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一、引 言
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创作)是审定本科学生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它既是培养学生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和独立工作的教育过程,又是对其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的完成对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学习态度、工作作风的改进,科学能力、创造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因而是完成高等教育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一)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使本科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受到科学研究工作各环节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能力以及从事论文编撰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最终检验。因此,搞好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大学毕业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科毕业论文是特指本科生在毕业之前,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科研实践训练,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初级形式的科研文章。本科毕业论文有别于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要求,这是不同学历标准论文要求的限定。但其整体结构,必须严格按照绪论、本论、结论的逻辑思维方式,以事实为基础,以严格的推理过程为依据,经过严密的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毕业论文基本特征和功能
毕业论文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能力。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科学研究性与教学实践性的统一;学科规定性与时间限定的统一;专业知识限定与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统一
毕业论文的基本功能:具有检验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功能:具有检验学生学习质量并决定其能否毕业和获取学士学位资格的功能;具有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二、 选 题
(一)选题原则
恰当的选题是搞好毕业论文课题的前提。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如数人一题,应保证每个学生必须各自独立完成属于自己任务范围内的工作。并应遵循如下原则:
1.文科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要有新颖性和一定的学术性。
2. 理科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其选题原则应结合当前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积极组织学生走向学科前沿。
3.选题内容的现实性原则。选题内容可选择科研、生产或教育教学改革等领域有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4.选题大小的适宜性原则。所选题目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每个作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题目既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5.选题难易适度的原则。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必须根据必要性和可能性,选题既不过难,也不过易,作到难易适度。 (二)选题要求
选题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完成论题所需知识和技能应在本科生所学专业领域内,可略有突破。
2.同一大课题下的小题目(论题)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各小题目(论题)有明显的技术指标或观点,体现创新务实的作风,与以前所做过的选题相比较不能雷同。 3.对较大选题,可以取得阶段性成果。
4.选题要有足够的工作量,但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
5.选题可检验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技能以及语言字表达能力。
6.应能检验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选题来源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有探索和研究价值的理论、实践问题; 2. 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或工作任务的一部分; 3. 企事业求援、学校或院予以承接的课题。 (四)选题落实
学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制订初步选题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同导师以协商方式落实选题,如协商不一致者,由该院有关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创作)指导组负责与导师和学生协商解决落实选题。
三. 文 献 检 索
(一)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步骤
1.检索方法: 对于不同的选题有不同的检索方法。如综合性选题较注重查阅文献的全面性;专题性选题研究又较注重查阅文献的准确性;进展速度要求快的项目则注重查阅文献信息的及时性等。因此,为实现研究的预期目的,应采用与选题要求相适应的方法。
2.检索步骤:分析研究选题,明确查阅需要的文献;选择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确定检索途径和必要的检索标志;利用检索工具,查寻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对认为有用的资料复印或摘录,并计划新一轮检索。 (二)文献资料的筛选与利用 1.文献信息资料的筛选
文献检索的目的在于利用,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献信息资料必须对已获取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筛选的方法,首先对已查到的文献资料根据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其次,对文献资料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作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再根据需要分类编号,以便于使用为原则。 2.文献信息资料的利用
当作者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撰写成书面文字形式时,就应当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加以标注。通过注明引用文献,作为论证自己研究结论的旁证;引用他人成果时,客观地注明出处,既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承认和尊重,又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职业道德品质。
3.注明引用文献的方式
在行文中,引用文献处使用括号如“()”或“[ ]”说明引用文献的出处,这种方法称为“文中注”;在行文中,只在引用处写一个脚注标号,如“⑩”,而在本页的最下方,以脚注方式依标号顺序注明文献出处,这种方法称为“页下注”;在行文中,在引用处写一个标号(一般按出现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将编号用[ ]或⑤表示,放在某一字或符号的右上角)然后在全文之后专设“参考文献”一项,按标号顺序逐个说明文献出处,这种方法称为“文末注”。科技文献一般多用此种注明法。
4.注明书写格式
对于专著的注明格式顺序是:作者、书名、版本(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内容所在页码;对于论文的注明格式顺序是:作者、论文题目、刊物名称、期号、论文所在刊物中页码。
四.撰写、设计与创作
毕业论文的撰写与设计、创作的完成是作者为实现其选题主要论点或技术指标,对所取得的文献资料加以分析、论证、从而得出结论的文字、图形或表达形式的全过程。因此,作者运用资料,应反映作者对选题论点、技术指标的理解,得出科学的结论。
(一)撰写及设计与创作程序 基本程序是:
对选题进行剖析 →拟定实施方案(规划步骤、预期成果及工作程序)→深入实际调研和搜集文献资料→方案比较与抉择→理论分析→实践分析(工程或工艺设计、实验研究或数据分析处理、形象塑造)→技术经济分析→论文(设计、创作)的实施→中期检查、修改→导师审查→再次改稿定稿→誊清、微机打印或制成软盘→装订成册 (二)具体要求
毕业论文字数应有明确规定,原则上文科应不低于5000字,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题目(Topic):要求作者用最恰当、简明的词语逼真地反映论文(设计、创作)的特定内容及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使人一目了然。
2.摘要(Abstract):要求作者用200个左右的中文字和同时有与之相应的外文简要说明,具体包括:作品(论文、设计、创作)的意义;完成了哪些工作;获得了什么结论;有何独到见解;所得结论、方法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或应用前景。
3.关键词(keywords):要求作者从作品标题中挑选出最能表达该作品中心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正文(Main body):要求作者在该部分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自己的论点、研究内容,具体展现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成果。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内容充实、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5.结论(Conclusion):要求作者经过分析判断、归纳综合,得出正确的
小学少先队组织机构 少先队组织由少先队大队部及各中队组成,其成员包括少先队辅导员、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少先队员,为了健全完善我校少先队组织,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成员的确定 1、大队长由纪律部门、卫生部门、升旗手、鼓号队四个组织各推荐一名优秀学生担任(共四名),该部门就主要由大队长负责部门内的纪律。 2、中、小队长由各班中队公开、公平选举产生,中队长各班一名(共11名),一般由班长担任,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另行选举。小队长各班各小组先选举出一名(共8个小组,就8名小队长)然后各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小队长几名。 3、在进行班级选举中、小队长时应注意,必须把卫生、纪律部门的检查学生先选举在中、小队长之内,剩余的中、小队长名额由班级其他优秀学生担任。 4、在班级公开、公平选举出中、小队长之后,由班主任老师授予中、小队长标志,大队长由少先队大队部授予大队长标志。 二、成员的职责及任免 1、大、中、小队长属于学校少先队组织,各队长不管是遇见该班的、外班的,不管是否在值勤,只要发现任何人在学校内出现说脏话、乱扔果皮纸屑、追逐打闹、攀爬栏杆、乱写乱画等等一些违纪现象,都可以站出来制止或者报告老师。 2、班主任在各中队要对中、小队长提出具体的责任,如设置管卫生的小队长,管纪律的小队长,管文明礼貌的、管服装整洁的等等,根据你班的需要自行定出若干相应职责,让各位队长清楚自己的职权,有具体可操作的事情去管理,让各位队长成为班主任真正的助手,让学生管理学生。各中队长可以负责全班的任何违纪现象,并负责每天早上检查红领巾与校牌及各小队长标志的佩戴情况。 3、大、中、小队长标志要求各队长必须每天佩戴,以身作则,不得违纪,如有违纪现象,班主任可根据中、小队长的表现撤消该同学中、小队长的职务,另行选举,大队长由纪律、卫生部门及少先队大队部撤消,另行选举。 4、各班中、小队长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负责,表现优秀,期末评为少先队部门优秀干部。
经济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