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背景下前置性学习探析
概要: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相信生本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好前置学习,为孩子创造自由快乐的学习环境。
“前置性学习”就是教师在进行一节课堂教学之前的一个设计环节,它根据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情况来确定学习的内容以及所学习内容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假如在教学前,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就做不到先做后学、先会后学,更不可能做到先学后教。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课堂教学重心前置,使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也符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个体认知规律.教师课堂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对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无疑是有效的.有专家说,如果缺乏前置性小研究的学习,就不是生本学习。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谈道 “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要把握好角色,否则就会在无形中给自己的学生戴上了一副枷锁。”前置性学习是学习的第一个过程,也是最重要的过程,是必要的组成部分。先做后学是由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克莱恩认为:“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先做后辨认,或是一边做一边辨认。”生本教育采用先做后學的上课模式,就是根据这一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前置性学习不但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老师也通过这个方法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如果能在课堂上利用好前置性学习的话,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最大程度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所以,我们老师在布置完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让他们的劳动得到大家的肯定,这样的话,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兴致才能得以一直保持,学生才会乐于去做,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学习自信心。前置性学习是一种主体积极的活动,其价值在于使学生在个体主动思维活动中首先获得“有意义的经验”,然后经过课堂学习将经历的模糊、疑难、矛盾的情境转化为清晰、确定、和谐的情境。
设计和布置前置性学习总体要求是内容是多元的,形式是多样的,操作是简便的,评价是及时的。
什么样的前置性学习是有效的?
一是能够为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便于从整体上把握新知识,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四是能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让课堂内容更丰富,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五是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
前置性学习不能形同虚设。它是落实生本教育最关键的一环。学生要接触教材,把要所学的知识,应该掌握的知识弄懂,弄通,并逐步把握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引导学生去思维,查阅资料,探求与新知识相关的东西。要求学生要组织好自己的汇报。前置性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由易到难,这里最关键的是学生要养成习惯,尤其是要考虑到平时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相信生本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好前置学习,为孩子创造自由快乐的学习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