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 宋·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
18
19
14
15
16
17
11
12
13
7
8
9
10
5
6
1
2
3
4
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
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 《水经》:是古代一部专记水道河流的地理书,相传为汉代桑钦所著,一说为西晋郭璞所著。
2. 彭蠡:lí 即今鄱阳湖。 3. 焉:兼词,“于彼”。在那里。
4. 郦元:lì 即郦道元,北魏人,曾为《水经》作注。 5. 是:<代>表示近指。这。
6. 之:<代>动词的宾语,用于某些动词后,指代作用趋于虚化,往往用来表示动作的持续、或对动作进行强调等。
7. 钟磬:钟,古代打击乐器,用青铜制成。磬,古代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 8. 也:<语气>用于陈述句末,强调结果。
9. 乎:<语气>和“而况”等相呼应构成反诘问句。“呢”。 10. 山记》。
11. 12. 13. 14. 15.
函胡:犹“含糊”,模糊不清。这里指声音厚重模糊。 清越:声音清脆悠扬。 枹:fú 鼓槌。 响:<名>声音。 腾:<动>传递、传播。
李渤:唐人,字濬(jùn)之。文宗时拜太子宾客。曾作《辨石钟
20
16. 失。
17. 18. 19. 20.
余韵徐歇:余音慢慢地消失。徐,副词,表示逐渐,渐渐。歇,消之:<代>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之:<助>定语后置的标志。
者:<代>与词组组成“者”字结构,指代事物。 而:<连>表示转折关系。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洪钟般的响声。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的正确性。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开始循着郦道元到过的地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却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但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然。余固笑而不信也。至其
32
26
27
28
29
30
31
2521
22
23
24
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34
35
36
33
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
37
38
39
40
41
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
47
4243444546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
53
54
484950
澎湃而
5152
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元丰七年:1084年。元丰,宋神宗年号,1078-1085年。 齐安:地名。在今湖北黄冈。苏轼这一年由齐安调任临汝。 适:<动>往,到。 而:<连>表并列关系。
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迈,苏轼长子苏迈,字伯达。饶,饶州,扣:用法同“叩”,敲击。
之:<代>动词的宾语,用于某些动词后,指代作用趋于虚化,往往硿硿然:象声词。
固:<副>表示依然如故。仍然,还是。 而:<连>转折关系。
也:<语气>用于陈述句末,加强陈述语气。 其:<代>这。 侧:<形>不正,偏。 森然:阴森可怕的样子。 鹘:hú 一种猛兽。 磔磔:zhé 鸟鸣声。
者:<代>与词组组成“者”字结构,指代事物。 或:<代>表示虚指。有人。 鹳鹤:guàn hè 一种水鸟。
70
66
67
68
69
60
61
62
63
64
65
56
57
58
59
55
其官府所在地在今江西鄱阳。德兴,即今江西德兴。尉,县尉。
用来表示动作的持续、或对动作进行强调等。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无射钟。
也:<语气>用于陈述句句末,表示判断语气。表示肯定主语和谓语方:<副>表示正在进行。正。 而:<连>表示转折关系。
噌吰:chēng hóng 洪亮的钟声。 徐:<形>迟缓。
而:<连>连接状语和谓语。翻译为“地”。 之:<代>代指这种声音。 则:<副>表示原本如此。原来。 罅:xià 裂缝。
焉:兼词,介词兼代词,于此。 涵澹:水旋转流动的样子。 澎湃:波涛相互冲击的样子。 而:<连>表示顺承关系。
也:<语气>用于陈述句末,加强陈述语气。 港口:水的分流处。 中流:水流中央。 而:<连>表示并列关系。 窍:孔、穴。
窾坎镗鞳:kuǎn kǎn tāng tà 象声词。
之:<助>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表焉:<语气>用于句末,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谓:<动>告诉,对......说。 识:zhì <动>记住。
之:<代>此处代指景物、景象。
乎:<语气>用于是非句的句末,助是非疑问语气。要求对方作肯定者:<助>在名词性成分之后,起提示作用。常作主语,兼有标明语无射:yì 原为古代十二乐律之一。这里指钟。东周景王时曾铸成
的统一关系。
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此处表示为修饰、限止关系。
或否定的回答。可译为“吗”。 序停顿,引起下文的作用。
67. 68. 69. 70.
也:<语气>用于陈述句句末,助判断语气。表示肯定主语和谓语间魏庄子:春秋时晋大夫魏绛,据史书记载,晋候曾将郑国所送女乐、之:<助>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表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古之人不欺余也”也,语气词,助
的同一关系。
编钟分一半赐给魏绛。
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此处表示为修饰、限止关系。 感叹语气。
译文: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却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水的分流处,有块大石头挺立在水流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记住这些景象了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