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15浙大材料经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录取已经过去五天了, 兴奋劲也缓了过来, 想把自己这准备研考的过程点滴记录下来, 如果 能给后来人一些微薄的帮助,那也算是我这个前辈尽到了一份学长的责任了。 首先自报家门吧, 楼主毕业于南京一所普通地不能再普通的

211 学校, 材料专业也不是楼主

本科时学校的招牌主打专业 ——而是拿来陪那些招牌专业玩的。 我是考了两年才考上的, 一 战北方某材料强校( 985 学校),初试分数为政治 83,英语一 74,数学二 150,专业课(材 科基 +材力性) 103,总分 410,二战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初试分数为政治

71,英语一 61,

数学二 148,专业课(材科基) 140,总分 420.。是的你没看错,楼主就是一个一战高分被 刷的大逗比。 之所以把本科学校跟一战学校略去, 是觉得自己混得太艰难, 提母校有点丢她 的脸,以及我也不太愿意把我没能考上的学校说出来给他招黑。 因此我这篇心得,会略微涉及一些二战的心态调整,以及准备考研的整个初试

+复试过程,

我想二战的心态调整和抉择历程, 不会有多少人比我更困难了吧, 再惨不过如斯。 一战的同 学也可以参考,因为我整个二战复习的过程跟一战差不多。 说来也是巧合,今年的复试笔试日子正好是去年我笔试不合格被刷掉的日子(

及拟录取的日子正好是我去年决心放弃调剂再来一次的日子( 也终于如愿以偿。 去年惨遭失败后,回到学校,心情是相刻意不提, 不错的调剂, 通红的那种, 高

傲, 放弃了本校推免的机会。

二战, 事实上我自己已经打定主意二战了, 聊这个话题。 因为感觉知道的人太多, 都会让我感到莫大的压力。我能做的,就只能是暂时的欺骗大家了。 去年清明前后,在网上查到了浙江大学材料学院 14 年的拟录取名单,名单上是附有本科学 校的,正好隔壁学校考上了一个,就通过人人加了他并见了面,挺热心的一个人(现在,我 该叫师兄了 ??…),了解我的情况后,给我介绍了一下浙江大学材料学院的大概情况,随后他 把专业课的复习资料都给了我, 后来我又通过浙大贴吧, 浙大考研群、 浙大考研论坛等途径 加到了好几个刚考上的前辈。 个人觉得专业课以及复试, 能找到靠谱的前辈指点一下, 能省 心省力不少。

之所以选择了浙江大学, 浙大的材料学院, 功能材料的研究是比较先进的, 金属材料的研究处于一个国内顶尖的水平。

的朋友。 毕业日期是 6 月 是觉得自己一直都比较向往去综合性学校的大世界体会体会, 并且 拥有19 日,我休息了 10 天, 开始正式复习。 准备个半年基本就够了, 水平的同学,复习时间可以适当据此调整) 语一般的同学,这个单词总是要背的,数学书 书翻一翻熟悉一下书本结构,

政治跟专业课前面复习太早了的话, 假开始即可。 另外,大三的专业课还是要听的, 不要为了考研就什么都不管了, 初试不考,复试

3.17),面试

3.18 ),整整一年的沉浮,我

不少同学也都提前获知了消息, 见了我或 或者也放轻松的相视一笑。 辅导员老师感觉比我自己都急, 时不时地给我推荐 或者推荐工作, 楼主本科算是那种比较乖的孩子, 考试偶尔做做小抄都会满脸 当过一年半的班长, 学生工作也做了一些。 当初推免的时候因为自己一向比较 在做毕业设计时, 也有些比较了解我想法的老师强烈

别人一个善意的电话问候

当郁闷的, 者建议我 只不过我不太想让别人知道, 也不太想跟任何人 随着自己二战复习的深入,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整个无机非 而且学校学科门类特别齐全, 容7 月 1 日开始正式重新投入战斗。一战的时候也是 个人觉得高考正常发短则容易复习不充分(其他 ,当然前期可以先把单词好好背一背,尤其是英 +课后习题过一下,还有时间的话就把数学全 到后面也差不多忘了,

暑 专业课知识,

差不多 7 月初考完期末考试挥考出 211 学校水平的同学, 战线拉太长特容易疲劳,易交到各行各业 后劲不足; 太

400+高分,据我了解都 那就跟我去年一样, 非常令

还会涉及很多呢。浙江大学材料系今年刷掉的几个 是专业课基础特别不扎实, 被老师认为完全没有科研能力的人, 人惋惜了。下面我就简要谈谈我自己初试各学科的复习方法: ((政治)) 用书:肖秀荣全套 8 本(讲真题,精讲精练, 1000 题,知识点概要,时政与当代专题,肖 八,肖四,肖秀荣大题背诵版) +任四。用时: 7,8 月每天 1小时, 9,10 月每天 2 小时,后面 每天 3 小时。

我两年都是跟着肖老走的, 感觉跟着他, 成绩不会太差, 我的两次成绩都还算比较满意。 (当 然跟着其他老师也能出高分,参考其他人的推荐)有人可能会问我,第二次怎么比第一次, 政治英语都降了 10 多分??这就涉及到不同省份阅卷的尺度问题,考研是按照报考单位分 省阅卷的。 不过这没什么关系, 跟你竞争的那些人是用和你一样的尺度判卷的, 自己复习到 位了就行。当然要是涉及到调剂就另外说了。个人感觉三门公共课,两次的发挥算是持平。 我的政治是从 7月开始的。 上来把讲真题浏览一遍, 熟悉熟悉考研的题目, 然后就从精讲精 练开始着手,看完一章就把后面的习题做掉。 (插一句,最好所有科目使用的参考书,都把 答案写到空白纸上,因为书都是要看好几遍的,写在题目旁边,以后看就没思考的过程了, 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录就好) ,第二遍看精讲精练, 就可以结合着 1000 题中的选择题 来了,这样 9 月大纲出来前,精讲精练过了两遍, 1000 题过了一遍。大纲出来了可以关注 一下几个政治名师的大纲解读, 他们的解析视频可以都听一下, 如果实质性的变化不大就可 以继续用之前的书, 变化太大就把精讲精练换成大纲解析吧。 推荐用肖系列的同学还关注一 下他的微博, 大纲后他会迅速研究大纲变化, 然后发布补充材料到微博上去的, 自行下载即 可。此时开始到 10 月底,两本书又可以各刷个两遍, 这时候选择题基本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应该开始准备分析题和背诵了, 这时候老肖的书可以出一本买一本用一本, 后面的书比较薄, 看起来也比较快, 书的使用方法他都会在书前讲, 我就不罗嗦了。 最后可以买些其他的押题 卷换换口味,比如任四等等,注重状态,别太在意模拟了多少分。

总结: 政治是一门争议比较大的学科, 两会时就有代表呼吁废除他的考研必考地位。 可能这 门课,你周围会有人背了一份押题卷上考场就得了

复习下来,但政治最后比较惨的,应该没有多少吧。

((英语一)) 用书:新东方词汇 +张剑 150 篇基础版 +张剑真题( 97-04,05-12,13-15 )+新东方王江涛写作 +张剑模拟六套卷。用时:每天 3-4 小时。

楼主英语是比较烂的那种, 所以准备研考英语花的时间也比较多。 六级考了四次才低分飘过, 一战除去阅卷因素,侥幸的运气成分也比较大,这不二战就完全暴露了!

??…词汇是一定要

坚持背的, 坚持到考前一天, 哦不,是考试那天考完政治后。 这个可以 7 月份前每天都翻翻, 单词确实是一个艰苦活,这样 7月份就可以开始做 150 篇了。150 并非要全部做完,背完单 词拿来熟悉熟悉,每天两篇练练就行了。 8 月就可以开始钻研真题,之所以推荐张剑的,因 为他的解析比较详细,但是不客气的讲,去年做的比较坑爹,一战时他的真题分为 97—04,05—13两本,到我二战时就分为 97—04,05—12,13—14三本! ! ! 13,14 两年的题凑出 一本书拿来卖 20 多块钱,这黑心商人的嘴脸! !!而且还有一个不好使用的防盗版坑爹二维 码。对真题来说,阅读,新题型和作文是一定要下苦功夫钻研的,这也是拉开差距的地方, 完型跟翻译, 实力有限或者时间有限, 那就考试前做做真题练练手就行了。 作文推荐用王江 涛的那本,这是一本真正教你写作文,而不是让你背作文的书。作文如果早点准备(比如

月中旬之类的时间段) 并坚持每周两三篇写到考前的话, 考试前最珍贵的复习时光能少掉很 多纠结。我就是作文准备时间不够,上了考场胸无点墨,靠背而记住的东西不多也用不上, 临时抱佛脚背的模板也没用上,就写得很一般。另外,重视新题型,这个题,个人觉得算是 比较恐怖的,掌握诀窍的话 8 分或满分轻而易举, 不在话下, 不得要领的, 可能就只能靠蒙 得个 2 分了,这个题可以多看看网上的讲解视频,来了解究竟该怎么做才好。

6 套模拟题我

也只做了 3 套,拿来适应适应考场, 毕竟那时候真题应该都看烂了,需要见一些新题, 以及

70+,但这样好运气的人真的太少太少了,

况且 15 年卷子反押题的信号那么明显,你并不能保证自己这么做也能成功,换言之,一步 步踏踏实实

9

训练答题速度, 时间分配控制等等, 不过还是那句话,模拟题重视状态,不要太纠结考了多 少分。 总结: 楼主再次说明,本人英语比较烂, 议。

((数学二)) 用书:二李全套(全书(只用高数部分) 册,线代讲义, 660 题,6+2 模拟),以及部分模拟题。用3—4 小时。 楼主的数学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二战本以为也作答得滴水不漏, 建议数二的

同学, 7 月正式开始复习以前, 把同济的高数和线代课本过一下, 着做,微分方程之类的有好多很复杂的物理应用题,那就不必做了) 累。个人推荐的时间分配: 代讲义的循环, 这里不得不说下数二的好处, 复习一遍周期很短, 不用复习概率统计。 其实感觉线代讲义跟全书线代部分差不多, 也行。9 月:线代讲义 +660+全书笔记复习, 660 题比较难跟怪, 要有心理承受力。 10 月 660+ 全书笔记 +线代笔记 +真题,真题可能会做的分数比较高,也别太得意了,

11 月 400 题+真题

及整理, 400 题就比较难了,可以很好的拿来训练时间分配,碰上难题如何取舍这个问题, 400 题做完了自己心里应该有数了, 12 月及以后: 400 题+(6+2) +135+适量模拟。除了大 后期的书, 我绝大部分数学参考书都做了两遍以上 (注意是做,不是看, 常常看到有些同学 打开数学书, 拿根手指指着看着学数学, 那样能学好才怪! 计算能力, 严密的逻辑论证能力, 严格的书写步骤的训练,没有笔是不可能完成的。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整理,这 样到了大后期就可以一天做模拟, 一天做整理好的笔记的循环了。 节约大量时间给政治大题 背诵, 英语作文背诵,专业课背诵等等。 我的数学底子还算是好的,如果各位觉得力不从心 的话, 还得在我的时间基础上适量增加复习时间。

另外, 近些年新出来的年轻的数学辅导老

师的书给了永乐大帝比较大的冲击, 新出的书可能更亲民一些, 而李大帝的书, 岁月沉淀的 时间长一些, 看情况选择。 个人建议还是定期逛逛实体店, 看看究竟谁的书适合自己。 另外, 楼主也从没报过班, 觉得自己最适合的还是一个人静静的想, 静静的思考, 其实我从初中开 始就一直觉得老师教书水平不行教的不好 ...................... 当然自律能力不行的话,报班也是一个不错 的选择。

总结:考研数学要想考好, 就是练好, 算准,外加总结透彻。 现在的题目考的越来越灵活了, 没有做够习题,做透真题就上考场是很有可能要败北的!

((专业课)) 所用资料:材料科学基础 14 出版版本(浙江大学杜丕一) +杜丕一老师本科生上课视频 +03-15 历年真题 用时:每天 2—2.5 小时 报考科硕的话, 是材科基 +物化 +普物三选一的, 不过大部分同学还是会选材科基吧。 浙大的 材科基,从内容上来说真的是简单,涉及到晶体学基础,晶体学缺陷,固溶体,玻璃概论, 扩散概论,材料物理基础(真的是最基础的材料物理 ??…)。连其他学校最喜欢考的相图都没 有。但是做卷子一不小心就会被拉开不少分, 14,15 两年都是 30 分小题(选择或填空) +5 道大题(每个24分!!),要是哪一章的大题没有复习好的话 ?…?建议时间分配:7月:书本

泛读两遍, 8 月:对着书看视频 (一共 44 讲,视频没有固体物理概论,只有前五章。每天看 3讲的话一个月就能看两遍,淘宝能卖下载链接,我当时买只要 1块钱??…)9月:书本再细 细理解个两遍,并做好总结归纳。 10 月:真题一天一份,钻研两遍。 11 月:视频 +书 +真题 再过一遍。 12 月:再细致做一遍真题,然后看这一路整理的笔记,并记忆一些比较复杂的 公式。 浙

用的方法也是笨办法,大家可以多看看其他人的建

,真题, 400 题, 135),李王系列的一部分(公式

11 月以前每天 4.5 小时, 11 月

时: 及以后每天 不知道哪里被偷掉两分。 题目做一遍 (挑 。这样看全书就没那么 7-8 月, 60 天

的时间完成公式册 +全书 +公式册 +全书+公式册 +线 这里不得不说下数二的好处, 复习一遍周期很短, 这样就挺省心省力的,还 线代直接用全书, 不买讲义

大的材科基不需要准备多少资料,关键是要把题目(课后题, 视频里杜老师留的思

考题, 真题)都钻研透了, 因为所有题目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有些年份考研机构卖真题的 会给出答案,但那正确率,呵呵??…考试时也要注意做题规范,

我觉得自己能考140的原因,

除了题目都会做之外,每一步的理论基础我都详细写了出来,不嫌罗嗦。 总结:浙大的材科基考的真的十分基础,关键还是看透书,理解透彻,注重细节,仔细研究 视频、真题、课后习题。

((复试)) 楼主考完初试到正式被拟录取的 80 天,只有半天时间是真正放轻松的,就是出分数之后, 学院给出排名之前那半天。 考完初试, 疯玩了 2014 年剩余的 3 天,元旦就开始看复试书了, 其实过后想想没必要那么早的, 但是一战复试惨遭淘汰的经历使我每走一步都变得十分谨慎。 复试笔试一共要考 6 门课:材料物理性能, 材料力学性能, 材料分析, 材料加工, 材料制备, 以及金属材料工学 / 无机材料工学 /半导体薄膜技术与物理三选一。虽然浙大以半导体见长, 我也想好好看看半导体的书的, 但是出于应试目的,要看的书实在太多了, 时间不够, 而无 机材料工学我本科学的比较扎实, 就没选半导体技术。 那时候看书真的效率好低呀, 一面在 想自己英语可能都过不了线, 后来还试图对一下英语答案, 不过自己选的什么答案都不太记 得了 ~一直纠结到 2 月 12 号晚上能查分数, 查完分还是挺高兴的, 英语稳稳的过线, 总成绩 也还可以, 但是 13 号下午出完排名傻眼了, 虽然顶着初试第一的头衔, 但那算什么第一呀, 专硕总分比我少一分的人就有两个, 400+就有 14 个(当时得到的消息是专硕还有 13 个名额 了,也就是说当时看来必刷 400+的?)把我吓得一个年都没过,躲在家里准备复试。出完

分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几个导师, 结果我最后签的导师说还不清楚名额情况, 让我复试再联系。 之后一个月, 一边准备和查阅自己的科研经历材料, 一边看复试笔试书籍, 一边把本科时的 专业主干课程大体理一下主要内容, 还要每天听说英语 (后来才知道不需要听力, 学院复试 也没考核英语对话交流) 3 月 14 日到了杭州, 15 日体检, 16 日跟导师约好了见面,他当时 说因为考虑到我联系他比较早, 对我也比较满意。 就决定如果我通过复试, 就拿他那个名额 来签我,随后给我打了打气,让我不要太紧张,放轻松点之类的。

到,导师打算要我的同时,把西交跟浙大本校的学生都给婉拒了,

后来从其他老师那儿了解 当时我真的特别感动:我

何德何能啊,一个破 211的二战渣渣……17号就笔试了,副院长宣讲的时候听到,名额扩招 了一些,但主要还是扩招的科硕, 专硕的竞争残酷依旧??…笔试100个判断,答得比较糟糕, 加工,制备,分析三门课的题目都觉得好难好偏,不过另外三门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终于等来了面试, 我有机会在自己曾经狠狠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来了。 面试的时候, 还是挺紧张的,排我前面的女生在她前面那位进去后,脸色惨白,而且看得出双腿微微发 抖??…这时候二战生才

会拥有那么一丝优势吧。可能经历的多一些,心态也会好一些。附上 我的面试实录: 进门,快速适应了灯光和环境,走到座椅边,主考官示意我坐下,

今天的天气现在也不热, XXX同学你怎么穿个衬衫就过来了? 就更

加了,那样脸上身上就显得很邋遢。 ”我回答的时候尽量让自己适应微笑,几个考官和记录 员也都互相笑了笑。 “我看你这是毕业了再考的,考的分数也比较高,你怎么会想到毕业了 再来考我们这个浙江大学的研究生的? (其实就是在问我的读研动机) ”因“为我应届那一年, 推免名额比较紧张, 我在 9 月 10 月耗费了不少时间争取推免, 到最后还是没得到外推资格, 也不太甘心继续在本科学校读书, 那时候才回来继续复习, 但是错过了黄金复习期, 时间也 比较紧张了, 所以没考好, 当时就决定全力以赴再努力一次的, 工作只是暂时的谋生手段。 ” 看得出老师也比较满意。 “你是本专业考研,那你介绍下你本科学校这个专业的发展情 况。 ”好“的,我本科母校结合自身优势学科的特点,主要是在做水泥、混凝土等一些材料的 课题( “哦???建材! !”两个老师这时候非常夸张的在那里惊呼,汗! ),当然陶瓷、金属 以及高分子, 也是有老师在那里做的。 建筑材料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其他方向也正在

“谢谢各位老师。

”我比较会出汗,一紧张”我“看

18 号 不少人

15浙大材料经验

录取已经过去五天了,兴奋劲也缓了过来,想把自己这准备研考的过程点滴记录下来,如果能给后来人一些微薄的帮助,那也算是我这个前辈尽到了一份学长的责任了。首先自报家门吧,楼主毕业于南京一所普通地不能再普通的211学校,材料专业也不是楼主本科时学校的招牌主打专业——而是拿来陪那些招牌专业玩的。我是考了两年才考上的,一战北方某材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q2o66vnwz5136q5t3t485bn78ar7y00cj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