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探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探讨

作者:陈宝

来源:《新教育·综合版》 2020年第6期

海南省海口市坡巷小学 陈宝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指出,要更好地把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到体育学科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体育健康素养。新形势下,体育核心素养如何培育落实?路径在哪里?笔者通过学校管理及体育教学实践,针对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研究和思考,围绕学校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探讨,希冀学校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能落到实处。

一、问题的提出

首先,“说起重要,做起次要,考试时不要”是目前部分学校体育教育状况的真实写照。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要求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但很多学校在应试压力的冲击下,体育课或活动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其次,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再次,世俗的不理解,体育教师的价值取向、责任心与职业倦怠也是当今学校体育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专业教师的紧缺,场地设施匮乏、经费投入不足和安全问题等都是长期困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因素。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影响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制约着学校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

1.政策推动是有效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前提。

(1)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考核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强力推动学校“两课两操一活动”的落实,把学生体育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评纳入中、高考科目中,完善规范学校体育考核机制,并形成制度。

(2)健全评价体系,落实目标责任。健全学校体育教育的管理评估体系,成立专业评估考核机构,针对学校的师资、场地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体育特色教育、学生体质达标与学生健康状态等内容通过评估与考核并向社会公布,使政府及学校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针对评估情况进行目标管理,落实政府、学校和体育教师责任制,从而真正有效推动学校体育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教师角色的定位是有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

(1)坚定信念,凸显教师角色的责任与担当。长期以来,面对学校体育的边缘化、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及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的质疑,让很多体育教师在角色定位上迷失自我,究其根源在于缺乏对自己角色定位的真正领悟。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念,扛起角色的责任与担当,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体育课程观,敢于探索,俯身于教学、乐于奉献,是破除学校体育改革的困境和瓶颈,是有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

(2)加强学习,悟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实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和其他学科核心素养一样,都是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具有教育的综合性和学科的独特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核心素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悟透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实质,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育探索,并应用到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实践中。

(3)融合资源,展现体育教师的魅力与风采。核心素养框架下的人才是能将各种不同知识和资源内化整合为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人。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只是简单地教学生锻炼身体,打打球, 跑跑步,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各种资源,致力于课堂教学的创新、优化和整合,将体育人文、体育科学、体育保健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和人际交往技巧等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让学生有效地把体育知识、运动技巧与运动习惯整合为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展现体育教师魅力与风采。

3.创新教学模式是落实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

(1)学习体育知识,树立终身健康体育意识。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的原理,使学生在实践中通过主观判断、发现问题和妥善解决问题,使之学会科学地、合理地锻炼方法。教师应该通过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讲解、示范和分析,把动作技术的基本原理、科学运动的方法和健康知识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精心设计,寓教于乐。巧妙精心的设计,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灵感。例如:在发展跳跃能力的学习中,我采用“青蛙抓害虫”“兔子舞”等的情境展开学习,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感受、视觉和听觉,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各种跳跃动作的练习中,使学生始终处于寓教于乐的氛围之中。创新是核心素养的热点之一,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验,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在一节发展投掷能力的课中,我拿出一张报纸说:“今天上课就用这张报纸,大家有什么玩法?”学生说“掷飞机”“抛绣球”“打雪仗”“打老鼠”“抓尾巴”,学生列举了多种玩法。于是我提示他们注意

“掷”“抛”“打”的动作要领,学生带着各自的问题去积极地探讨,尽情地体验,正确地评价。此时此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运动能力得到了培养。

(3)多措并举,培养学生优秀体育品质。权威机构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体质一直呈下降趋势,娇态普遍、个性自私张扬、怕苦、怕累是当代独生子女的特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例如:通过新颖有趣的情景教学、游戏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运动的主动性;通过体质达标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体质存在的问题,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通过军训、队形队列的练习或体育竞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和遵守规则的意识与精神,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的目的。

4.整合信息资源是落实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时代要求。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运用大数据实施学科素养的培育是时代发展的方向。由于传统的体育一体化教学方式很少兼顾个体差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缺乏及时的量化分析、评价反馈和跟踪监督,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如果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身体状况,根据不同兴趣爱好对学生的锻炼内容及学习情况进行量化等,使教师对教学的管理和实施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的学习做到“因量导学”,课后量化分析、评价反馈和跟踪监督做到“因人而异”。

聚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必须以政策作为依据和出发点,并加强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学校体育文化,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与专业素养,抓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策略与途径;拓宽学校体育的范围,充分发挥利用校外、社会体育资源,形成多维度的体育课程能力,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

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探讨

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探讨作者:陈宝来源:《新教育·综合版》2020年第6期海南省海口市坡巷小学陈宝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指出,要更好地把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到体育学科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体育健康素养。新形势下,体育核心素养如何培育落实?路径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q1oc8sj9d03ypi6bk157e16g2f4sy00oq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