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中国画根据绘画题材、内容不同,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科。 中国花鸟画画法:1.工笔花鸟--骨线晕染画法形成的一种花鸟画风格。
2.写意花鸟--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一种画法。
3.兼工带写--一幅画中有笔法,即工整细致和放纵写意两部分。
一、 唐代
(一)花鸟
1.薛稷,尤精于画鹤,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鹤的形貌神情。 杜甫有诗歌曾赞“ 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 苍然犹出尘。” 边鸾在花鸟画独立成科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传世作品有《梅花山茶雪雀图》。
2.边鸾,善画折枝花卉。“穷羽毛之变化,夺花卉之芳妍”。 (二)牛
韩滉 代表作《五牛图》,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韩滉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由于其线条茁壮如此故尔五牛姿态虽有平、奇之不同,但在审美趣味上是同样的厚重与生拙。
戴嵩 《斗牛图》 (三)马
1.韩干,其擅长画马,代表作有《牧马图》 和《 照夜白图 》。
《牧马图》描绘骏马肥硕雄骏马的英姿。图中画黑白二马,一奚官虬髻戴头巾,手执缰缓行。此图线条纤细遒劲,勾出马的健壮体形,黑马身配朱地花纹锦鞍,更示出其神彩;人物衣纹疏密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沉着,神采生动,纯是从写生中得来。
《 照夜白图 》中的照夜白是韩干于唐天宝年间所画的唐玄宗最喜欢的一匹名马。图中被栓在马柱上的夜照白仰首嘶鸣,奋蹄欲奔,神情昂然,充满生命的动感。马的体态肥壮矫健, 唐韵十足。
2.曹霸,韩幹的师父,杜甫曾称赞:“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二.五代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以黄筌和徐熙为代表的两大派别,在题材、风格和审美情趣上存在着“富贵”与“野逸”的差异。在表现技法方面较之唐代有更多的突破。唐代兴起的花鸟画中以注重描写活禽
生卉为特色的写生画法,至五代时期被更加广泛运用并逐渐加以完善。
黄筌的勾填法和徐熙的落墨法,用以表现各不相同的审美意趣,两人因风格不同,画史上称之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说明五代花鸟绘画表现技法有了长足的进步。黄筌的重 要作品有《写生珍禽图》。
徐黄异体:指的是五代西蜀画院画家黄荃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
黄荃的风格: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
3、画风富丽,设色鲜明。
徐熙的风格: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2、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3、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
二人在画史上被称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三.宋代
(一)北宋--以院笔形态为主
1.工笔画 (1)黄居寀
北宋前期,黄筌之子黄居寀在画院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表现的宁静平和细腻艳丽的“黄家富贵”,成为宫廷花鸟画的标准。
(2)崔白
北宋中后期的崔白取代“百年一贯”的黄家画风的,崔白善于表现在不同季节自然环境中花鸟的运动变化及互相关联,如《双喜图》。他一改百余年墨守成规的花鸟画风,成为北宋画坛的革新主将,数百年来颇受画坛尊崇。
(3)赵佶
即宋徽宗。但他酷爱和重视绘画,他大力扩充画院,兴办画学,搜罗、鉴定宫廷藏画,编《宣和画谱》。画院内一时人才济济,成为中古宫廷绘画最为兴盛的时期。他善于书法、书风坚劲秀挺,被称为“瘦金书”、尤工花鸟代表作《听琴图》、《芙蓉锦鸡图》、《瑞鹤图》。
南宋时期花鸟画仍然沿袭北宋,涌现了不少杰出和优秀的作品,如林椿的《果熟来禽》、李迪的《雪树寒禽》及佚名画家的《出水芙蓉》等都体现了较高的成就。
2.写意画 (1)文同
北宋的文同以善画竹著称,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文湖州竹
派”。自称“画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文同作品的出现,是文人画开始兴起的标志之一。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号称“四君子画”。这在宋代已形成,至明清而大盛,成为传统绘画中的独特门类。
(2)苏轼 《枯木怪石图》 (3)王庭筠
金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黄华老子,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人(今营口熊岳),米芾之甥。
(4)华光和尚
释仲仁,会稽人。住衡州华光山。因此又称华光(又名花光)、华光长老。北宋首创墨梅的画家。传有《华光梅谱》(又名《花光梅谱》)。 (二)南宋 1.院体工笔画
李迪 《枫鹰雉鸡图》 2.文人水墨画
(1)扬无咎,南宋人。字补之,他的墨梅有清雅闲逸、出尘绝俗的情致。传世花卉作品是《四梅花图》、《雪梅图》。
(2)赵孟坚
中国南宋画家。擅梅、兰、竹、石,尤精白描水仙,《白描水仙图》、《岁寒三友图》等传世。 四、元代
小写意:笔墨的表达介于写意和工笔之间,即半工半写。
大写意:笔墨较为豪放,用笔狂放,更加注重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 (一)文人小写意 1.墨竹
李衎,崇尚写实,著有《画竹谱》一书。 高克恭,绘画时注重心境,《墨竹坡石图》
柯九思,画出的墨竹给人一种隐然华贵的感觉,《清密阁墨竹图》。 管道升,赵孟頫妻子,以书法笔意入画,潇洒劲秀。 2.墨兰
郑思肖,擅画无根兰,代表作品有《墨兰图》。 3.墨梅
王冕,元代墨梅画家中以王冕最有代表性,他塑造了繁花满枝的梅树形象。他善诗
文,在传世的《墨梅图》上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鞍马画家
龚开,用笔粗重、墨色淋漓,造形比较夸张,画上多题诗及跋语,作品《瘦马图》。 五、明代
(一)宫廷院体画
边景昭,工笔重彩,富艳绚丽,《双鹤图》。 林良,用笔遒劲,代表作《秋鹰》 吕纪,工写结合,花鸟精丽,《花鸟图卷》 孙隆,创彩笔没骨点染。 (二)水墨大写意画 “青藤白阳”
①陈淳
号白阳山人,尤其擅长写意花卉。他的画面淡墨散逸,常常有一花半叶,疏斜历乱之致,造型精研,剪裁选取巧妙有生气。如《花卉册》。
②徐渭
号青藤,善狂草,工诗文,精花鸟。徐渭的写意花鸟在中国美术史中具有耀眼的光亮。画风激越昂扬,笔墨淋漓,独抒个性,独创泼墨大写意花鸟画,有独特的审美情调,他体研百家而不为所缚,常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抒写内心情愫,赋笔墨以充分的情感。主要作品有《牡丹蕉石图》、《墨葡萄图》、《山水花卉人物图册》、《杂画图卷》、《竹石图》等。
陈、徐二人作为文人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画史上将二人以其字号合称为“青藤白阳”。 六、清代
1.朱耷
号“八大山人”,以花鸟画著称,继承陈淳、徐渭传统,发展了泼墨写意画法。作品往往缘物抒情,以象征、寓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奇特的形象,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和国亡家破之痛。笔墨洗练雄肆,构图简约空灵,景象奇险,格调冷隽,达到了笔简意赅的艺术境地,其签名有哭之笑之的字样,对后来的扬州八怪和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影响重大。作品有《河鸭图》。
2. 恽寿平
字寿平,号南田,创“色染水晕”之法,丰富了没骨画法的表现手段,有清润、雅致活泼的感觉。
3.高其佩
清代官员、画家,指画开山祖。创立“指头画”新技法。 4.扬州八怪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在扬州画坛上活跃着一批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是金农、黄慎、郑燮、李鳝、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等8人。他们在生活作风、艺术观点、绘画风格上都有相通之处,因此形成了一个流派——扬州画派,习惯上称之为“扬州八怪”。“扬州八怪”在在艺术创作上普遍具有下述特点: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博修养。
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祖籍苏州。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为“扬州八怪”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竹,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金农,清代书画家,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首创方正朴厚的“漆书”,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 尤工画梅。 金农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金农从小研习书文,文学造诣很高。浓厚的学养使他居于“扬州八怪”之首。
5.郎世宁
来自意大利的传奇画家郎世宁,则是清代宫廷绘画领袖,正是在他中西合璧绘画技法的影响下,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清代宫廷画风。郎氏善画马,《百骏图》是其平生百余幅马作品中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