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热力计算软件的开发
郑 楠
【摘 要】基于面向设计对象和模块化编程的思想,以计算机语言为平台,结合数据分析软件,经过程序优化,开发了管壳式热交换器的热力计算软件。对于管壳式热交换器的设计,新开发的软件具有计算准确、操作简便、适应性广、界面友好等优点,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期刊名称】电站辅机 【年(卷),期】2016(037)001 【总页数】4
【关键词】热交换器;管壳式;程序;设计;软件;热力计算;开发;界面
0 概述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实现不同温度流体间的热能传递。换热器是现代化生产中实现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简单,具有耐高温高压等特点,已成为热交换设备的主流型式之一。随着换热器设计技术的进步,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也对设计制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掌握其设计原理,并设计热交换器就显得至关重要[1]。
热力计算是设计热交换器的基础,但换热器的设计比较复杂和繁琐,需要进行多次计算及调整,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开发相应的辅助计算软件显得非常必要。现采用Visual Basic 6.0语言,开发了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软件,可使设计过程更加简化,提高了设计质量。不仅节省了计算时间,而且提高了设计精度,使得更快更合理地设计、改造换热器成为了可能[2-3]。
1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方法
对于定型的管壳式换热器,设计思路是通过初估传热面积,从而计算出热交换器各部分的工艺尺寸,然后通过进一步的热力计算获得传热系数和实际所需传热面积。在满足面积裕度的情况下,进行压降(阻力)校核,主要有几个基本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搜集相关原始资料,选择换热器的类型及流程等。 (2)确定定性温度,查取物性参数。
(3)利用热平衡方程,计算热流量及冷流体或热流体的流量,计算公式为: 式(1)中:Q为换热器的传热量,kJ/h;qm1、qm2分别为热、冷流体质量流量,kg/h;Cp1、Cp2分别为热、冷流体介质比热容,kJ/(kg·℃);T1、T2为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T3、T4为冷流体的出口和进口温度,℃。 (4)平均传热温差的计算。对于纯顺流或纯逆流情况下,计算公式为: 式(2)中:θ1、θ2分别为换热器两端流体温差,℃。 在其它流动形式下的换热器计算公式为:
式(3)中:Δt′m是按纯逆流计算的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差,℃;ψ为温差修正系数,一般要求大于0.8。
(5)初选传热系数K0,计算出传热面积。
根据热平衡方程得到的换热量,初算平均温差和选取的传热系数,由传热方程可初步确定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
(6)选择壳体材料和管材。根据工况要求,选定壳体及换热管材料。 (7)选定流动空间。确定流体的流动方式,选定流体的流动空间。
(8)计算换热器的工艺结构尺寸。选取换热管尺寸和管程流体的流速;确定管
程数、管长、总管数;确定壳程数;确定折流板的数目、间距、尺寸;确定管子排列方式、管间距、壳体内径和连接管直径等;选择其它附件。
(9)校核传热面积。根据管、壳程对流换热系数及污垢热阻、管壁热阻等,计算总传热系数K及传热面积A′。
式(5)中:di、d0、dm分别为换热管内径、外径、平均直径,m;hi、h0分别为管内、管外对流传热系数,W/(m2·K);Ri、R0分别为管内、管外污垢热阻,(m2·K)/W;b为换热管的壁厚,m;λ为管壁的导热系数,W/(m2·K)。
考虑到换热计算公式的不定因素、恶劣的运行条件、日后严重结垢或泄漏造成堵塞等原因,要求初算的换热器传热面积A为计算出的所需传热面积A′的1.1~1.25倍。
(10)校核管程和壳程阻力。在计算传热系数K与初选值K0吻合,传热面积满足裕度要求的前提下,需进行壳程和管程的压降校核,以满足工艺流程条件。若上述条件均满足,则整体设计合理,反之,需调整结构尺寸,重新进行计算,直至满足设计要求[4]。
2 算法与设计软件的实现
2.1 算法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软件由Microsoft Visual Foxpro数据库和六大基本模块组成,利用Visual Basic 6.0中Datagrid控件与VFP数据库建立联系。在设计计算、作图时,软件从数据库中检索并获得数据。
六大基本模块分别为数据输入模块、工艺结构计算模块、传热面积校核模块、压降校核模块、数据汇总及打印模块、曲线出图模块。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