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学会看病》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理解这位母亲独特的爱子方式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在听组内教研课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学生把书读的很好,父母的爱也体会的很到位,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仔细想想,是对文本价值的挖掘。这篇文章,除了让孩子体会父母的爱,更重要的价值我认为在写作指导上。这篇文章是训练学生写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很好的一个典范,不好好发掘,放过去实在可惜。
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整体感知后,让学生画出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概括母亲感情的变化,接下来指导学生朗读,在母亲作出决定阶段,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描写的特点(1、分段,一句一段。2、提示语的位置。3、提示语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学写对话。在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阶段,引导学生抓住母亲的心理活动描写,而且从这些细致的心理活动句子的描写中,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想作为儿子,在这个过程中又是怎么想的,做一个心理活动描写的练习。学会了看病后,儿子有什么想法,对母爱有什么理解。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妈妈对自己的爱。设计好后,上课了,谁知,读课题质疑环节,我们班的张智栋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学会看病和单元主题父母的爱有什么关系?他就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永远别具一格,我赞扬了他很善于思考,然后就让学生自读课文,解决问题。初读后,孩子们能很好地理解母爱,接下来的习作指导顺理成章,当天的作业是写一篇日记《学会看病》,感觉作为一个训练学生语言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的例子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