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正确处理口腔医疗垃圾 保护环境卫生
关键字:环境卫生
口腔医院相对于综合医院规模小,医疗垃圾相对较少,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包括被患者污染的沾有血液、体液的棉球、纱布等废弃物以及过期的液体、药品等,还有一些口腔特殊的工具和废弃物,如口镜、镊子、牙钻、砂石、取模材料、银汞合金、拔掉的牙齿等,因其体积小、形态特殊,某些医疗垃圾易被患者带走,而忽视其具有的较强传染性和污染性。如果放任这些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并随意丢掉,势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威胁。
1口腔医疗垃圾的危害
1.1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流行性感冒、SARS、性病等传染性疾病是21世纪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据2003年在全国范围进行的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居亚洲第2位,全球第14位[1]。在我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总人口的9.7%,其中约3000万为慢性乙肝患者,病毒性肝炎的广泛传播和流行,对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2]。目前我国现有肺结核病人约450万,居全球第2位,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15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达13万,大大超过因其它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3]。世界著名生物医学研究专家何大一博士在海南博鳌“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上说,下一次全球性流感对中国的威胁可能是最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大的,再一次的全球流感流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届时数百万人将因此丧生,流感能够给全球公共健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4]。人们不会忘记2003年的传染病SARS在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越南、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迅速蔓延,全世界非典型肺炎患者超过8000余人,死亡人数超过800人[5]。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组疫情分析专家徐德中教授分析得出SARS流行规律是:SARS的流行从医务人员暴发开始,医院的感染成为重要的传染源,90%的发病人数与医院感染有关[5]。
1.2医疗垃圾与传染性疾病的关系据国家卫生部门的医疗检测报告表明,医疗垃圾的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殊性[6]。加强对医疗垃圾的正确处置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然而,许多口腔小诊所,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污染环境,将口腔医疗垃圾随意处置,使得许多口腔污染物品流入社会,如沾有患者体液或血液的口镜、镊子、牙钻、注射器等小器械易被患者带走或被小孩子拣去玩耍,可造成二次污染。我们知道,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就是艾滋病传播的一项重要途径。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将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后出售以谋取暴利,这些带有大量病毒、病菌的物品,可能导致病原菌的传播和医源性感染的暴发,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活。
2口腔医疗垃圾的正确处理
2.1建立相关的制度,加强法制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消毒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有关条例,并建议建立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一些相关的有关污染的法律制度,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单位或个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强化国家的法制管理。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环境污染问题关乎子孙后代的问题,是我们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是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建立一整套法律制度才
能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局面,使人人重视环境污染问题。 2.2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认识到医疗垃圾的正确处理与提高人口质量,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广大医务工作者对人们健康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环境的保护感,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加强对医疗垃圾污染性的重视,并做好对患者的宣传、解释工作,杜绝使用过的一次性口腔医疗器械流入社会。
2.3加强对口腔医疗垃圾的消毒无害化处理对于口腔医疗垃圾进行消毒无害化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既可降低清洁人员的感染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病原菌的传播和医源性感染的暴发。针对不同的口腔医疗垃圾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并依据其处理方法,采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统一包装,指定专人负责上交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记录备案。对可燃烧的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如棉条、纱布、胸巾、纸捻等;对取模材料、拔掉的牙齿、充填废弃物等进行浸泡无害化处理后,集中回收进行深埋处理;对一次性的口镜、镊子、探针、牙钻、注射器、输液器、医用手套等进行浸泡无害化处理后,集中回收进行毁形处理。
2.4加强对医疗一次性用品的管理目前,大部分口腔医院为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防止病毒、病菌的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大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如口腔检查盘、手套、注射器、漱口杯、吸唾器等。如果对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不严,有的流失到社会被反复使用,就会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另外,如果这些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具被回收再次使用,后果非常严重,可导致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感、肺结核、性病等传染病的感染。众所周知,注射器的共用是艾滋病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当规定医院必须加强对一次性医疗器具的管理和处理,严防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罗华军,王芳艳.艾滋病治疗进展.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21(3):384.
2中华医学会.中国乙肝患者认知现状研究报告,2005-1-19. 3端木宏谨.顺应潮流繁荣学术―――结核病流行和防治回顾.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1):1-4.
4专家揭示预防今年可能发生的流感流行.首都医药,2003,16:14.
5张波,府伟灵.SARS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71-73.
6胡盛杰,付跃安,尹立吾.医疗垃圾的危害与处理.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57(7):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