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 训 管 理 制 度
总则
1、为使公司的员工培训工作统一、规范的进行,使员工培训管理有所遵循,特制定本制度。
2、培训的目的在于开发公司人力资源、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工作绩效,使员工获得公司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与企业共同成长。
3、本制度中的培训是指员工在特定的场合就某一主题进行的学习、讨论、演练等,旨在提高员工工作技能和素质的活动。
4、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一、目的
为配合公司的发展目标,提升人力绩效,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能力与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并有计划地充实其知识技能,发挥其潜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发扬本公司的企业精神,特制定《培训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作为各级人员培训实施与管理的依据。
二、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所有员工的各项培训计划、实施、督导、考评以及改善建议等,均依本制度办理。
三、培训机构与权责划分
1、公司的培训工作由行政人事部归口管理,各部门配合实施。 2、培训部为公司的培训主管机构,应根据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各部门的培训需求及公司全年工作安排制定出公司总体的年度和月度培训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并考核。
3、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向培训部提交本部门的培训需求计划,并积极配合培训部开展培训工作。各部门内部应定期组织交流会,互相研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培训部门权责
1) 制定、修改全公司培训制度;
2) 拟定、呈报全公司年度、季度培训计划; 3) 收集整理各种培训信息并及时发布;
4) 联系、组织或协助完成全公司各项培训课程的实施; 5) 检查、评估培训的实施情况; 6) 管理、控制培训费用; 7) 培养和管理公司内部讲师队伍;
8) 负责对各项培训进行记录和相关资料存档; 9) 追踪考查培训效果; 10)研拟其他人才开发方案。
5、各部门权责
1)本部门年度、月度培训工作总结与培训资料的汇总、整理及归档; 2)收集并提供相关专业培训信息;
3)配合部门培训的实施和效果反馈、交流的工作;
4)确定部门内部讲师人选,并配合、支持内部培训工作;积极配合培训部实施培训工作;
5)本部门员工的上岗、在岗培训及其考核; 6)本部门参训员工的组织与管理;
7)培训工作报告的撰写与呈报。
四、培训管理相关制度
第一条:一般要求
1. 培训安排应根据员工岗位职责,并结合个人兴趣,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尽量做到合理公平。
2.凡本公司员工,均有接受相关培训的权利与义务。
3.全公司培训规划、制度的订立与修改,所有培训费用的预算、审查与汇总呈报,以及培训记录的登记与资料存档等相关培训事宜,以人力资源部为主要权责单位,各相关部门负有提出改善意见和配合执行的权利与义务。 4. 全公司的培训实施、效果反馈及评价考核等工作以人力资源部为主要权责单位,并对全公司的培训执行情况负督导呈报的责任。各部门应给予必要的协助。
第二条:培训体系 2.1新员工入职培训
1)培训对象:所有新进人员。
2)培训目的:协助新进人员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顺利进入工作状况。 3)培训形式:公司集中培训和技能培训。
4)培训内容:涉及公司简介(包括公司发展史及企业文化,各部门职能等)、公司制度介绍,薪酬和激励机制,素质培训等。 2.2在职员工培训
1)培训对象:公司内部员工
2)培训目的:最大效度的利用公司内部资源,加强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在公
司内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并丰富员工的业余学习生活,提高员工的技能和觉悟等。
3)培训形式:在公司内部以讲座或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进行。 4)培训内容:涉及公司各个部门,管理体系,技能,执行力,积极性和价值观等,以及员工感兴趣的业余知识、信息等。 2.3外部培训
1)培训对象:最有价值员工和突出贡献奖员工及机械维修和重要岗位的薄弱环节的培训
2)培训目的:依靠外部专家力量,提升从业人员在本职工作上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以增进各项工作的完成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3)培训形式:参加外部公开课、交流研讨会,或请外部讲师在公司内部授课。 4)培训内容:涉及专业技术知识、管理方法、领导技能、经营理念、企业战略性、发展性等内容等。 2.4培训师管理
1)培训师:培训师分为外聘培训师和内部培训师两种,培训师由培训部根据培训计划统一选聘和确定。
2)内部培训师的聘用:对于内部培训师,采取侯选人主动报名的方式,由培训部组织统一审查、考核的方式,经考核合格的培训师,聘为公司内部培训师(定为初级、中级、高级)。
3)内部培训师由公司给予一定的培训补助,培训补助的标准和核发由培训部负责,具体补助标准为(培训部人员除外):
级别 标准津贴 工作时间/(小时/元) 非工作时间/(小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