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奎2008年考研政治哲学部分复习指导(二)
四十个概念就是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2000年就考了,07、08年会不会再考选择题、得分点,这是仍然要注意的。
四十一个问题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四十二个问题是真理和价值。
四十三个问题就是价值的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的主要特点是它的主体性,它是不是不受客观的限制和约束呢,也不是的,也要注意一下价值的客观性和主体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虽然价值的特点是主体性,但是价值的内容本身是由客观决定的,价值的内容本身也是客观的。
四十四个注意一下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这个考选择题的可能性比较多一些。 四十五个注意辩证法和适应方法,邓小平提出来言辩证法办事,当时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表扬,说很赞成。
四十六个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四十七个注意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我们哲学基本问题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就表现为历史观的社会问题,这个可能会考到,可能考选择题的地方。
四十八个就是实践和社会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是容易考单选的地方。
四十九个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就是社会的唯物性。
五十个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要特别注意哪些概念属于上层建筑,老师讲的时候尽可能的给大家多分析一些现象。
五十一个要注意政治上层建筑,这个政治上层建筑包括什么概念。 五十二个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
五十三个就是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这个很简单,或者考得分点,或者考多选题,对基础弱的同学也要注意,所以有一些基础好的同学可以不看,但是我这个更适合功课和外语的同学。
五十四个注意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我们哲学的复习首先要强调概念,概念既是选择题的基本题材,又是主观题的主要
得分点,而且一般都占二到三分,哲学的概念注意多少,我主张最宽最宽就注意我刚才说的50多个就可以了,包括功课、外语等同学,对哲学和政治一点都不会的东西,可以把这50多个概念做成卡片,看清楚了,就可以了。
哲学复习方法第一强调概念,第二强调基础练习,哲学的选择题要做好,哲学的基本功要强,要多作选择、要多做练习题,要多做选择题的练习题。
哲学基础练习题,我平时跟同学讲过,哲学单选题应该做三到四遍,基础过关2000题上的哲学单选题要做三到四遍,多选题要做六到八遍。
第三个是需要老师的科学指导,老师讲哲学课的时候,讲的好坏,对于广大的理工同学的复习效果直接有联系的,因为哲学的同学对哲学一个是没有兴趣,另外概念很少,如果老师指导恰当的话,可以花很少的时间复习出很好的效果。
最后老师对同学的科学指导有哪些要求?我总结了一下,老师讲哲学的时候,一个好的老师讲哲学应该起码包括这几个方面,第一个要有能力对概念用简明扼要语言对哲学的概念进行准确的把握,应该很简单明确,不是从哲学语言到哲学语言,要用简明语言去表达。
第二个问题,哲学老师讲课应该对概念的命题方式,讲课的时候,我们一门课讲下来之后,对于每个知识点的命题方式应该给同学交代清楚,有的知识点只是考选择,有的知识点既可以考选择又可以考分析,有的可以考单选、也可以考多选。这个一定要明确,你比如说物质的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特性这种概念就有单选题的特点,有这样的形式的特点。但是讲这个还不够,如果一个老师只讲到这个角度,老师的任务只完成了一半,这个老师最多只能算二流老师,你还要浅入浅出,这只是做到由繁入简,还要由简入繁。
第三个环节就是要明确单选题也好、多选题也好,分析题也好,要尽可能给同学展开变化的可能性,尽可能展开主要的命题角度,你比如说我们物质的特点,物质的特性是他的客观实在性,这个概念老师一概括几分钟就讲完了,但是这个题考试,考分析题没有可能,只能考选择,考选择题有几个角度,这个时候老师要展开,要帮助同学把最主要的思考角度都要思考到,这个同学才算掌握了客观实在性的概念。比如说哪几个角度?首先要跟同学明确,我们在理论上理性的抽象的客观实在性和我们在感官当中的客观实在性有什么区别,因为很多同学一听到客观实在性五个字就等同于是乎感官实在性,怎么样把这两个区别开来,这就是选择题考概念之间的微妙区别的地方,这个越是微妙区别越容易选错,所以首先要深化他,要讲清楚理论上、哲学上、抽象上的客观实在性和我们感官上的客观实在性有什么区别,在哪里。
我们感官上的客观实在性是不是就等于我们所讲的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实际上差别
很大,感官上感觉到的客观实在性,张三和李四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按照这么一个东西来说,这个客观实在性就是不确定的,主观唯心主义就有理由了。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实在性讲的是存在于人的内心之外,不以人的任何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客观实在性,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看得见、摸得着,有的人色盲看的是白的,不是色盲看的是红色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客观的东西了。
再深入一下,世界统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意识的思想、观念呢,观念有没有客观实在性,思想有没有客观实在性,意识想想有没有客观实在性呢,怎么理解呢?如果老师不讲,做选择题同学还是不会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现象在人类社会当中,仍然是不以任何意识为转移的东西。资本主义一直想消灭马克思主义,不可能,我们中国共产党一直想消灭宗教,有可能吗,这就说明这个意识实在性老师一定要讲到,让同学尽可能变化的理解所谓的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第三个角度还要进一步说明,所谓的社会物质性的客观实在性和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两个客观实在性之间有什么区别,这也是容易出选择题的地方,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或社会的客观实在性,这两者之间他的区别和联系,这是我们第三个要注意的。
第四个要进一步的强调,从科学的技术,科学的发展来看,物质的新形态,物质当中不断的出现新的物质形态,有的可能把传统的物质概念,把传统的概念推翻掉,比如说现在的暗物质,反物质,时间隧道的可能性科学家都承认了,这些概念不是把原来的物质概念推翻掉了呢,为什么没有推翻原来的物质概念呢,反而更进一步的证明了原来的物质概念呢,要把同学讲清楚这个道理,如果不讲清楚,同学还是没有办法把握。
我说的意思是老师要从三个方面讲清楚这个问题,要深入浅出,浅出之后还要继续深入,浅出了不深入,同学还是回答不上来问题,看着课堂上都清楚了,但是答题的时候全部都错误。
我再举一个例子,为了让同学印象深一些,我反复的强调,同学一定要清楚,什么叫听懂了,听懂了,不但要知道这个哲学的原理、概念,而且要知道这个概念在生活当中有多少种表现,由若干个角度、若干个现象都可以解释,你才叫哲学弄懂了。
再举一个概念,最近几年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化自然、自在自然,人化自然就是被实践改掉的东西,同学一听就懂了,但是在具体的出题上,如果出选择题的话,哪些角度可以说,怎么样能够准确的理解这个东西呢,这就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的地方,老师虽然不能完全穷尽,但是要尽可能的说明一个概念的多方面的变化形态和现象的解释。
比如说我们刚才说的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不是就是人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