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经典例题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朝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 A.kvk?12 B.v1?k2 C.kv1?k2 D.vk?1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设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河岸宽为d,则根据去程的特点可知,时间为
dd;根据回程的特点可知,时间为;因为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
22v1v1?vv12?v2v故=k,整理得v1=;故B正确。
2v11?k考点:速度的合成。
2.如图,这是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轨迹的示意图。已知物体在B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点的速率小于B点的速率 B.A点的加速度比C点的加速度大 C.C点的速率大于B点的速率
D.从A点到C点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速率是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到C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由动能定理可得,C点的速度比B点速度大,故A错误,C正确;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则有加速度不变,所以质点经过C点时的加速度与B点相同,故B正确;若质点从A运动到C,质点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恰好互相垂直,则有A点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夹角大于90°,BC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匀变速曲线运动的规律.
3.如图所示,有一固定的且内壁光滑的半球面,球心为O,最低点为C,在其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和B,在两个高度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迹平面高于B球的轨迹平面,A、B两球与O点的连线与竖直线OC间的夹角分别为α=53°和β=37°,以最低点C所在的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则(sin
试卷第1页,总15页
37°=34,cos 37°=)( ) 55
A.A、B两球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之比为4∶3 B.A、B两球运动的周期之比为4∶3 C.A、B两球的动能之比为16∶9 D.A、B两球的机械能之比为112∶51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N?Ncos37?4mg=.故A正确.根,则 A=NBcos53?3cos?,
解
据
v22?mgtan?=m=m()2r,r?Rsin?rTv??,g?2?RgR?.则 A=svcvB64TAo3s64:?,=i.则动能之比为n27TB2tav21127.故B、C错误.根据mgtan?=m得,动能Ek=mv2=mgRsin?tan?,重力r22g1R?势能EP?m(1?c)o,s则机械能E?mg(R1?2,则?sin??tan?)cosE112 A=.故D正确. EB51考点:考查了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
4.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以速度V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橡皮做匀速直线运动
B.橡皮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v C.橡皮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v D.橡皮的位移与水平成45,向右上 【答案】ACD 【解析】
试题分析:橡皮参与了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上的分运动,如图所示,
试卷第2页,总15页
0
两个方向的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vx和vy恒定,则v合恒定,则橡皮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也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方向的速度大小相同,为v.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合速度
v合?v2?v2?2v,B错误,C正确;橡皮的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
tan??vyvx?1,故??450,所以D正确。
考点:考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5.如图所示,在O点从t=0时刻沿光滑斜面向上抛出的小球,通过斜面末端P后到达空间最高点Q。下列图线是小球沿x方向和y方向分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其中正确的是
y P Q O x vx vx vy vy O tP (A)
tQ t
O tP (B)
tQ t
O tP (C)
tQ t
O tP (D)
tQ t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据题意,小球被抛出后,沿斜面向上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将支持力分解到竖直y方向和水平x方向,则y方向合力为:G?Ny?may,x方向合力为:
Nx?max,所以y方向小球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x方向小球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当小球离开斜面后,小球只受到重力,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小球离开斜面前竖直方向加速度小于离开斜面后的加速度,水平方向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的分解和速度—时间图像。
6.A、D分别是斜面的顶端、底端,B、C是斜面上的两个点,AB=BC=CD,E点在D点的正上方,与A等高.从E点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球1落在B点,球2落在C点,关于球1和球2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 )
试卷第3页,总15页
A.球1和球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 B.球1和球2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2 C.球1和球2抛出时初速度之比为22∶1 D.球1和球2运动时的加速度之比为1∶2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AC?2AB,则AC的高度差是AB高度差的2倍,根据h=gt2得,12t?2h:2,故A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mgh??Ek,知,解得运动的时间比为1g球1和球2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2,故B正确;AC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是AB在水平方
1,故C正确;平抛运动的加速向位移的2倍,结合x?v0t,解得初速度之比为22:度为g,两球的加速度相同,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动能定理
7.某娱乐项目中,参与者抛出一小球去撞击触发器,从而进入下一关.现在将这个娱乐项目进行简化,假设参与者从触发器的正下方以v的速率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恰好击中触发器.若参与者仍在刚才的抛出点,沿A、B、C、D四个不同的光滑轨道分别以速率v抛出小球,如图所示.则小球能够击中触发器的是 ( ).
【答案】C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可知,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击中触发器时速度刚好为零,A中小球到达最高点需要有不小于gr的速度,B中小球脱离斜面后开始斜上抛,最高点速度也不为零,故这两种情况均不能使小球到达刚才的高度,而CD两个装置可以使小球最高点速度为零,故能到达触发器的高度。
考点: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抛体运动、机械能守恒
8.如图所示,洗衣机的脱水桶采用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脱水过程中,衣物是紧贴桶壁的
试卷第4页,总15页
B.水会从桶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向心力很大的缘故 C.加快脱水桶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
D.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不如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脱水过程中,衣物做离心运动而甩向桶壁,故A正确;水滴依附的附着力是一定的,当水滴因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于该附着力时,水滴被甩掉,故B错;
?增大会使向心力F增大,而转筒有洞,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向心力,F?ma?m?2R,
水滴就会被甩出去,增大向心力,会使更多水滴被甩出去,故C正确.中心的衣服,R
比较小,角速度?一样,所以向心力小,脱水效果差,故D正确。 考点:考查了离心现象
9.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
3(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g取210m/s。则ω的最大值是 ( )
AC.
.
B
.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当物体转到圆盘的最低点,所受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达到最大时,角速度
3?o0?s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cm?3?g0?s2i则nmr??g??cos30??sin30???r10?(331??)222rad/s?1rad/s,C正确。 2.5考点:考查了匀速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
10.如图所示,甲、乙两水平圆盘紧靠在一块,甲圆盘为主动轮,乙靠摩擦随甲转动,接触处无相对滑动。甲圆盘与乙圆盘的半径之比为r甲∶r乙=3∶1,两圆盘和小物体m1、m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m1距O点为2r,m2距O′点为r,当甲缓慢转动起来且转速慢慢增加时( )
A.滑动前m1与m2的角速度之比ω1∶ω2=1∶3 B.滑动前m1与m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1∶3
试卷第5页,总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