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课《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观潮》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盐、屹”等12个生字,会规范书写“潮、据”等15个生字。正确理解“屹立、笼罩、逐渐”等词语。 学习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山河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重点 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 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出示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北宋】苏东坡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 2、同学们,你们知道诗句中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象吗?(钱塘江大潮) 3、出示钱塘江简介: 指名读诗句 指名读诗句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本节课通过古诗导入钱塘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钱塘江是中国五大河(自北向南: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中地理位置最南的河流。钱塘江发源于安徽省,主要流域流经浙江省。钱塘江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约4.9万平方公里,流经杭州注入杭州湾并经杭州湾注入东海。 4、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生了解钱塘江 统编本小学语文精品资料
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大家去看过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壮观的景象。 5、板书课题:1、观潮 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齐读课题 自读课文 指名读要求 本部分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识字解词,采用多种形式的识字解词方法,结合认读游戏及古文识字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助填空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个环节生字书写,通过送字回家游戏、加一加、换一换等多种形式了解字的结构,借助动画感受字的行笔顺序;第四个环节课堂练习,主要对本课的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进行(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yán yì áng dùn dǐng fèi 盐 屹 昂 顿 鼎 沸 指名认读 开火车读 guàn hào bēng zhèn shà 齐读 yú 贯 浩 崩 震 霎 余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 (4)图片认读生字 盐 鼎 沸 (5)古文识字 逐,甲骨文(鹿)(止,追捕),有的甲骨文(豕,野猪)(止,追捕),造字本义:动词,追猎鹿豕等野兽。 震,甲骨文(辰,“振”)(止,两点指事符号表示双腿发抖),表示天雷振撼天地,令人恐惧发抖。造字本义:动词,打雷,撼动天地。 生字组词 开火车读 根据图片理解生字及词语 生了解古文 余,甲骨文(尖圆屋顶)(才,房柱和横梁), 统编本小学语文精品资料
表示单柱尖顶的简易建筑。造字本义:名词,单柱、 无壁的尖顶茅屋,一种最简易的建筑,用于存放一般农资、杂物。 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考察。 (1)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借助图片加深理解)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造句: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上。 学生理解词意 (2)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3)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资料袋 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100千米,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千米。涨潮时,潮水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来,受渐狭江面的约束,潮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生了解相关资料 分自然段读 开火车读 统编本小学语文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