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时检测:(十七) 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时检测

课时检测(十七) 辛亥革命

1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与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都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结果和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欧美列强对中国抵抗态度不同 B.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 D.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解析:选D 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结果失败,而其影响并没有深入人心,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结果取得了完全胜利,其影响非常大,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举动,而后者则是全民族抗战,所以群众基础是最关键的,故D项正确。

2.20世纪初,孙中山在《排外与国际法》一文中指出:“各国交际,未尝不视国力之强弱以为进退,而相与结不对等之约。”这主要表明,孙中山( )

A.具备一定国家主权意识 B.承认中外条约即国际法 C.认清了列强的侵略本质

D.主张废除不平等的条约

解析:选A 材料中孙中山意在使中国强大以建立平等外交,具有一定国家主权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不对等条约而非国际法,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国家主权意识而非侵略本质,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20世纪初的时代要求,故D项错误。

3.(2019·郑州期末)20世纪初《民吁日报》以鲜明的言论表达了对某运动的支持:“自今日以往,凡官吏有查卖我路矿,侮辱我国体者,必号位陈诉于四万万同胞之前,以求裁判焉。凡外人有觊觎我主权,侵削我领土者,必反复开导于四万万同胞之前,以求挽回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强化国人的民权观念和民族意识 B.该运动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表达了全体中国人强烈的近代国家观念 D.该运动结束后官民矛盾得到有效的缓和

解析:选A 材料呼吁民众团结起来与官吏和帝国主义斗争,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全体中国人”,表述绝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官民矛盾的变化,故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时检测

2 4.1912年底,云南都督蔡锷认为,《临时约法》使得临时政府难有作为,如果正式宪法由国会制定,“难保不偏重党见,趋于极端,徒为防制行政首长之条规,致失国家活动之能力”。据此可知蔡锷( )

A.主张修改约法,强调权力制衡 B.反对政党政治,巩固革命成果 C.主张推动宪政,维护民主共和 D.质疑议会民主,增强政府权威

解析:选D 材料体现了其对议会式民主和宪政持怀疑态度,故D项正确。

5.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传统社会,民众一般是很少组成团体来参政的,而在辛亥革命后,工人、商人、妇女等对国事、政事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辛亥革命( )

A.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促进政治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C.改变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结构 D.提高了民众民主政治的素质

解析:选B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不同阶层的人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未进行大规模自下而上的社会经济变革,故C项错误;“他们开始将集会、结社”不是属于政治素质的范畴而仅是政治行为,故D项错误。

6.(2019·衡水联考)陈旭麓先生认为,20世纪初的立宪派和革命派是一对矛盾,具有不同一性、对抗性,但另一方面二者互相联结,又具有同一性。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都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反对清政府统治 B.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求 C.经济基础的不同导致政治主张截然不同 D.革命派的主张比立宪派更符合世界潮流

解析:选B 立宪派主张继续保持清朝皇帝为代表的清朝统治,而只把它的政权组织形式改变,故A项错误;无论是立宪派还是革命派都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故B项正确;无论是立宪派还是革命派都建立在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基础上,故C项错误;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符合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故D项错误。

7.在学术界,颐和园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其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都将矛头对准颐和园,使得颐和园的建设经费问题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时检测

3 为当时学术研究的重点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根源于( )

A.政治斗争的需要 B.民主思想的传播 C.近代海军的发展

D.甲午战争的失败

解析:选A 康梁是维新派身份、邹容是革命派身份,他们都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斗士,故A项正确;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康梁、邹容反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根源,故B项错误;题干提及的康梁等人就慈禧太后为筹备60大寿寿宴挪用海军军费,不利于近代海军的发展,故C项错误;甲午战争是人们关注颐和园问题的一个影响因素,但不是根源,故D项错误。

8.武昌起义爆发前夕,刘复基、杨洪胜、彭楚藩三位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回答清政府官员“为何要造反”的责问时,彭楚藩答称:“庚子之役,仇教仇洋,引起战祸,及至兵临城下,又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材料可以说明( )

A.清政府卖国行径引起中国人民反对 B.武昌起义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复仇 C.部分政府官员同情革命党人暗中支持 D.《辛丑条约》签订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解析:选A “引起战祸……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体现清政府卖国,故A项正确;“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复仇”过于片面,故B项错误;体现不了政府官员的支持,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是列强瓜分中国导致的结果,故D项错误。

9.1906年,清政府陆续举办了几届旨在选拔、任用归国留学生的“考试”,内容涉及工程、机械、理化、医学等,部分应试者获得相应功名出身。据此可知,晚清时期( )

A.选官出现从重八股到重科学变迁 B.封建正统思想仍然左右政治生活 C.新人才选拔体系受到留学生推崇 D.科举制依然存在并且发挥着作用

解析:选A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在选拔、任用归国留学生的考试中主要考察科学知识,然后给予相应的功名出身,所以可知晚清选官开始重视科学,故A项正确;考试主要涉及自然科学而不是儒家经典,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留学生对此的态度,故C项错误;1905年已经废除了科举制,故D项错误。

10.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时检测

4 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 B.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 C.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D.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提出了变革制度的要求,可知清政府注重社会变革以应对统治危机,故D项正确。

11.国会政治是民初国人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用于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在君主集权制度颠覆之初,国人普遍接受了“民国”应当“主权在民”的近代政治理念。但国会政治在民初仅仅实施了13年,就在近乎举国一致的声讨声中寿终正寝。材料反映了( )

A.北洋军阀否定“主权在民”理念 B.共和制度不适应中国的国情 C.国人缺乏现代民主政治意识 D.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

解析:选D 辛亥革命后,国人普遍接受“主权在民”理念,而国会政治却实施了13年就结束了,说明要实现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比较艰难,故D项正确。

12.(2019·蚌埠模拟)宋教仁曾论证“汉族”是从西方迁徙而来,与当时强盛的西方国家在种族上同源;章太炎公开宣扬“汉族”来自巴比伦;梁启超、刘师培等人到处讲世界上所有的人类都始于帕米尔高原。这种宣传旨在( )

A.激励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B.鼓吹西方文明“优越论” C.追求历史研究的真实性

D.强调人类文明的整体性

解析:选A 材料强调汉族的来源与西方同源意在论述汉族强国之路的可行性,从而激励国人自豪感,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业被当作士农工商之“末”,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商法起始于清末大规模的商事立法,其间完成了包括《钦定大清商律》(1903年,包括《商人通例》和《公司律》)、《破产律》(1906年)等一系列商事法规。这些法律从形式、体例到内容都具有创新性,符合中国法制近代化的需要。它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时检测

5 完备了中国近代的法制体系,有助于中外法律文明的相互融汇。

——摘编自许世英《论清末商法的实施及其效果》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文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一十七条规定,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第二十三条规定,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材料三 美国宪法的产生源于美国社会本身具有的独特的民主、共和传统和西方古典自然法思想及长期实行的悠久的普通法传统……从而构造出美国宪法中规定的“三权分立”和“联邦制”等国家权力配置方式与制度设计,使美国宪法既有明确的原则,又有具体的条款,既可以操作,又富有弹性,从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长久的适应力。

——摘编自彭澎《论1787年美国宪法的

宪政理念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修订法律的原因并分析其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共同点以及给我们的启示。(13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从经济、政治、法律、西方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第二小问,据材料一省略号后的三句话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从两部法律的性质、制衡原则上分析;第二小问,根据两者共同点得出法律制定必须体现主权在民的原则;以及《临时约法》虽然效仿美国1787年宪法,但是很多地方又有区别,得出应结合各国具体国情而定。

答案:(1)原因: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法律制度和理念传入;清政府统治危机;清末“新政”鼓励工商业;封建法统不适应形势变化。

作用: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近现代法律思想、法律观念的引进和传播;为中国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共同点: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民主的原则;体现对权力的监督与制衡。 启示:法律制定必须体现主权在民的原则,应结合各国具体国情而定。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1~1912年部分省的临时约法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时检测:(十七) 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时检测课时检测(十七)辛亥革命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与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都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结果和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欧美列强对中国抵抗态度不同B.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pak63fkk60zn011oo6h6et871df8g0196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