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的教案设计_模板
《李时珍》的教案设计
《李时珍》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受到李时珍刻苦钻研、勤于实践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和积极性;同时继续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叙述的方法。教学本课时,针对以上重点,我主要抓住了以下两点。 (1)、抓住主要事件,理清文章顺序。
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了解叙述的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记叙事情的方法。”个人以为,李时珍这篇课文记叙顺序阴晦,不但学生不能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就是教师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参考书建议认为“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为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而两部分合起来却为按时间的顺序叙述不无道理。然而“立志学医”的叙述顺序是:李时珍的“父亲不愿让他学医--他立志学医--留心学习并有成效--父亲同意他学医”。从父亲不愿让他学医到同意他学医,这是事情的开始和结果,作者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的(这是站在父亲的角度上叙述文章的);而他编写《本草纲目》一事,是从他“为病人着想--决心编书--编书成功”。整个事件虽然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然而却是从李时珍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个人以为两部分叙述角度的转换,不利于孩子们学习围绕中心选材按一定顺序叙述的方法。因此教学本课时,我只指导孩子们抓住“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两件事理清了作者叙述的顺序:按时间的顺序叙述。两件事的小顺序只字未提。 (2)、抓住两个“伟大”,进行辐射教学。
教学本课时,围绕课文开头与结尾两个自然段中出现的“伟大”一词,我采取了辐射教学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 生:自读课文。(同学们通过读课文知道,作者是围绕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来写的。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根据课下的预习,谁来说说“伟大”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出色;非常了不起;不同一般等。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其实,“伟大”包括很多方面的意思,有品格崇高;才识卓越;气象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敬仰佩服的等等。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两部分,边读边用笔画出:这两部分的哪些地方写出了李时珍的“伟大”?画完以后,同桌讨论一下。 生:自读课文。 讨论交流。
生: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从小立下志愿,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
师:你真会读书!这里写了李时珍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决心和为穷人看病的志向,从而看出李时珍的品质伟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段话,体会一下李时珍想穷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善良品质。 生:读书。
师:本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李时珍“伟大”?
生: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从这里能看出李时珍的善良和他的志向。
师:你说的真好!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出李时珍不但心地善良,时刻为病人着想,而且有远大的志向--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发现了药物书有错的
地方要及时纠正。
那么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打算编这部药物书的呢?
生: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
师:同学们的思考让老师吃惊。从这些地方能看出李时珍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生:做事认真,不马虎,给人治病和研究药物不马虎。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本文还能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时珍的“伟大”? 生:为了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不但...判断药性和药效。
师:你们真会发现!这是从行动方面写李时珍的伟大。下面,我再找同学读一遍这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笔画出,这部分从几个方面写出了李时珍行动的“伟大”? 生:读课文,其他同学画。 讨论:四个方面。
师:下面咱们采取接读方式,仔细体会李时珍的毅力和行动的“伟大”之处:师读第一句话,其他同学读后四句话。 男女展开朗读比赛。
师:.课件出示:几年以后,他回到蕲春老家,开始...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体会“整整”、“终于”、“著名”的含义和用法。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的最后自然段。文章说《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书上是怎能样具体描写这部书的“伟大”的? 生:有一百多万字(字数多),记载了一千八百多种药物(记载草药多),每一种都有插图(很繁琐,劳累),被译成了好多国家的文字(价值高)。 师:这里的“伟大”是什么意思?
生:字数多,记载草药多,很繁琐,劳累,价值高等。
师:也就是“规模宏大,有价值。”这和第一段中说“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中的“伟大”一样吗?
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两个“伟大”的不同。既明白了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不同,又吃透了文章的内容,同时理解了李时珍的高尚品质,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 ,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 背诵,积累语言。
五: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二、 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三、 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四、 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乌塔》的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
4.创新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乌塔》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大概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回忆。(激发兴趣)
2.学生回顾自己的读书,叙述故事,展示自学。 二、创设条件
1.质疑: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游欧洲,这个小姑娘引起你的思考了吗?你说说自己是如何看待乌塔的?
2.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组织研究
1.根据同学们的看法不同,现在我们自愿结组,喜欢乌塔,特别赞同她的做法的在一组,其余的在一组,大家分别商讨、学习,用书中的语言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展开辩论。 分组,交流想法。 两组之间展开辩论。
3.得出结论,达成共识。板书:长出独立的翅膀。
四、引导创新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需要独立自主的人,只要是符合一定的条件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发表自己的演讲:谈谈我们如何锻炼自己的能力。 五、反思小结
1.本篇课文学完了,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六、巩固提高
1.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谈出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研究性作业
同学们你们都去哪里游玩过,哪些地方最喜欢,请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写诗,或写文,或画画,把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下来。然后展示给同学们看。 板书设计: 乌塔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2.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鹤的经过,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在指导朗读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鹩的经过,培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请看一组数字:1=1;1=8760;1=?
1=l,表示每一小时就有一种生物灭绝。1=8760,告诉我们一年里有8760种物种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消失。l=?你们知道一只熊猫的价格吗?猜猜?(学生自由发言)熊猫是无价的。在我国陕西秦岭一带,有一种鸟,它的数量比熊猫还要少,它比熊猫还要珍贵,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板书课题) (二)、读懂“阅读提示”,把握学习目标。
1.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要在一节课中读懂、学会,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谈办法)
我们可以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来进行阅读,也可以使用自己习惯的学习方法。
2.引导朗读阅读提示。
3.提示告诉我们可以怎么读?(投影出示) (1)读读想想,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叙述的。
(2)在课文中找一找小光和小伙伴们为了寻找、保护朱鹩都做了哪些事。 (3)想想他们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三)、自读课文,弄清课文的记叙顺序,了解文幸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不熟练、不通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认读生字。
2.讨论: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提醒学生可以找有关时间的词语。)
先介绍了小光巧遇科考队员,并得知他们此行是为了寻找珍稀的朱鹩;再讲在小朋友的热心帮助下,科考队员发现了朱鹩,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最后讲陕西省洋县被列为自然保护区,成群的朱期在那里快乐地生活。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1.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
2.讨论:小光和小伙伴为了寻找、保护朱鹩都做了哪些事?用简要的词句概括。(板书)
(1)积极发动 (2)耐心寻找 (3)全力保护
3.小光和他的小伙伴们为保护朱鹩立了大功,我们应该好好把他们的事迹宣传一下,也好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队伍中来。谁把他们的事迹读一谈? 指导朗读。
(1)“积极发动”部分要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抓住小光和小胖子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他们的天真可爱和热情。在熟读的基础上,还可以分角色朗读。
(2)“耐心寻找”部分要读出他们的“忍耐”和发现朱朝后的喜悦,体会他们对朱鹩的珍爱。
(3)“全力保护”部分,品味描写他们对小朱鹩悉心照顾的句子,体会他们对朱鹊无比珍爱的感情。 (五)、创设情境,激发谈话,进一步理解课文。
1.如果小光和他的小伙伴们今天来到我们班,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会向他们提出什么问题?
2.选两位同学扮演小光和小胖子。其他同学谈自已的体会,或向他们提问。 (六)、交流查找的资料。
学生汇报交流他们找到的有关资料。 (七)、小结。
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让我们向小光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保护身边的动物,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地球永远生机勃勃,永远多姿多彩! (八)、布置作业。 1.复习巩同生字。
2.把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摘抄下来。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李时珍》的教案设计 - 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