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的医疗救助、现场维护等也是如此,均应当有成熟的指挥动员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重视”不能代替专业判断,指点火场不能代替消防战士。如真像通告中所说的那样,相关与不相关的领导纷纷指挥,现场指挥系统该如何维系?
然而,在各种官方的灾情通报中,这种把“领导重视”放在灾情通报之前的做法,是一种普遍现象,只不过“平安哈尔滨”这篇通告,于此用力过猛,在重大的牺牲面前,显得过于突兀,这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几年来,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感召下,媒体对领导干部的报道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视角更加亲民,行文更加贴近,赢得了受众普遍欢迎。然而,灾难通报却如此冰冷,浑不把群众关切当回事,而是从“领导重视”出发行文布局,不能不说是逆潮流而动。建议有关部门在准备类似通报时,先讲灾难,再提领导。 (原标题:领导重视应让位于灾情)
红网:“领导重视”别总是拖延到灾后
2015年01月04日00:04 红网 我有话说(43人参与) 收藏本文
2日,哈尔滨一日杂品仓库发生火灾,5名消防战士救火时牺牲。可是,“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库房火灾基本情况”的通报,585字消息,领导占258字,列出省委书记、省长、省委秘书长、省政府秘书长、市委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宣传部长、副市长等领导名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安监局、省公安厅、省卫计委、省公安消防总队等政府部门。可救火牺牲的消防战士连个名字都没有。(综合新华社、央视等) 一旦有火灾等安全事故,“领导重视”就如影随形,这是官方消息饱受舆论诟病的根源。因为借灾难寻找存在感,这样的行为大家不买账。尽管写消防战士的只有约30字,但大家敬佩他们的行为,惋惜他们的生命,却对字数多好几倍的“领导重视”嗤之以鼻。
火灾发生之后,领导不受待见,因为他们是调查和追责的对象。可是,官方稿件中罗列的“领导重视”却暗示,他们才是救火的“指挥官”,这不仅抢了消防战士的功劳,也推卸掉了灾后应当背负的责任。因此,每次发生火灾、车祸、地震等天灾人祸,“领导高度重视”和“群众情绪稳定”就成了官方消息的标配,前者是推卸责任窃取功劳,后者是假装群众认同此说。
显而易见,领导干部主导社会治理,他们的“重视”应当在火灾发生之前,应当在生命牺牲之前,应当未雨绸缪,而不是当事后诸葛亮。以此观之,安全之后的“领导重视”的逻辑何其荒谬:火灾夺人性命,说明领导干部的社会治理能力低下,无力组织大家应对不测的风云。可是,却不得不借助同样的治理能力弥补社会失序。救灾和重建的过程中,专业不搭边的“领导重视”,只会凸显权力对生命的冷漠,并不能改善社会治理的水平。“领导”浪费公共资源,“重视”拔高治理成本。 对领导干部来说,治下出现了夺去生命财物的灾难,第一反应得是道歉并请求家属和社会原谅,继而为救援和重建提供必须的资源,最后决定是否引咎辞职以谢天下。这涉及政治道德和人性底线,但领导干部却被保护得好好的,说明社会治理体系有供其藏身的漏洞。领导干部,尤其是政府和部门的一把手,对治下资源享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在进行社会治理时,听不到内部的不同意见,也听不进社会大众的建议,完全靠个人认识和好恶,这样的治理必然效率低下,并在美丽外表后面埋下种种隐患。而且,领导干部在权力体系中处于有百利无一害的位置,治理能力不够造成的风险由政府用公信力承担,公共资源事倍功半换来的收益由个人收入囊中。连国际化都市上海,都缺乏和其经济文化实力相匹配的治理体系,以至于发生了本不该发生的踩踏事故,何况其他地方。 很简单,避免灾后出现“领导重视”、“情绪稳定”等冷漠的官话空话套话,必须破除权
力体系对领导干部的保护,让他们对所有治理行为肩负责任,才会把“重视”提前到安全事故之前。这样权力的代理人也会谨小慎微,并听得进不同意见,进而减少日常生活中的不测。
■ 社论
2003年衡阳大火之后,尽管“职业化”已是从消防部门到社会大众的共识,但相关的改革迟迟未启动。各地消防员普遍面临人力不足、专业滞后、待遇偏低的职业尴尬。
1月2日13时14分,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一仓库发生火灾。21时37分大楼突然坍塌,造成5名消防员牺牲,14人受伤。 人们哀悼5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同时更向这些英勇的消防员致以崇高敬意。消防员是烈火中的英雄,他们总是不顾自身安危,出现在危险关头。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近30名消防员在救火中牺牲,近300名消防员受伤甚至致残,消防员以生命为代价,守护公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 消防员的献身精神固然可歌可泣,但如何在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减少消防员的伤亡,也值得思考。事实上,中国消防员的伤亡率在全世界是偏高的,许多火场伤亡事故并非不可避免。
以建筑火灾坍塌事故为例,这样的事故虽来得突然,但并非无可征兆,伤亡并非不可避免。在消防指挥层面,可在救火初期就对失火建筑进行充分的评估,评估火场坍塌的可能性,制定防止坍塌的救火方案,同时设置专门的安全人员,加强火场安全的侦察;在救火操作层面,如果现场消防人员有着足够的警惕意识和丰富的判断经验,随时捕获火场的异常信号,那么就有可能在坍塌发生前,及时撤出灭火人员。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完备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火场经验之上的,对于消防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非常之高。可是,我国消防员主体为现役武警官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服役多年的消防员刚累积了一些实际经验,就得退役,新来的消防员则是经验全无。许多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消防指挥官由于不能获得晋升,往往在黄金从业年龄离开了这一行业。近年来出现的合同制消防员,也属于“临时工”性质,人员流动频繁。这样的现实下,消防员的职业素质堪忧。
而在国外,消防员基本上都走职业化之路。在英国,专门设有消防学院,从新入职的消防员到地方消防官员都需到学院接受培训。日本建有56所消防学校,队员经过严格的职业教育训练,才能成为合格消防指挥员。而各国对于消防员都有优厚的福利薪酬制度,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入消防员队伍,如美国从业5年的消防员比大学教授工资还高。
2003年衡阳大火中20名消防官兵牺牲,其后的十余年间,呼吁消防人员“职业化”的声音不断,但遗憾的是,尽管“职业化”已成从消防部门到社会大众的共识,但相关的改革迟迟未启动。各地消防员普遍面临人力不足、专业滞后、待遇偏低的职业尴尬,这样的现实,正是消防员伤亡事故频发的深层原因所在。
在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中国,消防遇到的挑战正越来越大,所需承担的消防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复杂,这对消防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消防人员“职业化”不能再拖。我们当借鉴国外经验,在消防员人员编制、薪酬待遇、学习培训、上升通道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职业化建设,让我们的消防员不仅“英勇”,而且“善战”,在维护公众安宁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流血牺牲。 (原标题:再次呼吁消防人员“职业化”)
王石川:“抵制洋节”的不妥之处到底在哪里
2014年12月26日06:20 扬子晚报 我有话说(1,195人参与) 收藏本文
新闻引子 华商报报道,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这不仅引起了学生的争议,也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论。该校认证微博称“应发扬祖国传统节日”。 又见抵制圣诞节!这次连平安夜也抵制了,也不是此前十博士抵制圣诞节那样比较纯粹的民间人士,而是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就处分谁。”浙江温州市教育局也发文,要求各学校“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别说抵制圣诞节,就是抵制春节,抵制中秋节,别人也干涉不了。但是应探讨,由权力介入的抵制是否妥当?是否过西方节日、如何过西方节日,学生有判断也有选择,学校真没有必要干涉,如果“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就处分谁”属实,学校就有越权之嫌。
其实,对圣诞节不是该不该抵制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必要抵制的问题。近年来,不少人特别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但应看到,过洋节,多是赶时髦而已,有多少人真正知道洋节的价值内涵?眼光敏锐的商家,更是顺势而动或故意造势,把洋节变成一个蛊惑人们消费的商业符号,甚至就是一个购物节罢了。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日前刊文称:“中国人喜欢节庆。假如给他们一个庆祝的理由,他们就会去庆祝,即便他们并不明白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意义。”不管是洋节还是本土节日,如果把过节当成了一次庆祝理由,当做消费出口,甚至是释放情感、排遣压力的一个载体,有何不可?
洋节不是想抵制就能抵制掉的,传统节日不是想扔掉就能扔掉的。比如元旦就是新年的“洋节”,但又有谁过元旦不过春节的?如果洋节没有生命力,不用抵制它自然衰微。强者文化总被弱者所效仿,唐宋期间,欧洲上层人士也模仿中国人的春节和中秋。而现在中国人过洋节,原因大致相同,此外还寄寓了一种朴素的理想,比如过感恩节,过平安夜,我们的感恩和平安与西方宗教所代表的意涵当然不一样,但感恩和平安却是人们的朴素期待,有何不可?
洋节不是洪水猛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传统节日仍是最重要的主餐,洋节只是甜点而已,偶尔吃点甜点,天塌不下来! (江苏 王石川)
红网:抵制圣诞节是一种文化自卑
2014年12月26日00:04 红网 我有话说(30人参与) 收藏本文
24日晚,西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并在校园内挂出了“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宣传标语。有网友透露,“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就处分谁”。此举引起了学生的争议,也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论。(12月25日《华商报》)
在中国,每年的圣诞节,除了是娱乐场,还是舆论场。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的批评总是不绝于耳。今年的圣诞,这种批评,愈演愈烈。浙江温州教育局发文禁止校园内进行圣诞节活动、湖南高校学生着汉服举牌“抵制圣诞节”、西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的一系列强制措施,无不都是这种声音在歇斯底里。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传统文化的胜利、西方节日文化的败亡。相反,这恰恰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卑,在西方节日文化面前,感受到了威胁和恐慌。但在笔者看来,这种威胁不存在,这种恐慌也没必要。禁止学生过平安夜、强制其看宣传片,不仅是逆时代潮流而行,可笑;也是故步自封、孤芳自赏,甚至是残留的“闭关锁国”思维,可悲。
圣诞节不是洪水猛兽。学生们过圣诞节,无非是送送苹果等礼物、聚个会、办个派对,
再疯狂一些,也就约个会、表个白,为什么要禁止呢?再说了,这些很多都是圣诞节与中国文化交融后的演化,比如平安夜吃苹果。12月24日,只不过是个时间节点,一个名义载体而已。而圣诞节之所以受年轻人青睐,是因为形式新奇、内容有趣,他们能够从这样的节日活动中得到快乐和放松。
反观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什么被冷落呢?这才是应该反思的地方。粽子、月饼吃了上千年,难免会厌;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已于现代都市生活格格不入。换句话说,我们的很多传统节日活动,无论是形式和内容,都有些落后了,难免与时代脱轨,也渐渐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和载体。这就要求我们结合现代生活,不断为其注入新鲜血液,推陈出新,方可永葆生机。
一直以来,我们就缺乏学习的心态和包容的胸怀,必须抛弃接纳他人就是丢失自己的错误认识。日本,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典型案例。一千多年如饥似渴地学习唐文化;一百多年前又几乎全盘西化,但现在再看日本,虽穿了西服,也没丢和服,其茶道、柔道、料理等传统文化享誉世界。文化,只有在碰撞交融中才能生存发展。
西安这所高校的行为,说轻了,是增加学生的反感、进一步隔阂传统文化;说重了,是侵犯学生的权利,干涉自由。真正该受到处分和需要改正的,恰恰是这种行为。一定要认识到,接纳洋节日和继承传统文化,二者不仅不抵触,还有相互促进作用,而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自信起来,不妨先从消除这样的文化自卑做起。 文/王磊
(原标题:抵制圣诞节何尝不是一种文化自卑)
议论风生
很多情况下,舆论摇摆都是因为我们在对事件的判断上,情感、经验以及自身常识的植入成分多于专业素养的剖析。
西安凤城医院“手术室合影事件”还在舆论场里继续激荡,连涉事的病人也站了出来。患者白文海表示,当时他在手术台上,医生拍照他也知道,“医生辛苦那么久保住了我的腿,想不通大家为何要批评他们。”
患者白文海表达着他朴素的疑惑,“力挺医生”的立场恐怕也无法暂时平定舆论场里的争议。回顾“手术室合影事件”的全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舆情接连逆转。在每一个转折的拐点,都可以引申出一些值得反思的社会问题。
“手术室合影”在网络上曝光后,很快酿成了一场风波。风波中,众多网友指责医生不顾病人安危丧失职业操守,激化了医患矛盾等,舆情汹汹,当地卫生局很快就涉事医院和医生做出了严厉处罚。待媒体剥丝抽茧还原了整个事件后,围观者才知道这张合影是源于“手术成功后的庆祝”,以及“告别老手术室”的留念。再加上涉事医生伤心流泪诉委屈,舆论场里,同情的声音一下子变主流。当然,裹挟在“同情和理解”中,依旧也有一部分声音坚持在批评医生,坚持反对在手术室里合影留念。
在这一场风波中,从舆论场里“主流舆情”的变化来看,逆转之所以发生,归功于事件的完整还原。值得注意的是,与拐点之前相比,拐点之后的在一片感动和同情之声里显得鹤立鸡群的批评,很多恰恰出自医生或者专业人士之口。比如说,手术室里必须佩带口罩、手术室里不得进行与手术无关的任何活动等等。
应看到,与舆论逆转之前一边倒的指责和批评相同的是,逆转之后的同情和感动,也是基于自己的情感体验。原来的“无良医生不顾病人安危”,变成了“医生辛苦了,庆祝一下未尝不可”。只是不知道,凭借普通情感的带入做出的判断,与专业素养的判断,哪个更有价值?哪个更受人关注?病人自己觉得医生自拍没问题,真的就没问题了吗?
舆论有时就像墙头草,哪头风劲往哪倒。在事件没有完整呈现时,急于发声,于人于己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除了对事实判断不准急于发声的冲动外,很多情况下,舆论摇摆都是因为我们在对事件的判断上,情感、经验以及自身常识的植入成分多于专业素养的剖析。因为常常“感同身受”,所以容易当局者迷,甚至上纲上线。不是说情感判断不重要,而是说如果二者能很好结合,舆情判断可能才会更独立、更“坚挺”。 □陈方(媒体人)
(原标题:手术室自拍风波,谁让舆情随风倒?)
医患关系冲突不断,医患信任急速流失,此二者间到底孰为因,孰为果,答案恐怕只能是互为因果了。12月21日,一组医生在手术台上自拍,并摆出“V”手势的照片在网上热传,发布图片网友“当维美不再唯美”称,这组图片系从同学空间转载,发生在西安某医院。一时间,这组图片成为许多人诊断医患冲突不断的最佳证据,矛头纷纷指向了医生。
事后经西安市卫生局调查,该照片摄于今年8月15日,因手术室即将搬迁,在完成手术后拍照留念。由于引起较大舆论风波,西安市卫生局已经作出给予该医院常务院长闫某记过处分,并对分管院长和其他医护人员分别作了处理。
不过,正如调查结论显示,拍照行为发生在手术结束之后。微博认证为“浙江援疆外科副主任医师”的@白衣山猫对此事发表评论:“图1主刀已下台,两助手在缝合皮肤。图2、3手术全部完成,病人即将送回病房。一台高难度手术成功,病人安全,医生比病人家属还要开心。手术台边拍照合影以纪念本是好事……”。
除此之外,更多专业化的隐秘信息也因为此一轮的争议被公之于众。例如,手术在获得病人及其家属同意后,不但可能进行拍照,也有可能进行摄像,这是因为医学院学生与年轻医生的实习都必须仰仗不断地参与实践。此外,在这一过程中,一些较为活泼的学生在术后出现自拍行为,并不影响手术本身,而这些举动如果未经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事实上并不构成什么“惊奇之举”。
专业医学自媒体“丁香园”称:在患者还未下台的情况下,以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为背景,拍合影庆祝、留念,“显然违背医学伦理”。知名网友@急诊科女超人于莺也说,“手术还没结束,拍照片的已经脱下手套的手就搭在了还在台上的医生肩膀上。原始微博里一边倒地在骂媒体,唉,医生这个集体就那么接受不了批评么?这件事不管背后是多么大的喜悦,多么骄傲的拯救,当事方就是错了”。(详见今日南都网眼版)
当然,值得提醒的是,同样是从技术上进行分析,即便医护人员摆拍本身并不构成对患者安全的威胁,但却有必要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在照片中,患者的一部分身体裸露,半边脸庞也依稀可见,尽管并不能看清手术台上究竟是谁。但这样的做法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本身的不尊重,却已经真实存在。
所以,应该承认,这一起由医护人员手术台摆拍引发的争议,的确为抽象化的医患冲突再添了一把火。医生们看似轻佻的举动,激怒了一些已经从内心丧失对医护人员信任的人群。在社交媒体时代,类似照片的效应演变至今,也是可以预料的。但反过来,公众舆论尤其是大众媒体和知名大V,在报道或转发此类事件中,有必要回归技术性的分析。那些看似义愤填膺的抨击,如何与专业性的意见进行糅合,这也许是所有在社交媒体时代被大量信息轰炸的人群,所需要面对的重要命题。
中青报:如何才能让冤案少一些
2014年12月16日04:59 中国青年报 我有话说(1,594人参与)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