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中学高三地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
考点:
1、掌握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2、理解目前世界上淡水危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知识整合:
- 1 -
过关训练: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延 C.英国、以色列 D.美国、墨西哥
2.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
(2010年福建质检)读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3-4题。
3.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降水量、地形 B.气温、降水量 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D.地形、土壤 4.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农业缺水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田种植,耗水量大 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 C.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 D.径流总量小,耕地多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主要是由旱情引起。据此回答5-6题。
5.珠江三角洲发生咸潮的可能性最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 ) ①冬季降水量少, 江河水位下降 ②工业规模扩张,常住人口增加,用水又多浪费 ③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6.降低咸潮所造成损失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 ①建设节水型社会 ②提高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 ③加强咸潮监测与研究工作
④制定骨干水库枯季调节管理办法 ⑤成立协调小组统一抗咸 ⑥在河口处修建拦河大坝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2010·辽宁文综)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8.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 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 2 -
(2010·济南质检)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为承压水。承压水能够自由上升的海拔高度称为承压水位。承压水位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水压线。承压水含水层上部的隔水层底面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含水层顶板底面等高线。下图为“某区域承压水勘察站等值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勘察站点②处的承压水埋藏深度是 ( ) A.2米 B.8米 C.10米 D.12米
11.勘察站点①②③④四处可能出现自流泉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07年江苏卷)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12-13题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 每万元GDP耗水量(m) 33中国 2200 5045 美国 8952 514 澳大利亚 18245 387 法国 3357 288 世界平均 8900 1344 12.由表中分析可以看出 (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13.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2010·青岛质检)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据此回答14-16题。
14.引黄济青工程每年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引水季节,其原因是 ( )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
B.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C.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15.引黄济青工程的配套水库——棘洪滩水库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白鲢、花鲢鱼苗,其主要作用是 ( ) A.控制水中藻类过量繁殖,净化水质 B.进行淡水养殖,增加经济收入 C.为吸引鸟类光临而投放的饵料 D.发展生态旅游,供给游客垂钓
16.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 ) 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 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
C.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
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
- 3 -
17.(2008年海南卷)下图示意某中纬度半湿润地区,A是乙地从B河引水的中继水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A水库至乙地修建引水渠后,丙地作为水源保护地,产业发展方针应该是
(2)乙地现有水源(包括从B河引水)不能满足其今后发展的需要,试列举可能的应对措施。
18. (2010·抚顺模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在很多地区都日益紧缺。 下图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但区内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称,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
(3)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这一地区除了水能资源外,还有哪些能源比较丰富?并分析这些能源丰富的原因。
(4)分析四川省水资源状况及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 4 -
答案:17.(1)严格限制所有对水源有污染的生产活动(必须关停也不能新建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并严格控制农业污染及其他污染)
(2)节约用水;革新技术,提高废水处理和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其他区域寻找水源,)进行跨流域调水;(研发新技术,加大)海水淡化(量);收集雨水。
18.解析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华北平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从本地水资源状况、人口与经济状况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第(2)题,考查在气候相对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易造成的问题。第(3)题,青藏高原是我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有地热能、太阳能、水能等能源资源。第(4)题,四川省的水资源状况可从农业(灌溉水源)、工业(能源)分析。
答案 (1)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的干旱;②降水年际变化大;③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对水资源的污染、浪费比较严重。
(2)主要的区位条件有:①黄河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由于大量引黄河水灌溉,易造成当地土壤次生盐碱化和黄河下游断流等环境问题。
(3)地热能和太阳能。水能:河流众多且地势落差大;地热能: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太阳能: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4)四川省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四川省利用水利枢纽(如都江堰)和水利发电站(如二滩电站)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能源。
- 5 -
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石楼中学高中地理《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