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1、长度的单位:1千米(km) =103米(m)、1米(m)=10分米(dm)= 102厘米(cm) =103毫米(mm)= 106
微米(μm) =109纳米(nm)。国际单位米(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紧贴被测物体,立起来放正。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如:(1)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量焦距。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会聚_作用,此凸透镜的
焦距为 11.0 cm。 (2)下图中B物体的长度为 18.5mm ,或者1.85cm,其中18 mm是准 确值,0.5mm是估计值。
2、1小时(h)=60分(min)=3600秒(s) 时间的国际单位秒(s)
3、错误是不遵循实验规范,读数粗心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4、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导出公式:S= v t ; t= S/ v 其中:s——路程——米(m)------千米(Km);
t——时间——秒(s)--------小时(h)
v——速度——米/秒(m/s)-----千米每小时(km/h)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1m/s=3.6km/h。
5、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6、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7、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第二章 声现象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3、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声速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4、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回声,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5、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例如:在海面向海底发射超声波,隔了2S接受到反射回来的回波,问海底有多深?(海水中声速1500m/s)
S= v t =1500 m/s ×2s=3000m,则海底深度为1/2S=1500m
6、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
7、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8、音色:发声体发音的特色和品质。音色与材料和结构有关。
1
9、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万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听不到。 10、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1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加湿器、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12、传递信息(交谈,医生查病时的听诊,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13、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 14、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安装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第三章 物态变化
1、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使用:(测量液体温度)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温度计;
测量范围:35℃~42℃;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 1、物质从固态 液态叫熔化;从液态 固态叫凝固。
2、熔化和凝固是互为可逆过程;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4、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5、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6、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熔化过程:
(1)AB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为固态; (2)BC段,物体吸热,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3)CD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已经熔化完毕,物体为液态;
2
凝固过程:
(4)DE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为液态;
(5)EF 段,物体放热,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 50℃),开始凝固,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6)FG 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凝固完毕,物体为固态。
注意: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3、汽化和液化
1、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 ○
2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 ○
3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 ○
4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还要继续吸热; ○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跟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很○
快就干);
2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
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
3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
扇降温);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1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 ○
2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
3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
4沸腾比蒸发剧烈; ○
2、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所有气体都能通过这种方式液化);压缩体积(液化石油气) 常见液化现象:白雾、露水、开水上方饭菜上方的“白气”;冬天眼镜上蒙了一层雾,嘴里呼出的白气。
§4、升华和凝华
1、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升华;
2、凝华现象:霜、雪、雾凇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第四章 光的传播
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木工看木头。
解释现象:坐井观天、一叶障目,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3、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5、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6、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7、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光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3、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轴对称图形)。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像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物体远离或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像也要随着远离或靠近镜面相同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光的反射,成虚像(画线时用虚线)
方法:①过A点和B点做垂直于平面镜的物像连线用虚线,标垂直符号。 ②量出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找到对称点,A’ B’ ③用虚线将A’ B’连接
4、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用两只相同的蜡烛作用:比较像的大小。(用B蜡烛代替A蜡烛的像,这种方法叫等效代替法。)
在虚线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因为这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5.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出反射光线 ①过S点做物像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②根据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找到对称点S’。 ③将入射点O与像S’用虚线连接,延长后为反射光线。
6.已知像点S’,反射光线过A点,请作出点光源S点,以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①将A与S’连接,镜子前面的用实线(反射光线),背面用虚线。 ②过S’做物像连线用虚线表垂直符号,根据对称找到S ③将S于O点用实线连接表箭头,即为入射光线。
4
7、以球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8、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倒车镜,街道拐弯处的反光镜);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手电筒的灯碗)
§4、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
(1)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 (2)池底变浅;(3)透过厚玻璃看钢笔错位;(4)筷子向上弯折(5)海市蜃楼 2、牛顿用三棱镜发现了光的色散。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3、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4、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电视遥控器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 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从而吸收钙元素(小孩多晒太阳),荧光作用(验钞)
光的折射作图方法:无论光由空气射入水,还是由水射入空气,始终是空气中的角度大。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如:远视镜片,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如:近视镜片;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焦距用“f”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5、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