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十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 初中版 文言文阅读训练基础篇翻译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蒲松龄的座右铭:,,。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练习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A.然所蓄茶有数等 蓄:含蓄

B.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 恭:通“躬” C.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惑:迷惑不解 D.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热:热情 2.翻译:

(1)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

其中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就不会拿出来。 (2)手自烹进,冀得称誉。

僧人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贵官,希望得到称赞。 3.概括文中僧人的性格: 趋炎附势,攀附权贵,奉承拍马。

4.文末僧人听了贵官的话后的心情应是( C )

A.愉快、满意 B.厌恶、不满 C.失望、沮丧 D.仇恨、恼怒 5.给我们的启示是:

不能按照人的贵贱来区分,应该要一视同仁。 6.本文的僧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有才却势力,虚荣有没有耐心的人。

文化常识

话说“饮茶”

据史籍记载,我国4000年前一带已盛产茶叶,并作为贡品向周王室进

[2]

?贡。唐朝的曾着有《》,他对很有研究,被誉为“”。饮茶的习惯,从

四川、向长江中下游及北方扩展。另外,它从逐步向平民百姓渗透。在饮茶习惯的传播上,佛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佛教提倡坐禅,这种清静需要提神、驱睡,而茶叶正具有这种功能,所以寺庙及僧人种茶、制茶、饮茶成风。

8蛇蜃化石

治平①中,泽州②人家穿井,土中见一物,蜿蜒如龙蛇状,畏之不敢触。久之,见其不动,试摸之,乃石也。村民无知,遂碎之。时程伯纯③为晋城令,求得一段,鳞甲皆如生物。盖蛇蜃④所化,如石蟹之类。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

①治平:宋英宗年号 ②泽洲:今山西晋城一带 ③伯纯:宋代人,生平事迹不详。 ④蜃:传说中一种像蛇而又有角的动物。蜃,音shèn。 久之: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其:代词,指土中一物 乃:是 遂:于是

1.村民开始见到化石时“畏之不敢触”的原因是此物像龙蛇一样,蜿蜒曲折。

【文学常识】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1岁时南迁至福建的武夷山、建阳一带,后隐居于福建的尤溪一带。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进士。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出使辽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着《梦溪笔谈》。

【译文】

治平年间,泽州有人家挖井,在土中发现一个东西,蜿蜒曲折像龙蛇的形状,人们害怕它,不敢触摸。过了很久,见它不动,就试着去触摸它,原来是石头。村里人缺乏知识,就把它敲碎了。当时程伯纯担任晋城县令,取得一段,石上的鳞甲都和活的生物一样。这大概是由蛇、蜃所变化的,如同螃蟹变成石蟹那样。

【作品赏析】

这则笔记记述了泽州发现的蛇蜃化石。这种化石形状“蜿蜒如龙蛇”、“鳞甲皆如生物”,从文中描述的情况来看,应当是一种古爬行动物的化石。远在数亿年以前的地质古生代,我国北部曾经是气候温和而又湿润的地方,那里生长着茂密的古代乔木,也栖息着各类爬行动物。后来,地壳变迁,气候转寒,许多动植物不能适应这一变化,于是相继消亡了。一部分遗骸被埋葬到地壳深处,成为后来人们所见到的化石。泽州发现的那段化石应当是那一时期的遗物。

9父子性刚

有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饮),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选自明代冯梦龙《》

注释

俱:都 遣:派 入:进 市:买

将:将要 值:适逢,恰好碰上,遇到 遂:于是 良久:很久

第十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 初中版 文言文阅读训练基础篇翻译

蒲松龄的座右铭:,,。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练习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A.然所蓄茶有数等蓄:含蓄B.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恭:通“躬”C.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惑:迷惑不解D.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热:热情2.翻译:(1)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oylv9ytuq0088t3x4ji0cqsi0v0jd00p6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