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理解 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楚国将攻宋,墨子前往劝阻。 第二部分(第2—22段),墨子成功劝阻楚国攻来。 第一层(第2—12段),墨子劝阻公输盘; 第二层(第13—16段),墨子劝阻了楚王; 第三层(第17—22段),墨子以实际行动劝阻楚王取消了侵宋的行动。 1.楚国为什么想攻打来国?墨子前往劝阻,反映了墨子的什么思想? 答:因为公输盘为楚国制造攻城的工具。墨子的行动反映了他坚持正义、反对侵略的战争思想。 2.墨子是怎样劝说公输盘的?
答:墨子首先巧设陷讲,假意请求公输盘帮他杀人,引出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的观点,然后结合公输盘的行为,雄辩地指明公输盘的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使之无言以对。 3.墨子是采用什么方法劝说楚王的?
答:采用了类比的方法。首先同样巧设陷饼,引出楚王的判断:“必为有窃疾也。”然后将楚国的国势、行为与“有窃疾”的人进行类比,尖锐地指出楚国行为的错误所在,迫使楚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4.墨子为什么能够劝说成功呢?
明确:首先运用巧妙的劝说技巧,两次巧设陷讲,使劝说对象在不自觉中听从自己的摆布,不得不接受自己的观点。其次是以理服人。墨子不尚空谈,引用了丰富的材料和生动的故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通俗易懂,使自己的\非攻\思想易于被人接受。再次,墨子还以行动服人。针对公输盘的攻城器械,墨子“九距之”且“守圉有余”,迫使楚王不得不打消侵略的念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戚也会背叛他;帮助、支持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那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 重点字词 (一) 通假字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二) 要明确 1.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3.多助之至:极点。 ....4.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巩固。以:凭借。险:险要。 ....6.环而攻之:围。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威慑。之:??的。利:锐利,指强大。 ....? 重点语句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委而去之。 译:弃城而逃。
3.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译: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 阅读理解
16
1.本文的论点? 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答:“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答: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答: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武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要降下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经受饥饿之苦,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从脸色上显露出来,从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往往就会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会使人委靡死亡。 ? 重点字词 (一)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2.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二)要明确 1.管夷吾举于士:狱官。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于:给。是:这。 ....3.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乱:扰乱。 4.人恒过然后能改。恒:常常。过:犯错误。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困:忧困。衡:阻塞。作:奋起,有所作为。6. 而后喻:了解。 ....7.征于色。征:表现。色:脸色。8.苦其心志:使┅┅痛苦。9.劳其筋骨:使┅┅劳累。 ....10.锇其体肤:使┅┅饥饿。 11.空乏其身:使┅┅贫困。 12.乱其所为:使┅┅错乱。 ....13.所以动心忍性。动:使┅┅惊动。忍:使┅┅坚韧。 ..
? 重点语句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2.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译: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译:使他受饥饿,资财缺乏之苦。 4.行拂乱其所为。 译: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没有的才干。 6.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10.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会使人委靡死亡。 ? 理解性默写
1. 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
2. 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阅读理解
1.作者开头列举的六位历史名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从卑微穷困历经磨难而成长为明君贤臣。
2.根据本课事例归纳的观点是:人才在困难中造就。 3.作者用名人的史实想说明什么?做什么论据?
答:想说明造就人才,必须先经历一番忧患磨难。做事实论据。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结构上的作用?
答:过渡,承上启下。由六位名君贤臣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 5.第二段所论证的观点?
答: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先经历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 6.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指的是什么?
答: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7.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是什么? 答: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8.第三段论证方法? 答:用三个事实论据,两个假设的反面事实论据形成正反对比论证。 9.三个正面的事实论据是什么?
答:⒈人恒过,然后能改。⒉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⒊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0.三个正面事实论据论证的是什么?
答:一般的人要在困境中经受磨难才能奋发进取。
11.两个假设的反面事实论据是什么? 答:⒈入则无法家拂士,⒉出则无敌国外患。 12.正面事实论据和假设的反面事实论据的关系和作用?
答: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正反对比论证推导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13.全文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答:先用六位名人的史实来论证要想成就大事业,必先经历一番磨难。第二段谈人要有所作为达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第三段先正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由人生推论到治国,反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由此得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
?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东西,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难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躲避灾难,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愿意接受。 对于丰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那么,丰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以前,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以前,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以前,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熟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样做就叫做失去了本性。 ? 重点字词 (一)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在本课是感激之意。与:通“欤”,语气词。 4.乡为生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二)要明确
18
1.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3.贤者能勿丧耳:不丢掉。.....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甚:超过。 5.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高官厚禄。 .....6.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7. 蹴尔而与之:用脚踢。 8.妻妾之奉:侍奉。 ....9.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 10.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性,天性。 ...
? 重点语句翻译
1.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呼尔而与之。 译: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6.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 理解性默写
1.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6.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
7.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阅读理解
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什么?答: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2.人的本心是什么? 答:舍生取义。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答: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4.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请举例说明。 答: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对举 向与今天比较等。 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答: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7.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答:舍生取义。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8.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9.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答: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10.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答: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11.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
答: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19
12.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答: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13.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 答: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答:舍生而取义;比喻。 15.“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答:“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曹刿论战》
?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鲁庄公说:“衣食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将实情报上。”曹刿说:“这点小信用,难以令神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很清楚,但一定要根据实情处理。”曹刿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一起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他们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打算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军擂过三次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他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消失。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士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国是大国,难以估计,怕有埋伏在那里。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 重点字词 (一)通假字
1.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二)要明确 1.齐师伐我:攻打。 2.肉食者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 3.又何间焉:参与。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振作。再:第二次。衰:衰减。竭:消失。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让??信服。弗:不。福:赐福,保佑。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案件。虽:即使。察:明察。以:根据。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9.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 ...
10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测:估计。伏:埋伏。 11.公将鼓之:击鼓进军。 ...13.彼竭我盈:旺盛。14.望其旗靡:倒下。 15.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
? 重点语句翻译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译: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3.夫战,勇气也。 译:作战,靠的是勇气。 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去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 5.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6.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7.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将实情报上。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