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2024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4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写“彻、迁”等10个字,正确读写“革命、解放”等18个词语。 2.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叙述的。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叙述的。 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播放阅兵式片段:请大家看一段天安门前阅兵式的录像。

2.说说观后感:听到了吗?那一遍又一遍的口号是——为人民服务。

3.同学们,“为人民服务”,这口号响彻云霄、惊天动地。这口号,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仍然经久不衰、深入人心啊!而这口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字词揭秘

1.自读课文,理清脉络。课件出示预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是毛主席为谁写的?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检查学生对字词的认读情况。

(1)课件演示“鼎”字的由来,教师范写“鼎”字。

(2)课件出示生词。 课件出示:

剥削 革命 解救 压迫 牺牲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五湖四海 (3)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正音:“剥削”的“削”读“xuē”;“鸿”读“hónɡ”。 (4)学生齐读词语。 3.了解张思德。

(1)梳理脉络: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是毛主席写给谁的。 预设: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2)播放影片:播放电影《张思德》的片段。

(3)了解张思德:张思德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毛主席竟然为他写悼念词?请同学们观看关于张思德的电影片段,再结合你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你对张思德的了解。

(4)学生交流,教师补充:同学们,抗日战争时期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三、课文精讲 (一)默读课文探服务 1.将文本读薄。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写了哪几方面的意思。用“”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提炼出关键词。

(2)提炼关键词: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的意义;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不怕批评;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团结互助。

(3)提炼方法:同学们,这样抓关键、抓重点的方法很重要,读着读着书就读薄了。 2.初步了解议论文。

(1)像本文这种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几方面内容的文章叫作议论文。 (2)谁来说说自己对议论文的了解?学生交流。

(3)教师相机补充:议论文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下节课我们再来探讨本文是如

何将这几方面写具体的。

(二)品词析句悟服务 1.明确自读要求。

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看看毛主席到底用了哪些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2.学生交流。 (1)预设一: 课件出示: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①这里引用名言,说明了有的人死得其所,有些人死得毫无意义。 ②齐读司马迁的话。

③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关于生死的名言,你还记得吗? ④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教师小结:这些都是关于生死的经典名言,它们表达了英雄气概、民族气节,读来是那样的可歌可泣、可敬可佩。所以,毛主席用的第一招就是引经据典。

(2)预设二: 课件出示: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①此处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将两种死——“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进行对比。 ②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哪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③学生交流: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人,例如雷锋、董存瑞、郝副营长等人,他们的牺牲是重于泰山的;出卖人民的利益的人,比如那些汉奸,他们死了,就比鸿毛还轻。

④朗读指导:同样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感情。通过对比,把这种感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7okkv929ti0n19a8hrgx9da6a52gca00h5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