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习设计的十四条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规范。无论从目标的导向功能、反馈功能,还是从目标的激励功能和鉴定功能来说,练习设计都应该受教学目标的制约。
(2)少而精原则
要科学安排练习数量与练习时间,改变“课内满堂灌,课外多多练”的状况,要精心设计具有代表性、覆盖面大的练习,做到质量减量,择优筛选,尽可能将练习安排在课内完成。在课内无法完成当天练习的情况下,可将练习和重点难点在课内让学生完成,而将适中的练习留给学生回家处理;做到学有所得,练有收益。
(3)发展思维原则
不能只设计形式单一、简单重复、直接套用的练习,而应围绕所学基础知识设计一些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的变式题、“智慧题”等,使学生不仅会做,而且会想。
(4)灵活新颖原则
设计的练习,不能超出大纲,但又要不落俗套,要新颖灵活。可以设计一些“一看就懂一做就错”的练习,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趣味题。要防止猎奇生僻,做到活而不偏,新而不怪。
(5)整体性原则
世界上一切客观事物都处在一定的系统中,一切研究对象都可视为系统。用整体性观点来看,练习这个系统,它从属于整个教学系统。
但练习本身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又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要素)构成的。从内容看,练习题有概念题、计算题、应用题、几何题和测量题等;从题目难度看,练习题有基本题、综合题和思考题等等;从练习的功能来看,有教学功能、发展功能、教学功能等等;从题目的编排顺序来看,有准备题、例题、练习题、复习题和总复习题;从题型来看有填空、判断、计算题、问答题和应用题等等。用整体原理指导练习设计,就是要实现练习系统中诸要素的最佳结合,使练习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而不是随意练习。
(6)教育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练习设计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使学生通过练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且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我们设计练习时完全可以用生动、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以及一些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
(7)启发性原则
实践证明,练习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设计练
习时要在“最近发展区”上多做文章,使学生通过练习学会一种方法,掌握一种思路,发现一种规律,或对解答其它问题有所启示,把知识的应用价值和智力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8)层次性原则
练习要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呈坡度,出层次,使学生从感知认识→熟练掌握→创造性地运用,循序渐进,逐步加深。一般来说,我们每次应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的练习,一般指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第二层次的练习,一般指对基本题有较大变化的习题(变式题,或带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这是学生把知识转为技能、对知识进行同化的过程;第三层次的练习,一般指在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较高的习题。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强化、优化的过程。
(9)多样性原则
理论与实践都能清楚地说明,单一形式习题的反复练习,只是一种无差度的重复练习。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但是由于这样的练习是机械的、枯燥乏味的,不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持久记忆,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材上的练习需要补充、删改和加强。从题型来看,应补充填空、选择、判断、匹配改错、补缺、看图编题和看题绘图等题型;从形式来看,可补充求同练习和求异练习、顺向练习和逆向练习、分化练习与同化练习、类比练习和对比练习以及观察学习和操作练习等等;从结构来看,要根据一些目的,设计一些题组让学生练习,使知
识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总之,我们应该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从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使他们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加深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
(10)周期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遗忘规律,对已经学过、练过的知识要经常设计一些以新代旧、新旧结合的题目让学生练习,防止“痕迹”的消退。必要的反复与机械的、多余的重复不同,它对于巩固知识和技能是极为重点的,但是要注意反复练习的合理分布。有关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适当的分散练习比过度的集中练习更加优越。因此,教过新知识之后,要进行较集中的练习,以后适当间隔一段时间后又要再进行类似的练习。随着新知识巩固程度和熟练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步延长间隔时间,并可采用以新带旧的方式保持经常性的练习。
(11)困难性与量力性原则
困难性是指作业要有一定的难度,而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回答的问题。斯卡特金指出:“不能把可接受性理解为易于掌握,而是要理解为力能胜任的困难程度。若把科学性原则与力能胜任难度原则密切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它们就能反映教学过程与它本身固有的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又说:“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性原则的含义就不再是抽象的,而是有具体内容的;而力能胜任的难度原则就成了衡量学生脑力与体力劳动强度的一种尺度。”因此,布置作业应该考虑困难性。
例如,有些隐蔽条件的设置,应该让学生有一定的思维活动量才能发掘;有些较为复杂的综合问题巧妙安排突破口,应该让学生通过
审题、剖题、分析、联想等一系列紧张思维活动才能找到。总之,这类困难性作业,应该是学生在熟练掌握“双基”的前提下力能胜任的,而且还要考虑多数同学的适应性。
应该注意,困难性作业不能超越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有些教师热衷于高难题,在布置课外作业中,不断加码,无限拔高,这势必酿成不良后果。布置作业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和需要,或者过难,或者过深,学生花了时间,得不到结果,就会使他们的兴趣、情绪受到影响,作业质量不佳,甚至一塌糊涂。这样作业,教师批改费时费力;检查作业和讲评时太长,使进行新课的时间相对减少;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学生理解知识就会不深不透,做起作业来更感到困难。如此反复,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是产生学生负担过重的主要弊端。
量力性是指布置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衡量作业的内容,做到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估。
作业太难,学生束手无策,或是在安排时间内做不完,就会挫伤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甚至使学生产生自卑感。还有可能形成像前面所说的“恶性循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作业太易,很快就做完了,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会降低他们做作业的兴趣。如果一个班内成绩悬殊,还可布置适当数量的选择题,以满足成绩较好的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设置A、B题,让学生自由选做或规定必做。这些都是按量力性原则对不同程度学生的团体施教。但是,千万不能降低标准追求作业的良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