人(学生在老师启发、指导下感悟“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的价值观)。感动。 在玉树奔跑,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救死扶伤的工作(劳动)中彰显和发挥了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令人落泪。(学生在老师启发、指导下感悟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⑴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鲜红的色彩 爱的天使 生命的希望 ⑵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多媒体展示(抗震救灾图片10) [本色---乞讨老人,你用零钱凑起了最伟大的爱! 乞讨老人,你倾尽了你所有的爱,为我们所有人 带来了温暖、鼓舞和希望。你的壹角俩角的零钱, 凑起了世上最伟大的爱!]
【绿色,10万人民子弟兵在不畏艰险、日夜奋战!】
红心+爱心+真心=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