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高校校园媒体阵地建设的新途径
高校校园媒体不仅仅是学校新闻宣传、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也是培养新闻媒体人、校园作家的实践平台。打造好校园媒体人这一队伍,对提升高校宣传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以菏泽学院大学生通讯社为例,探讨加强校园媒体阵地发展新途径。
一、大学生通讯社简介
二、加强高校校园媒体阵地建设的新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互联网的快速兴起和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信息传播技术的根本性变革,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活动、生活、人际交往以及思维方式。网络、手机作为新一代的传播媒体,是媒体生态变得日益复杂,海量的信息令人无所适从,真假难辨。尤其对于90后的大学生而言,如何正确的提升媒介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新闻的敏锐性,都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项政治任务。只有培养出较高政治意识形态的大学生记者,才能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校园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
大学生通讯社要积极宣传各项方针、政策和路线,关心世界时事热点,及时、准确、直接地报道校园新闻,捕捉校内各种思想动态,揭露和抨击各种不良倾向,积极弘扬先进文化,丰富校
园生活,开拓视野,提高写作水平。 2.坚持从严把关,以老带新的培养机制
每年在纳新时都经过投稿、笔试和面试三轮筛选,以菏泽学院大学生通讯社为例,每年报名人数400余名,到最终确定名单50名左右,1:8的严格筛选比例,确保进入社团的都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生记者。从写作能力,知识面、时事政治、应变能力等方面考察,在确定名单后,试用两个月,再确定最后适合人选。每年大二、大三的老学生记者都带两到三名新生,手把手教他们写稿、采访、摄影等,老记者毫不保留的现身说法,交流经验,结成对子。专职教师要给社团干部充分的自主权和领导权,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主人翁意识,在工作中要经常鼓励、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专任教师在每期校报出版之前要开编前会,讨论每版内容,发掘新闻点。出版后开编后会,及时评价每版报纸的质量,全员讨论,共同参与。每周社团内部还要开例会,强调纪律,分享好新闻,同时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3.举办新闻讲座,提升新闻技能 4.为学生记者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 5.创建品牌社团,打造一流校园文化
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就断言,媒体革命的后果是:所有个人和社会生活都为适应新技术建立起来的新感觉模式进行调整。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
深度,高校办报纸也是一样,社团的发展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打造品牌文化,比如创建微博、微信公共账号、手机报等,吸引众多读者。90后的大学生在获取信息和了解外界知识的工具基本都是互联网、手机,所以众多大学生成为“低头党”、“标题党”等,大学生通讯社不能仅仅局限在校报这一纸质媒体中,而应是走出来,建立大学生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微信平台和微博账号,与广大学生零距离接触,也可以发布校内外热点话题,吸引眼球。由于新媒体的诸多优势,大学生通讯社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互动,及时改进自己的工作,使宣传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 结语
2015年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高校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通讯社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意识形态等都有着积极的影响。