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A组 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从根本上说是由________决定的。( )
A.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解析: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要看清题目中的“根本”二字,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虽然由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但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不是根本因素,最根本的应该是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B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下列对按劳分配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②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③个体劳动所得、按劳动要素分配均属按劳分配 ④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属按劳分配,奖金不属于按劳分配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①②是正确的;个体劳动所得存在于个体经济中,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所以三者各不相同,不存在隶属关系,故③错误;国有企业工人的奖金也是按劳分配收入,④错误。
答案:B
3.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调节。我们之所以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因为( )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 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③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②错误,因为当前我国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④错误,因为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体现的是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故选A。
答案:A
4.当今收入分配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解决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问题必须突出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下列选项通过按劳分配方式获得收入的是( )
A.靠房地产、购买股票获得的收入 B.在小微企业打工获得的收入 C.转卖科研成果获得的收入
D.在国有企业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 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国有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D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B项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C项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三者均干肢不符。
答案:D
考点二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 )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该企业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这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所以排除①;④说法太绝对;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B
6.2017年3月,某地尝试以信托方式开展土地流转试点。该地将三个行政村的农用土地,委托给中信信托公司经营管理,农民定期获得土地租金,而且还可以获得浮动收益。村民将土地委托给中信信托公司经营管理,定期获得土地租金和浮动收益属于( )
A.按劳分配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C.按管理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D.按资金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解析:作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判断土地在不同的形式下所获得的收入是不同的,我国农村土地属集体所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时农民在承包的土地上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十八大后,我国农村土地可以流转,在流转过程中农民所获得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即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故B正确。
答案:B
7.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媒体通气会宣布,国资委2017年计划在中央企业层面选择10户子企业,指导各省市分别选择10户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试点。这种改革将( )
①使员工能够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完善管理机制 ②建立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③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增强企业凝聚力 ④巩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消除国有资产经营风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属于建立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有利于增强发展活力,也是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②③符合题意;员工持股并不意味着员工能够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①说法错误;④中“消除国有资产经营风险”夸大了员工持股试点的作用。
答案:B
8.股权激励,是对公司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公司用于激励并留住核心人才而实行的激励机制。截至2017年4月17日收盘,已有逾百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使核心员工与公司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 )
①增加员工的按劳分配收入 ②降低公司员工的投资风险 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④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①错误;股权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对于员工个人增加收入和公司发展都有积极作用,③④正确,故D项应选;股权激励不能降低员工投资风险,②错误。
答案:D
B组 提能强化练
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实行“三权分置”办法,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该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产生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②产生的收入属于按劳动分配收入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④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解析:农民将土地承包权入股,享受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①④正确;②中按劳分配与题干不符;并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③说法错误。
答案:D 10.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 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3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
A.29 760元 17 000元 B.49 760元 20 000元 C.48 800元 20 000元 D.44 260元 3 000元 解析:王某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收入是在国有企业中所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的收入即36 000+960+12 800=49 760。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股分红和技术入股所获得的收入即3 000+17 000=20 000。
答案:B
11.某国有企业职工张某,一直积极工作,其收入一直是同岗位中比较多的。但因企业效益下降,2017年他的工资水平也有所下降。由此可以看出( )
①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人们分配结果的重要因素 ②该国有企业并没有贯彻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 ③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变化,受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④其他分配方式的存在,影响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国企职工张某因积极工作,其收入是同岗位中较多的,说明①;效益下降,工资下降,说明③;②④说法错误。
答案:B
12.李克强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完善保障和激励创新的分配制度,探索年薪制、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要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效益分享比例,让他们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成果合理合法地富起来。这一要求( )
①有利于科技人员创造更大的价值 ②是基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③是基于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每个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④是基于分配关系的完善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创新收益分配机制,让科技人员以自己的发明创造合理合法富起来,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提高科技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推动科技人员创造更大的价值,①正确;创新收益分配机制,是为了完善收入分配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④正确;②说法错误,按生产要素分配可能会扩大收入差距;③中的“每个消费品分配”应该为“个人消费品分配”。
答案:B
13.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政策为核心的政策体系。调查显示,与试点实施前相比,试点企业股权结构得到优化,成果转化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企业年平均净利润增长166.2%,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这说明( )
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②分配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研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 ④国家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的试点企业,股权结构得到优化,股权转化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年平均净利润增长166.2%,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这体现了②④。③中“取决于”的说法错误。股权和分红激励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调动了生产要素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公平,①不对。 答案:D 1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得到国家保护和社会认可。下列选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 ①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 ②股票持有人获得的股息、红利、股票交易收入 ③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④国有企业职工的年终奖金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及股票持有人获得的股息、红利、股票交易收入都不是通过劳动获得的,它们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排除③;④属于按劳分配收入,是合法的劳动收入,不选。 答案:B 15.老赵今年62岁,下岗多年,靠“低保”过日子。他很爱栽花种草,侍弄花草很有一套。因儿子要买房、结婚,家庭经济负担明显加重,老赵设法增加收入。其朋友的下列建议中可以增加其收入的是( ) ①利用房屋临街的条件设摊卖花草、盆景 ②要求有关部门提高“低保”待遇 ③学习股票知识,把家庭积蓄、养老金等凑起来,专职炒股生利 ④到区某园林公司应聘技术人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低保”待遇的提高不是由个人意愿决定的,②说法错误;老赵靠“低保”过日子,因此抗风险能力较差,不宜专职炒股,③做法错误;①④建议可行,故选B项。 答案:B C组 大题冲关练 16.某中学高一(三)班学生围绕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巨变开展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调查访问、搜集材料、拜访专家、走访熟人,积极获取第一手材料,受益匪浅。 下列图表是他们走访语文王老师的笔录: 全家家庭收入(元) 全家家庭支出(元) 年份 其他收食品支其他支工资收入 入 出 出 1978 500 0 300 200 1998 30 000 4 000 6 000 6 200 2017 80 000 27 000 20 000 32 000 注:王老师的儿子现就职于国有企业,女儿在一私营企业做技术员,老伴在校内开商店。 依据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王老师家收入、支出状况的变化中,你能获得哪些经济信息? (2)王老师儿子的收入方式有何特点?意义怎样?请简要分析。 答案:(1)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王老师一家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激发和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了家庭收入。 ③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王老师的家庭消费结构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①王老师的儿子现就职于国有企业,其收入方式是按劳分配。 ②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按劳分配又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017 - 2018学年高中政治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