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滑构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摘要:走滑构造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它对油气的生成、运移与聚集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一方面走滑构造变形的特征以及物质记录是区域构造环境分析的关键。另一方面走滑构造派生的挤压、褶皱和抬升作用对油气形成和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在板块构造学说提出近30年后的今天,人们对走滑构造的了解仍很肤浅,对有关问题远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总结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方向,对我国地质构造的研究及地学理论的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走滑构造;走滑断层;走滑构造特征;油气聚集;油气分布
1 走滑构造研究的历史及近年来的研究概况
1906年旧金山地震以后,人们发现地球上还存在着具有大规模水平位移的平移断层。这是人们首先对走滑构造的认识,继而在新西兰死海及南美等地发现了大量的走滑断层,从那时开始,有关走滑构造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
1.1早期研究阶段(50~60年代初)
在走滑构造的早期研究中,人们主要是认识走滑断层,特别是对小型的平移断层观察描述较多,从大区域或全球范围来看涉及走滑构造较为少见。1956年,Moody和Hill发表了他们的经典文章“Wrench fault tectonics”,从而开始了人们对走滑构造研究的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Moody等不仅描述了全球著名的走滑断层及其产状,而且还探讨了它的成因模式。磁异常条带的发现使人们开始了对大洋中走滑构造的研究[1]。但总体来看,这一阶段对走滑构造的研究极为有限,认识也并不深人。
1.2 近代研究阶段(60年代后期~70年代)
60年代板块构造和海底扩张学说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地球上存在着众多的以前未被认识到的大型走滑断层,特别是转换断层概念的提出,引起了 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为板块构造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在这一阶段中,不仅提出了张扭和压扭的概念,而且还运用走滑构造来解释油气的圈闭、盆地及造山带的演化[3],认为造山带中的某些现象用走滑构造来解释比用俯冲模式更为合理。
1.3 现代研究阶段(70年代 ~现今)
从70年代末期开始,有关走滑构造的研究开始走向垒面、深人的轨道。1978年由Windley主持召开了“海洋与大陆中的转换断层”学术讨论会,Audley-Charles等人主持召开了“东南亚岩浆作用与构造作用”学术研讨会。通过这两次会议,大家达成的共识是地球上很多地区的地质研究不能不考虑走滑构造。Page等(1979)通过工作指出,沿苏门达腊的走滑构造不仅控制了该区的构造线方向,同时也决定了该区的火山中心、沉积盆地、弧后扩张中心及构造剪切的蛇绿岩质的蛇纹岩的位置。因此,从70年代末期开始,对走滑构造的研究逐渐热起来,特别是东南亚,成为研究走滑构造的理想场所[4]。1979年,由Ballance召集在奥克兰大学召开了“走滑造山带中的沉积作用”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斜滑活动带中的沉积作用”论文集[5],就斜滑断层的特点等作了详细的论述,是当时走滑构造研究方面的系统著作,也是后来工作的基础受此影响,80年代有关走滑构造的研究大量开展起来,如对西欧海西造山带的研究、西太平洋中生代斜向俯冲与走滑拼贴效应关系的研究、北美西部大陆边缘的地体增生与走滑运动研究及造山作用中的走滑挤出构造研究等[6],在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设立了一个“走滑断层构造与沉积作用”的主题,国际岩石圈委员会在90年代新设立了“大陆岩石圈的走滑断层”的任务组,以期对走滑构造进行更深人的研究。从这一阶段的情况来看.走滑构造的研究较为深人,特别是走滑构造带中发育的拉分盆地研究较为系统。现在已经认识到.走滑构造不仅存在,而且它的研究对扳块俯冲、碰撞、沉积作用、造山机制、盆地成因等地质作用的了解将会更加深化[7]。
2 走滑构造的主要特征及地质记录
走滑构造以块体间的相互平移滑动(或斜滑)为主要运动形式,因而具有与挤压推覆构造、拉张伸展构造不同的构造样式与地质记录(如图1)。
图1 走滑构造变形示意图
2.1 走滑构造的主要特征及标志
走滑构造是地壳或岩石圈块体相对于相邻块体作侧向运动的变形产物,其基本构造成分包括主干走滑断裂和各种型式的伴生构造。 走滑构造有不同的尺度和层次,许多走滑断裂,甚至包括结晶基岩内的走滑断裂,都可能在地壳内滑脱。但是,大型走滑构造带的形成与区域性探断裂走滑活动有关,断裂的产生始自深部然后向上发展。走滑构造的主要特征及标志如下:
2.1.1 主干走滑断裂带
一条走滑断裂带一般都不是一条自始延伸的断层,而是由多条大致平行的走滑断层构成。它们或分或合,或互换其位,彼此替代,呈交织状特征。 一条完整的走滑断裂体系也并不是整条带上都以水平位移为主,其位错而在各个地段的形变性质不同,只有中部主体段才表现为走滑性质,而两端则以变形为主要特征,可出现一端为压性垂直变形段,表现为逆断层.另一端则为张性垂直变形段,表现为正断层。在平面上,主走滑裂带往往是走向稳定,构造(断层)线比较平直,贯通性好的断裂带。主断裂面陡直。横跨主断裂的地震反射剖面显示杂乱[8],两侧反射特征明显不同,且不同层位反映的断距相差很大,反映了主断裂比较陡直;另外一系列与断裂横切的地震反射剖面可以看出,沿主断裂走向断面倾向摇摆不定。
2.1.2 次级走滑断层
走滑断层的两侧相伴生的次级走滑断层极为多见,呈羽状雁列式分布,次级断裂破碎带宽窄不等,局部发育断层泥,多见水平擦痕,亦见硅化、方解石化和重晶石化等蚀变现象。按切割深度可以将次级走滑断层划分为深层次次级走滑断层和浅层次次级走滑断层两大类。其中深层次次级断层发育时间较长,在全区域均有分布与主断层大致呈锐夹角相交,呈一系列雁列式,反映了主断层的走滑活动方向,平面上具有主位移带;浅层次次级走滑断层仅发育在局部地区(如图2),以主断层旁侧发育的小型断层为主,大多数为正断层,倾角较大,为张剪性,在平面上无主位移带,呈雁行状,剖面上呈阶梯状,是主断层的伴生构造。按应力的不同类型将次级走滑断层划分为张扭性次级走滑断层和压扭性次级走滑断层,其中张扭性次级断层出露较好,主要散居于帚状褶皱群间且与相邻褶皱具有较为
密切的空间配置关系,常见次级张扭性断层组和次级张扭性羽裂(如图3);压扭性次级走滑断层的两侧岩层产状极不协调,上盘略显逆向牵引,断面上擦痕及阶步较滑晰,挤压破碎带有断层泥,挤压片理及构造透镜体等形迹发育,且多与断层面低角度斜交,为一典型的高角度平移逆冲断裂[9]。
2.1.3 雁列式褶皱
由于走滑构造应力场的影响,在主走滑断层两侧产生次级拖曳褶皱,以短轴背斜为主,褶皱轴线呈雁行状排列,与断层面小角度相交,其交角指向对盘滑动方向(如图4)。
图2 垦东地区浅层次走滑构造伴生的半背斜和张剪小断层
图3 背斜b3北翼张扭性羽裂及弹性回跳张裂隙露头素描
2.1.4 花状构造
花状构造是走滑断裂系统中的特征性构造之一。由于它在剖面上是一条自下而上呈花状撒开的走滑断裂,故而称为花状构造。基底主断裂与次级断裂在中、浅层形成“Y”字型的花状构造组合,花状构造一般包括正花状和负花状两种类型,正花状构造是聚敛型走滑断层派生的在压扭性应力状态中形成的,断层向上撒开分叉,形成由逆断层组成的背冲构造,断层面下陡上缓,凸面向上,切断的地层呈背形;而负花状构造是离散型走滑断层派生的在张扭性应力环境中形成的构造。有些区域既发育有正花状构造,又有负花状构造,可能是两次相反构造运动作用叠加的结果。鉴别花状构造主要依据构造的平面和剖面的结构以及区域应力场等特征。如果在剖面上背冲式断层向下汇总为一条陡立的断层,平面上又显示走滑断层的特点,则为花状构造,否则不能称为花状构造(如图5)。
图4 圣安德列斯断层上的雁列式褶皱(引自Price,1990)
图5 正花状构造(a)与负花状构造(b)(引自Woodcock等,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