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统计基础知识及统计实务(学习指导及计算题整理第二稿)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按学习指导整理的复习资料及计算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B )。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 一个总体(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3. 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是( B )。

A.每个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4. 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可以是原始资料,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A )。

A.次级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渡来的 B.二者不相干

C.原始资料就是次级资料 D.次级资料质量上次于原始资料 5. 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 D )。

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 B.是否按期填写调查表 C.是否制订调查方案 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

6. 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统计调查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下述调查中属于连续调

查的是( D )

A.每隔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B.对2006年大学毕业生分配状况的调查 C.对近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 D.按旬上报钢铁生产量 7. 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是( B )。

A.二者是一致的 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 C.二者没有关系 D.调查单位大于报告单位 8. 我国的统计报表( B )。

A.都是全面统计报表 B.目前大多是全面统计报表 C.目前大多是非全面统计报表 D.只有个别单位填报

9.对1990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进行逐一调查,这是( C )。

A.定期调查方式 B.统计报表制度 C.普查 D.典型调查 10.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B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11.在统计分析中,需要已婚人口数和未婚人口数指标,则相应的调查标志是( A ) A.婚姻状况 B.已婚人口数 C.未婚人口数 D.已婚及未婚人口数 12.普查是( B )。

A.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 B.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C.专门组织的一次性非全面调查 D.专门组织的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13.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应该采用( D )。

A.普查的方法 B.重点调查的方法 C.典型调查的方法 D.抽样调查的方法 14.下列资料属于原始记录的是( B )。

A.统计台帐 B.个人生产记录 C.汇总表 D.整理表 15.入户访问的优点之一是( A )。

A.易于进行质量控制和调查较为复杂的项目 B.访问成功率比较高 C.调查的成本不高 D.调查的速度快 16.街头拦截面访的缺点之一是( D )。

A.问卷长度比较长 B.费用比较高 C.效率不高 D.搜集的数据对总体的代表性不强

17.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下述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 B )。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 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 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

18.在分组时,如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C)。 A.将此标志值单列一组 B.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C.将此值归入作为下限的那一组 D.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组或下限的组均可

19.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C )。

A.260 B.215 C.230 D.285

20.将某地区30个商店按零售额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分配数列,其变量值是( C )。 A.零售额 B.商店数 C.各组的零售额 D.各组的商店数 21.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称为( B )。

A.个体指数 B.总指数 C.综合指数 D.平均指数 _ ∑KW 22.公式K= ——----- 称为( A )

∑W

A.固定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 B.固定权数加权调和平均指数公式 C.综合指数公式 D.指数体系公式

23.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D )。 A.25% B.2% C.75% D.20% 24.若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 B )。

A.增长 B.降低 C.不变 D.与物价上涨幅度一致

二、多项选择题:

1.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CD )

A.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E.人口的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2. 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下述内容(ABE)。

A.确定调查目的 B.确定调查对象 C.确定标志性质 D.确定资料的使用范围 E.确定调查项目

3. 全面统计报表是一种(ABC)。

A.全面调查方法 B.报告法调查 C.经常性调查方法 D.一次性调查方法 E.快速调查方法 4. 抽样调查的特点包括(ABC)。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B.按照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 C.目的在于推算反映全面情况的数据 D.是一种定期进行的调查 E.与典型调查相似 5. 统计调查按组织的方式不同可分为(BE)。

A.全面调查 B.专门调查 C.非全面调查 D.经常性调查 E.统计报表 6. 下列哪种调查方式属于面谈访问(DE)。

A.CAPI B.邮寄调查 C.电话访问 D.入户调查 E.街上拦截访问 7. 原始记录必须具备的特点是(BD)。

A.时效性 B.最初性 C.准确性 D.直接性 E.可操作性

8. 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ABCD)。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 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 9. 按所起作用不同,统计表可分为(ABE)。

A.调查表 B.汇总表 C.简单表 D.复合分组表 E.分析表 10.指数的作用有(ABCDE)。

A.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 B.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程度 C.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D.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 E.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

三、判断题:

1. 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2. 有限总体是指总体中的单位数是有限的。(√)

3. 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的划分都具有相对性。(√)

4. 我国的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式。(×) 5. 普查可以得到全面、详细的资料,但花费较大。(√)

6. 各种调查方法的结合运用,会造成重复劳动,因此不应提倡。(×)

7. 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8. 将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就是复合分组。(√) 9. 在统计分组中,频数实际上是各组标志值的加权,用以权衡各组作用的大小。(√)

10.统计分析是透过现象的质量表现来揭示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一种认识活动。(×)

11.统计分析是由数字形成概念,从概念形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并由此得出结论,所以说准确的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12.一些经常性的说法,如同比上升、同比下降、完成计划百分比、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等等,采用的一般都是比例分析法。(×)

13.年距增长速度是年距增长量与去年的发展水平之比。(×)

14.如果各项因素与某项指标的关系是相乘的关系时,可采用连环替代分析法。(√) 15.统计分析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越强,质量越高,作用越大。(√)

四、计算题:

1.1998年,甲、乙两企业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下: 月工资(元) 400以下 400—600 600—800 800—1000 1000以上 甲企业人数(人) 4 15 84 126 28 乙企业人数(人) 2 18 73 103 42 要求:

①比较甲乙两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

②分别计算两企业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和离散系数,并作简要说明。 解:①根据公式:

Σχf 211700 X甲= —— = ———— ≈823.74(元) Σf 257

Σχf 199600 X乙= —— = ———— ≈838.66(元) Σf 238

答:甲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比乙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低。

②根据标准差公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 Σ(χ-χ)f / 6825216.71 ________ σ甲= / —--——— = / ——----——— = √26557.26 ≈162.96 (元)

√ Σf √ 257

__________ __________

2

/ Σ(χ-χ)f / 7304370.22 ________ σ乙 = / ——----—— = / ——----——— =√30690.63 ≈175.19 (元)

√ Σf √ 238

根据离散系数公式:

σ甲 162.96 Vσ = —— = ———— = 19.78% X 823.74

σ乙 175.19 Vσ = —— = ———— = 20.89% X 838.66

答:甲企业标准差为162.96元,乙企业标准差为175.19元。甲企业离散系数为19.78%,乙企业离散系数为20.89%。

因为甲企业的离散系数比乙企业的离散系数小,所以甲企业的平均工资代表性高。

2.某企业2006年下半年总产出及平均每个工人产值资料如下表: 月份 总产出(万元) 平均每个工人产值(元) 7 40 4000 8 42 4200 9 44 4400 10 48.4 4400 11 49.5 4500 12 48 6000 计算:该企业2006年第四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和下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答案保留两位小数)。

解:①该企业2006年第四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为: 48.4+49.5+48

——--------———

3 145.9

——-------------------------—----—— = ——----—— = 0.486333(万元/人) = 4863.33(元/人)

48.4 49.5 48 300 ——---- + ——---- + ——-- 0.44 0.45 0.6

——-------------------------———

3

②该企业2006年下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为: 40+42+44+48.4+49.5+48

—-----------------—--------———

6 271.9

——--------------------------------------------------- = ----— = 0.453167(万元/人) = 4531.67(元/人)

40 42 44 48.4 49.5 48 600 —-- + ——-- + —--- + ——--- + ——--- + ——-- 0.4 0.42 0.44 0.44 0.45 0.6

——-----------------------------------------———

6

3.某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总产出资料如下表: 年份 工业总产值(万元) 累计增长量(万元) 环比发展速度 2001年 200 —— —— 2002年 220 20 110% 2003年 231 31 105% 2004年 240 40 103.9% 2005年 252 52 105% 2006年 262 62 103.97% 要求: ①利用指标间的关系补齐表中所缺数字。

②计算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总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量及年平均增长速度(用水平法)。 解:②根据公式:

累计增长量 62

平均增长量=—————--—--— = —— =12.4(万元) 时间数列项数-1 6-1 根据水平法公式: n—— 5—-—

/an / 262 5—--— X= /—--— -1= / ——— -1= √ 1.31 –1=1.0555-1=5.55% √ a。 √ 200

答: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量为12.4万元;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55%。

统计基础知识及统计实务(学习指导及计算题整理第二稿)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按学习指导整理的复习资料及计算题)一、单项选择题:1.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B)。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2.一个总体(D)。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onqy6asy39nplw1m1w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